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國井蓋給當代中國的衝擊與啟示
2011/11/15 16:38:18瀏覽69|回應0|推薦2

剛上小學的時候,從家往學校的路上,總是能看到一些特殊的窖井蓋,蓋上刻有繁體的「首都水廠」、「交通部」、「民國某年某月」字樣,那時問班主任,“民國幾年是什麼意思?首都不是在北京嗎?”,那位令筆者敬愛至今的老師會四顧張望一下後,低聲說:「那是以前國民黨留下的,那時候南京是首都」。在70年代末期,老師的回答在筆者幼小的心靈留下的是某些詫異,原來偉大祖國的首都並不一直都是北京,原來國民黨除了賣國求榮、壓迫人民之外,也會製造馬路井蓋這種人民用的著的東西。

民國生產歷久彌新

時光飛逝,30多年過去了。近日,南京以及國內外很多媒體都報導了:在南京還有很多民國期間的窖井蓋尚在服役中的新聞,這些井蓋上的正體字樣五花八門(筆者到了自己也有下一代時方知,原來民國官方堅持他們的字體叫做「中文正體」),除了前述兩種筆者親眼所見之外,電視記錄下的還有「工務局」、「首都電話局」、「首都警察廳」等,其中大多數刻鑄的年份是民國十六年至二十六年之間。看著這些畫面,兒時的記憶又重回心頭,“天啊,三十多年了,這些老傢伙還躺在那裏;啊,不對,它們已經靜靜躺在路面上八十多年了”。

八十多年來,這些窖井蓋歷經國民政府、日據、汪偽、現政權各個時代,從井蓋上呼嘯而過的車輪與行人不知凡幾,它們依然頑強的、平靜的躺在路面上。它們並不知道,因為它們的存在卻在南京、在全中國引起一波不大不小的波瀾。絕大多數民眾看到這則新聞的第一感受,與筆者相同--驚訝。驚訝的是,為何民國時期生產的產品品質如此之好,工藝曆久彌新?

近30年來,「MADE IN CHINA」幾乎成了假冒偽劣、低廉商品的代名詞,以前買汽車、買家電追捧舶來品,近年來就連奶粉、調味品等等不可勝數的產品都要「唯洋是從」。自文革後至今,由於年代過於長久,多數國人潛意識裏都認為「中國製造」等於「粗製濫造」已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民國井蓋的出現,卻打破了人們的這一慣性思維,喚醒了民眾必須重新思考「中國製造」的問題。

中國製造令人痛心

民國井蓋的被發現、被廣泛報導,使我們明白「中國製造」至少在1949年前絕非偽劣商品的代名詞,那時產品的品質是可信的。人們驚訝還因為在井蓋上長期碾壓經過的是各種噸位的車輛,窖井蓋是屬於易壞品,因此民國時期的產品能夠歷經八十載滄桑仍在正常服役,確實令人敬佩。而實際上,令人敬佩遠不止於此,南京的民國建築物眾多,在這些建築裏生活、工作、學習的人們對這些建築的品質評價,最常提起的一句話就是:「不漏水」。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卻透露出太多的訊息,引人尋味。

民國時期的生產力與科技發展水準顯然遠不能與現代中國相提並論,即連文盲比例也已下降了90%,為何隨著科技與生產力的進步,全民文化水準的提高,伴隨而來的是產品品質的嚴重下降呢?

人們常說,世界上做事最嚴謹的是德國人,最具創新精神的是美國人,最認真的是日本人。八十多年仍在服役的窖井蓋,其工藝水準相信絕不輸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先進國家,(請注意:它們還在服役中,仍未離開其工作崗位)。可見,我們的先輩並不缺乏嚴謹認真的工作精神,「中國製造」的惡劣名聲絕非中國之傳統,而完全是今人之罪孽。

至於為何「中國製造」在這百年間會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往淺裏說是民眾道德與良知的嚴重滑坡,往深裏說是文化的斷裂、制度之使然。當代國人生產的產品、建造的樓宇、橋樑,八十年後的後人會仍在使用嗎?後人將如何評價我們?在向民國時期的先人和他們的遺存投以萬分欽佩的同時,我們羞愧無地,真正是愧對先人,羞見後人。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nyqao&aid=584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