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18 11:42:55瀏覽615|回應0|推薦6 | |
味蕾的鄉愁旅途中總有種鄉愁在心中蠢蠢欲動,還有種鄉愁則是在口腹中流竄。
我不懂那是什麼原理,愈是吃不到的,那美味就愈在腦中縈繞。吃其實是很心理層次的人類本能,早就超越了生理層次,我經常這樣覺得。
最常在腦海中出現的台灣美食,大約是蔥油餅、鍋貼、鹹酥雞、魯味、蚵仔煎、油飯之類的,不過每次都得讓念頭迅速閃過,畢竟在國外出差或旅遊,有太多要做的事情,對於故鄉的美食不能期待太多,否則可能會逼瘋自己。
還記得第一次去歐洲時,第二天在倫敦中國城吃到美好的粵菜,我要自己永遠記住那一刻滿足;而每次回到友人在伯明罕宿舍,當我可以吃到道地的中國菜,即使不夠美味,我依然會當成是一種犒賞,把幾天來在外頭無法飽食的委屈試圖彌補回來。
宿舍沒有名廚,當然不會端上什麼人間美味,不過,每個人都有一套私家食譜,像是拌著四川擔擔麵醬的麵條,還有淋上叉燒醬的烤雞腿,甚至只是用土司包著台灣帶來的肉鬆。當我走在愛丁堡或卡地夫的街上,經常安慰自己,再撐幾天就可以回伯明罕飽餐幾頓了,那幾道私家拿手菜,就成了流浪者腦中的「主廚推薦」。
西方人的烹調習慣與很不一樣,英文中沒有「炒」這個字眼,他們不須排油煙機,除了涼拌,就是煮、煎、烤,烤箱通常都很大,可能是為了在感恩節時烤火雞用的。
烤箱其實很好用,從大賣場買回來的雞塊便宜又好吃,烤個幾分鐘就O.K.,每回都配著擔擔麵吃,算是加菜吧!C曾做過一道名菜,將馬鈴薯和培根上面撲滿某種特別的cheese,然後放進烤箱,不消十分鐘就香味四溢,不過要撐到半小時才能開動,嗯!味道美味極了,尤其是最上面烤焦的cheese,讓我對C的手藝另眼相看,也讓我對烤箱的神奇豎起大拇指。
V那天恐怕是思鄉過度,說要做蚵仔煎,還說昨晚在電話中她媽咪已經越洋傳授秘訣,唯一遺憾的是買不到蚵仔,只好用孔雀蛤代替,真是奢侈!更遺憾的是我當了她的白老鼠,其實那不是什麼蚵仔煎,比較像孔雀蛤煎蛋。雖然其他人的臉色有些疑慮,不過說實話並不難吃,何況也滿足了我對蚵仔煎的想像。
大老遠從台灣帶來的台灣美食,包括香腸、肉鬆、鐵蛋、酸梅、豆干、茶葉,原本是想讓外國室友常常異國風味的,結果他們的反應是:鐵蛋黑黑的好可怕,豆干、肉鬆不曉得是什麼東西,酸梅好酸味道真怪,外國人都不感興趣,只好全都進了中國人的胃裡。
思鄉的人似乎會變得比較賢慧,這句話當然也可用在我身上。我帶來台灣特有的珍珠,想做珍珠奶茶。我在家裡特別請媽媽試做,結果相當成功,我也牢記整個程序。那次聚會時想一試身手,結果他們在水還沒滾時就放進珍珠,全部黏成一團,雖然最後還是進了肚裡,但大家都面有難色,也徒呼可惜!
第二次我決定自己動手,果然相當成功,跟外面賣的沒有兩樣,我也得意了好久,可惜除掉發霉及第一次煮的,已經所剩無幾,大陸室友聽到珍珠已經吃完,表情失望的像是奧運主辦權敗給雪梨一樣,更有趣的是,大陸室友還直問台灣是不是「種」了很多珍珠?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