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1/13 01:28:51瀏覽50|回應0|推薦12 | |
世人都說讀書好,但好在哪里?即使勸人讀書者,也未必能說出個所以然來,且書浩若煙海,讀什麼書?即使勸人讀書這一行為本身,也儼然成了一種社會現象。 關於讀書之好,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物質上的,一是精神上的。物質上的讀書是功利的,幾乎各個時代都有《勸學篇》,比如荀子的、趙恒的、張之洞的、宋真宗的等,而勸學或勸讀的出發點也多是以功利為之,像“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之類的勸誡比比皆是,雖然各個時代對讀書的目標定位不同,但多是朝著“有用”的目標出發的。對於追求功利者,目標實現,書自然是寶,反之自暴自棄,週期性出現的讀書無用論,便是對於借讀書而獲利目標失望情緒的流露。 精神上的讀書是積極的,圖的是精神之用,是世俗者眼中的“無用”之用。無論是為了獲取知識,還是為了提升認識、開闊眼界,都是一種高貴的精神追求,為此目標而讀書者是不用勸的,讀書與否,歸根結底是有用和無用、世俗和精神之爭。 需要勸讀才讀書的人是社會上的普通人群,而書也一定是要能夠讀得懂的那種,最直接的是文史哲類的書。讀文史哲類的書可以長見識,陶性情,這些也是勸讀者最直觀的出發點。但因為是面對普通大眾的,所以出版機構一般會將經典通俗化,走商業化的市場路線,比如把哲學做成速食文化,碎片化的解讀,淺嘗輒止。讀書讀經典,經典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被規勸才去讀書的人,絕非為精神之用,勉強讀之,未必有益,若止步於一知半解,甚至會誤入歧途。 在文史哲這三者之中,難度不等,文學最直接,比如小說,以愉悅性情為主,歷史次之,雖不一定要窮糾其理,至少可以提供傳說、故事,所以這兩類比較容易接近。但哲學比較深奧,重在思辨和批判。如果說讀文、史主要靠形象思維,那麼讀哲學,還需要理性思辨的加持。 週期性勸人讀書是社會現象。勸刷手機的低頭族讀書,是出於勸人者的鄙視,借讀書這類表現正能量的行為抗拒負面的社會現象,代自己出氣,,書扮演了勸善金科的角色;勸不講道理的人讀書,是變相對於蠻橫者的揶揄,這是因為社會普遍認為知書可以達理。此時,勸人者不僅勸人讀書,還勸人多讀書,強調自己說理的語氣。即使在與書天天打交道的學術圈裏,一個人也會在不同意對方的觀點時以勸對方多讀書作為譏諷之語。 讀書為精神,不為功利而世俗,卻能收穫健康之侶。書是智慧的結晶,常讀書,就會減少“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歎。 讀書不用勸,待人勸時已無功。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