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希臘遊記31 由嘆息的納克索斯(Naxos)前進驚奇的聖多里尼(Santorini)
2007/11/27 22:24:44瀏覽1197|回應0|推薦3

July 12 Wed.

今天凌晨聽見斷斷續續的、微微的、尾音很長的嘆息聲。

唉﹏﹏﹏﹏

唉﹏﹏﹏﹏

抬頭看看室友們,發現她們都在沉睡中。

唉﹏﹏﹏﹏

唉﹏﹏﹏﹏

奇怪這個嘆息聲來自何方呢?

Chen發自腹部的疼惜聲嗎?

哀悼她被坑掉的錢嗎?

在下想幫她出一半,她斷然拒絕。她是個外表酷酷的,而內心非常溫柔善良的人。

一個人扛下?150的機車賠款。

機車事件最寶貴的一點是人都平平安安的,並且上了這個【先修班】之後,大俠對希臘人有較多元的認識,不再以為希臘人都熱情可愛。這裡就像其他地方一樣有好人也有壞人。奸商只要有機會坑你,絕不會放過。

昨晚大俠告訴Chen不要讓奸商奪走我們日後旅程的心情。

Chen酷酷地說,絕不讓對方奪走她旅行中的興致與樂趣。損失錢已經很慘了,再失去玩興就更慘。所以不可能是Chen在嘆息。

唉﹏﹏﹏﹏

到底是誰呢?

唉﹏﹏﹏﹏

大俠循著聲音,發現它來自我右邊,那裡有個小洞透著光

原來那裡有一扇門,那個小洞是鑰匙孔,由那裡大俠看見走動的人影!!!

ㄚ!!!原來隔壁有人住!!

是那人在嘆氣!

由鑰匙孔可以看見燈光亮的一邊!!!

在下連住了三個晚上,直到第四天的凌晨才發現!

唉﹏﹏﹏﹏

趕緊拿衛生紙將那鑰匙孔塞住。

唉﹏﹏﹏﹏

唉﹏﹏﹏﹏

一個頻頻嘆氣的旅行者

是天使撫慰哀傷者的呢喃?

還是魔鬼警告人們的低語?

還是曬傷者展轉難眠的哀嘆?

還是憂傷者陷入底層的哀鳴?

無論是哪一個,都祈禱他一切安好。

也祈禱所有在異鄉旅行的人們一切平安順利。

以及祝福在家鄉等候我們歸來的親友健康快樂。

帶著這些信念重新進入夢想。

Chen今早比大俠還早起,她早早到外面捕捉納克索斯(Naxos)的晨曦之美。當在下到餐廳吃早餐時,見她坐在餐桌前整理著她的相片,原來她已經拍完照了,現在正在驗收成果。讓在下心中暗暗佩服她的氣魄。

八點在早餐室,居然看到旅館的主要管理人George Latinas,他上前來跟我們道早安,在下順便問他有關我們退房的時間。

他說隨我們高興就好。接著他問我們下一站要去哪裡?

在下告訴他會搭下午13:20Blue Star Naxos到聖多里尼(Santorini)

【那妳們就用到13:00Check out好了】

(真的嗎!實在很不好意思。)

【住在我們這裡的客人就是我們的家人,這樣妳們也比較輕鬆不是嗎?】

(謝謝你!)

不過待我們出門閒逛時,老太太通知我們要我們中午12點以前Check out。因為新房客要入住了。反正只有一個小時之差,而且我們都全部打包好了。就利用剩下的3個多小時閒逛這個城市吧!讓照片說話吧!

當我們閒逛回來,發現接待大廳旁已經有其他房客的行李放在那裡了。我們四人利用空檔輪流上網。12:30拉行李走向碼頭。

Blue Star Naxos到聖多里尼(Santorini),整個航程2.05小時。13:20起航預計於15:25抵達,船費?15.5。由於這條航線非常熱門,搭乘的旅客很多。再加上我們是自由入座的位置,行李拉在身邊很不方便,於是一上船就將行李放在貨艙的儲物櫃中,才一轉身後面全是跟著放行李的人潮,一擁而上。一分鐘不到我們的行李全被擠到一邊,被壓在下面。看這般陣仗,等一下下船可就熱鬧了。

這艘船的東方旅客是此行路上最多的,台灣國語此起彼落在我們周遭響起,有一種好像還在台灣的感覺。大家談天的聲音成了我的安眠曲,希臘午睡時間到了,大俠很快就進入夢鄉。直到船航進Santorini,大俠才被廣播叫醒。

我們四人好不容易突破人潮,來到船艙拿行李,貨艙口早已塞滿了好幾層人牆。當船靠岸下錨時,旅客紛紛以諾曼地登陸的姿態,拉著行李【搶灘】。我們四人被人潮推上岸,出關大門照舊是被旅館拉客大軍團團圍著。大俠立即被眼前:由赭紅色、乳白色、灰色、黑色、土黃色等火成岩形成的高陡的斷崖岩壁,非常壯觀而美麗的景觀,所吸引住。這裡的公路是之字型,許多車子貼著懸崖的路往上攀升。

很高興終於抵達美麗的聖多里尼(Santorini)。我們今天的落腳處是依亞(Oia)。

首先,需要先由港口搭車到費拉(ThiraFira)巴士總站,再由那裡轉車到依亞(Oia)。整個聖多里尼(Santorini)的巴士線都是以費拉(Thira) 巴士總站為起點,然後在此轉車到全島其他點。時刻表可以在總站的售票亭看到,費拉(Thira)到依亞(Oia)的車班非常密集,夏季每天有25班車。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dawa2007&aid=140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