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07 00:43:43瀏覽1501|回應0|推薦18 | |
學生時代讀張耀的「打開咖啡館的門」,愛極了歐陸風格的咖啡館,常想像自己也成為其中的文人雅士,在昏黃燈光及咖啡香中閱讀書寫,沒想到自己後來跑了不少國家,有機會親自體驗各國的咖啡館風情,後來,到咖啡館寫作還成了我向一座城市道別的固定儀式。
對我來說,聞咖啡比喝咖啡美妙,咖啡館比咖啡本身吸引人。我不懂咖啡,過去也幾乎不喝咖啡,不管在機上或餐廳,在「茶」及「咖啡」的問句中,我一定不假思索回答「茶」;後來是因為很愛國外咖啡館的氣氛,加上不愛歐洲用茶包泡的茶,才開始學著選擇咖啡,現在在台灣也喝咖啡,咖啡也逐漸成了另一種代表旅行記憶的「鄉愁」。
記不清從何時開始,咖啡館已經成為我旅行中的重要驛站。有時在一個晴日午後,選一個靠窗的位子坐下來,有時在下雪的晚上,躲到咖啡館中享受熱咖啡及人聲鼎沸,把寒氣鎖在門外;有時選擇連鎖的S咖啡,多半時候則是選擇當地的咖啡館,只要兩三百元,就可以讓自己的雙腳休息,也讓思緒一併沈澱。
那天看新聞,說巴黎因為實施禁煙令,咖啡館生意大受影響,連知名的花神咖啡館及雙叟咖啡館都不例外。第一次去巴黎時,跟幾個朋友一起去雙叟咖啡館,幾乎是用「朝聖」的心情,我還記得室內煙霧飄渺的味道,以及座無虛席的盛況,不過,當時我還不喝咖啡,點了一杯難忘的熱巧克力,濃醇的味道彷彿至今還沒淡去。
當時對咖啡館還沒有特別偏愛,所以去了亞珥(Arles)梵谷畫作的「星空下的咖啡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Florian咖啡館、維也納Demel咖啡點心店,都只是拍幾張照片就走了,現在想來還覺得可惜,不過,這些咖啡館現在已經太過商業化,所謂的歷史意義及文化氛圍似乎過度被消費了。
雖然咖啡是法國和義大利人的驕傲,但我卻是去北愛爾蘭旅行時,才開始愛上咖啡的。這裡的咖啡又便宜又好喝,不管是連鎖的Streat Brunch、青年旅社附設的早餐店、Muffin專賣店或聖喬治傳統市場,咖啡都是色香味俱全,打破我對咖啡好聞不好喝的刻板印象,不像在台灣總要擔心餐廳的咖啡不好喝,在這裡,一杯好咖啡,是所有餐廳的基本功夫,完全可以放心。
在北愛時,我住在貝爾法斯特大學附近,這裡的酒吧比咖啡館多很多,但一個人去酒吧太奇怪,加上那些醉醺醺的酒客讓人沒有安全感,因此我始終沒有踏進Irish Pub一步,還是選擇咖啡館比較安心。
在北愛的最後一晚,我去S咖啡館泡了一個晚上,這裡僅有這一百零一家,晚餐後的幾個小時內,客人幾乎沒有停過,看起來多半是學生,也有些像是老師。常有一群各色人種的學生,跑來這裡討論功課,接近十點時,外帶的客人更是絡繹不絕,或許都是要帶回宿舍的吧!
看著他們年輕的面孔,才發現學生時代離自己好遠好遠了,這家座落在大學城的S咖啡館,幾乎看不到幾個觀光客,彷彿自己也融入了當地的校園生活。
以泡咖啡館向一座城市道別的行徑,後來開始成為我的旅行慣例了。我在布達佩斯的最後一個晚上,我原本有意去城堡區看夜景,後來在市區逛到一家Costa連鎖咖啡館,不知不覺就被吸引進去了,我點了大杯摩卡才720匈牙利福林(約新台幣120元),而且好喝極了。
布達佩斯是一個沒有S咖啡(至少我沒有發現)的城市,連鎖咖啡館也很少,Costa算是少數。前一天是假日,經過這家咖啡館時還人山人海的,但這天卻空蕩蕩的,晚上九點多幾乎所有人都走光了,只有我獨坐一隅埋首書寫,記下這幾天在布達佩斯的旅行日誌,偶然抬起頭看到落地窗上的圓形LOGO,發現在倫敦創立的Costa竟然跟我同齡,想來也是一種特殊的緣分吧!
早期歐陸的咖啡館是文藝沙龍,讓騷人墨客在此切磋爭辯,傳到亞洲後,咖啡館比較缺乏文化氛圍,比較像是社交場域。但我還挺喜歡日本的咖啡館,有著不同的味道,鬧區的咖啡館人聲鼎沸到令人忘卻寂寞,隱身在古寺旁或老街的小咖啡館,則是安靜到可以細細體會其禪意。
去京都時,體驗了不同風情的咖啡館。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哲學大道的咖啡館,這兒的咖啡館有和式也有洋式,通常有美麗的庭園,窗外會聽到嘩啦啦的溪流聲,以及路人踩在碎石路上的腳步聲,偶而還會傳來古寺的鐘聲,那是一種無法複製的古都氣息。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