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顧曉軍主義哲學」的三個方法論
2023/08/03 18:22:11瀏覽67|回應0|推薦7

「顧曉軍主義哲學」的三個方法論

 

    ——哲學·四千九百六十

 

  在〈「顧曉軍主義哲學」之誕〉裏已介紹「顧曉軍主義哲學」中的頂層構架——既是認識論又是方法論的「化繁為簡」、「立體思維」、「多意性」。

  同時,也介紹了「顧曉軍主義哲學」的第二層構架——認識論的「公正論」、「民權論」、「自由論」(此「三論」,既屬哲學範疇,亦屬社會學範疇),及同層面的方法論的「多元論」、「趨勢論」、「否定論」。

  「多元論」、「趨勢論」、「否定論」,雖是方法論,但也不能否定它們在認識論方面的意義(具體談到時,再說下其認識論的意義)。也就是說,它們主要是方法論。

  現在,介紹「多元論」、「趨勢論」、「否定論」及其背景,以便完成《顧曉軍紀實》壹書中的「顧曉軍主義哲學」部分。

  多元論

  在「顧曉軍主義哲學」之前,這世上不存在多元論。盡管已有「多元論」這壹詞匯,但所謂的多元論表達的不是分析、不是闡述,也不是主張……甚至都不是學問,當然更不是哲學,只是占用了名詞。

  我的《大腦革命》(2015年7月出版)中的「多元論」,由2014-3-13~14撰寫的〈多元論〉構成:而此篇論文的背景,則是寫於2009-3-23~30的〈顧曉軍主義哲學:兩種論〉,全文如下(略有刪節)——

  兩種讀書法

  壹位學歷較高的女網友,在我博客上玩。

  見我推寵張筱雨,便搜索……看了幾十張後,跑來說:張筱雨算人體藝術?見過大衛、維納斯……嗎?我真懷疑妳的學歷。

  西方人體、藝術?汲水少女、撒尿的小男孩……不都很自然主義嗎?

  可見:讀書,至少有兩種:壹種,讀它個融匯貫通,而後把書扔掉;壹種,是死讀書、讀死書。

  兩種生命力

  寫了篇〈顧曉軍主義:粗俗美與生命力〉,又遭網友們痛罵。

  我的語言、文字,粗不粗俗?粗俗。可,「顧曉軍言論」這塊思想的土地上,雖雜草叢生,卻生機無限……近,稍作整理,便編成了《打倒魯迅》、《評論中國》、《戲說明星》。

  三本書呵!三塊生長著時鮮思想的園子。且,還有《顧曉軍主義》,這也是壹株早早晚晚要長成參天的思想大樹的呵!

  去年,趙忠祥作詩,不少人嘲笑;我勸老趙,〈不必為詩好詩孬太在意〉。

  為什麼呢?古體詩,古玩。不就是把玩嗎?想怎麼樣?能怎麼樣?復興?成氣候?大街上人人搖頭晃腦吟詩?做夢去吧!

  當然,古時古人作古體詩,也曾有過象現在顧曉軍主義壹樣的生命力;然,時過境遷,古詩已成了古玩。

  古玩,算不算生命力?算生命力。但,這是兩種生命力!

  壹種,是生機無限的、生長的生命力;壹種,是茍延殘喘的生命力。

  兩種認識論

  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上,現在主要有兩種認識論。壹種,叫唯物主義;壹種,叫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是第壹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

  而唯心主義認為:物質依賴於意識而存在,意識是第壹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

  兩種認識論,各執壹詞,誰也不肯讓誰;唯物、唯心,便成了唯我、唯壹。

  我作家顧曉軍,以為:唯物主義、唯心主義,這兩種認識論,其實就是壹種認識論——排他主義認識論。

  若把唯物、唯心歸納為排他主義認識論,而顧曉軍主義哲學的兩種論,為另壹種認識論;那麼,這個世界上就又有了兩種認識論。

  其實,讀書法也罷,生命力也罷,認識論也罷……壹切,都必然會有兩種以上。

  而排他主義,不過是壹種偏執。

  兩種方法論

  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上,主要有兩種方法論。壹種,叫辯證法;壹種,叫形而上學。

  形而上學認為:形而上學是第壹哲學、是人類的知識根基,物理學及其他自然科學,則是生長於根基之上的樹幹、枝葉。

  於是,相對於形而上學的辯證法,便誕生了。辯證法的直譯為:談話、論戰的技藝、邏輯論證的形式。

  兩種方法論,各執壹詞,各不相讓。其實,前壹種,是較明顯的胡說八道;而後壹種,則是看似有理的胡扯。

  辯證法與形而上學,都偏執。因此,我把它們歸結為:偏執主義方法論。

  若把辯證法、形而上學歸結為偏執主義方法論,而顧曉軍主義哲學的兩種論,為另壹種方法論;那麼,這個世界上就又有了兩種方法論。

  世上萬事萬物,無論認識或處理、對待的方法,不可能只有唯壹、唯我的壹種,定有兩種以上的認識與方法。

  西方哲學批判

  千百年來,唯物與唯心和形而上學與辯證法,相互攻訐、卻誰也不能說服誰;那麼,就只有壹種可能:它們,都不是真理。

  自魯迅們引進西方哲學後,西方哲學就占據了中國的書本與課堂;古老的中國哲學退休了,新生的星星點點的本土哲學在校外流浪。

  然,西方哲學也只是占據了書本與課堂。生活中,中國的老百姓,不喜歡、不運用。為什麼呢?西方哲學,難懂、繞人。西方的老百姓就喜歡、常用西方哲學嗎?也未必。

  認識論,是解決「是什麼」;方法論,是解決「怎麼辦」。而把簡單搞復雜,這便是西方哲學。

  世間的學問,都應當是:想到難,說清楚也難。壹旦說清楚,學起來就相對容易了;而學會後,壹旦運用得上,則如虎添翼。比如:電腦,就是這樣。

  難,應在於——同樣東西,運用水平、利用能力、再開發能力……之不同。

  這,如同我開篇說的融匯貫通與讀死書。讓人越學越糊塗的學問,當叫術;術,壹般是用來忽悠或騙人的伎倆。

  在〈顧曉軍主義哲學〉中,我說過:哲學,就是壹個淳樸的道理,能涵蓋其它復雜或不復雜的道理。如此而已。

  妄稱萬學之學的西方哲學,化簡為繁,是方向錯了。所以,千百年來辯不出個結果。

  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在篇首引導、認識兩種生命力之所在。西方哲學,如同中國的古體詩,屬古玩;將步向博物館,成為人類的思想藏品。

  兩種論定義

  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兩種及兩種以上的認識。

  同樣,世上的任何事物,也都有兩種及兩種以上的處理方法。

  而任何唯壹的、唯我獨尊的、排他的、偏執的……都是錯誤的認識與方法。

  兩種論意義

  壹、糾正排他、偏執:

  西方哲學中,無論認識論還是方法論,都排他、偏執。受其影響,魯迅成為了中國著名的排他、偏執狂。

  魯迅被推崇,導致後來出現文化大革命、產生無數小魯迅……排他、偏執,蔚然成風。

  大國崛起,亦是包容力的崛起。很難想象,在未來、多元的社會裏,壹個擺著排他、偏執神主牌的國家,能領導世界向前進。

  二、改造思維模式:

  大國崛起,除了思想崛起;國人普遍的思維模式,也應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顧曉軍言論:思維模式與改造思維〉中,我呼籲「全社會改造思維」。

  那篇文中,我還分析、告訴大家:魯迅的「痛打落水狗」、「壹個也不寬恕」,都是排他、偏執;而究其根源,則是他的思維模式相對簡單。

  改造思維模式,用「壹、二、三……1、2、3……」的常規樹狀思維訓練,見效慢;用兩種論普及教育,乃為民族計較。

  三、人類思維進步:

  人類之所以能夠主宰世界,不在於強大、而在於我們的思維能力超過了其它物種。

  若物種進化原理仍然有效,那便是——實際上,所有物種壹直在不易察覺中、進行著壹場馬拉松式的進化競賽。

  放松思維能力的進步,意味著:在未來,人類有被其它物種超越、甚至奴役的可能。這不是什麼危言聳聽。誰能肯定沒有外星人,且永遠不可能出現呢?

  用兩種論改善、推動人類思維進步,乃為長遠計較。

  兩種論應用

  壹、大處著眼:

  喬誌峰在評《中國不高興》的文章中道:「顧曉軍說:大國崛起,說到底就是思想的崛起,準確地說就是思想解放的精神的崛起。我深以為然。」

  束縛自己,無異於授人以劍。任何事情,都有兩種以上的認識與方法……

  二、小處著手:

  千百年來,中國為壹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問題長期困擾著、痛苦著、傷感著……這,就是婆媳關系。

  多年媳婦熬成婆。壹般,婆婆總以自己的認識與自己的婆婆用言傳身教傳授給她的方法對待媳婦,並固執著。周而復始,這般循環。

  如果普及兩種論,婆婆自然懂得:任何事情,都有兩種以上的認識與方法……

  三、推而廣之:

  兩種論告訴世界:思維,不必遵循由甲到乙、由乙到甲的直來直去的線狀模式;思考,不是判斷、不必對號入座、更不應非黑即白……好人、壞人,是對低齡兒童的引導;在適當的時候,應該糾正,並告訴孩子們當初為什麼要這麼說。

  兩種論將影響大家:少排他、不偏執,走出唯壹、唯我的精神誤區。

  兩種論還可引導人們,擺脫在線狀思維模式中的反思;因,線狀思維模式中的反思,往往只有壹種破壞力。只有擺脫了簡單模式的反思,才會煥發出創造力。

  結束語

  兩種論,是新思維,是哲學創新。

  兩種論,打破認識論與方法論各自的轄區,將「是什麼」與「怎麼辦」融匯貫通。

  壹如顧曉軍主義哲學中的趨勢論,兩種論亦遵循方法簡單化、思維復雜化原理,實踐讓哲學走出象牙塔、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中。

  世界,是多樣的;未來的社會,將更加多元。

  願百姓生活與哲學思想,都能象蝴蝶樣活得精彩;而不似工蜂、工蟻,只是活著。

  〈顧曉軍主義哲學:兩種論〉引用畢。

  這,就是「顧曉軍主義哲學」的多元論的基礎與背景。而所謂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多元論呢?2014-3-13~14我在〈多元論〉中批評過,然,剛去百科看了,竟還是「中國古代哲學家將萬物的本原歸結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這些都是唯物主義的多元論。近代德國的G.W.萊布尼茨認為世界由無數獨立的精神性的『單子』所組成,是無數單子的和諧的體系,這是唯心主義的多元論」。

  很顯然,「金、木、水、火、土」表達出的,只是世界的天然的多元,而不是壹種主張。而「單子」,則更是壹種憑空的設想,沒有任何的論證。

  因此,在我創立以兩種論為背景的多元論之前,這世上不存在經過分析、闡述、論證及主張等等的、哲學的多元論,只有些濫用「多元論」這壹詞匯的、淺薄的、莫名的故弄玄虛。

  「顧曉軍主義哲學」的多元論,論證了世間萬事萬物、在同領域內必然會以兩種以上的形式存在著;認識,亦同樣如此。因而,主張並倡導——認識的不同,思想的多元……任何哲學、思想、理想、信仰等等,都不應該排他,而和睦共存。也因此,任何壹種認識、哲學、思想、理想、信仰等等,都不要去試圖主導這個世界;因為,這不僅僅是不科學,也必然會是壹種枉然的徒勞。

  只有放棄唯這、唯那,擺脫唯壹、唯我、排他,從各種狹隘、偏執等等之中抽出身來,人類才會更加睿智,社會也才會更加寬容……而整個人類社會,才真正能擁有更光明的未來。

  趨勢論

  哲學,不是玄學,將「螺旋式上升」之類、歸為方法論,是對哲學的褻瀆;因,「螺旋式上升」不能反映與解釋事物的普遍現象與發展規律,且「螺旋式上升」在自然界、在人類的生活及社會活動中,皆極為少見(除螺桿之類及直升飛機外,幾乎沒有)。

  而趨勢,則無處不在。人類自身發展,有趨勢;社會發展,亦有趨勢;人類對自己的認知等,也還是有趨勢……可以說,世間的萬事萬物,只要在生長、就必然有趨勢。

  日本人發明的K線圖,如今在股市及期貨市場等中廣泛運用。壹根K線,表現壹個時間單位裏的交易;而K線圖的走向,則預示著某壹品種的趨勢。

  趨勢,不僅描述商品、經濟等的走向,其實際上亦可記錄壹個人、壹個家族的發展……甚至可跟蹤壹個集團、壹個社會的興衰等等。

  自然,在各種趨勢中,有的只是小趨勢,不是某事物本身的大趨勢。然,也有的,是必然趨勢,如生老病死等等。

  正因萬事萬物的趨勢,復雜而變化多端;所以,才更需要記錄它們的軌跡、研究它們的規律。

  研究趨勢,重在防止心智被蒙蔽、被壹種趨勢掩蓋著的另壹種趨勢所蒙蔽。

  趨勢,總是客觀存在著的;關鍵,則在於有沒有能力發現它。

  認清趨勢,有經驗的成份(包括學識等等),但、更在於清醒與獨立思考;因,能力與年齡等等、並不成正比。所以,我們每壹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認清並準確判斷某壹趨勢的高手。

  這,就是「顧曉軍主義哲學」之趨勢論的意義所在,也是人們了解並掌握趨勢論的普遍意義。

  運用「顧曉軍主義哲學」趨勢論,無非三方面——其壹,把握好自身趨勢;其二,借助於環境的趨勢(包括社會中的某壹趨勢)發展自己;其三,幫助生存環境或社會改變不好的趨勢。

  把握好自身的趨勢,也無非兩個方面——之壹,如果勢頭不好,想辦法止跌;之二,如果勢頭良好,則設法保持勢頭並健康地發展。

  而於借助於社會中的某壹趨勢發展自己,則需要註意很多方面——之壹,保持良知。比如,在某環境中,發現某惡勢力發展勢頭不錯,妳總不至於跟著走壹程吧?之二,保持良好心態。遠距離觀察,不要總是想抓住所有的機遇;想不遺漏任何機會,跟的太多、太緊,則難免不會摔跟頭。之三,在不違背良知,且看準了的情景下,當該出手時就出手;然,又不能貪,不要總想著魚頭魚尾通吃……人心不足,往往正是失敗的開始。之四,雞蛋不要放在壹個籃子裏。之五,不要隨便加大杠桿。很多大佬突然死亡,往往就因其無限制地加大了杠桿。同前,貪心是災難之源。

  諸如此類的註意事項,可以列出壹萬條。而本質,只有壹條——把握好趨勢、趨勢外的趨勢。

  而幫助生存環境或社會改變不好的趨勢,是有能力的人做的,常人可忽略不計。當然,亦不能丟了應有的良知。

  由此亦可見,「顧曉軍主義哲學」的趨勢論,不僅實用,且用途極為廣泛。而「螺旋式上升」之類,則既不是哲學、不是方法論,也不能反映出事物的普遍現象與規律;因,任何事物都至少有兩個以上的發展反向,而不可能壹直上升。

  簡單壹句話,只要把握好趨勢論,就可能做人生的贏家。哪怕過去壹直是輸家,壹旦把握好了趨勢論,就既可以、也有可能把輸掉的、都贏回來。

  否定論

  我的「顧曉軍主義哲學」的否定論,不是「否定之否定規律」之類的故弄玄虛與胡攪蠻纏。而是以我自己的「前人否定前人,我們也必然被否定」、「前人,是通過否定前人站起來的。我們,也必然被後代否定」等哲學觀、而發展起來的。

  於否定論,我先後撰寫過〈否定論〉、〈再論否定〉、〈否定論(二)〉、〈顧曉軍主義哲學第五講:否定論〉等。這裏,不展開,謹以精華奉獻給大家。

  「顧曉軍主義哲學」之否定論的核心,是否定的三種原始形態——

  壹只生機勃勃的、不滿足於現狀的公猴,向老猴王發起挑戰,無非是三種結果:

  壹、老猴王或敗或死,新猴王誕生了。這是壹種否定形態。

  二、不滿足於現狀的公猴,在搏鬥中感到自己不是對手,為求生、落荒而逃。這也是壹種否定形態。

  三、不滿足於現狀的公猴,看似生機勃勃,卻還不是老猴王的對手;搏鬥中,被老猴王弄死了。這同樣是壹種否定形態。

  當然,人不是猴,但、人類與人類社會的變遷等等,不外乎以上三種否定的原始形態。

  而這三種否定的原始形態,又可概括為——否定論的三種基本形式:壹、妳否定他人;二、妳否定自己;三、他人否定妳。

  否定論的三種基本形式,也在告誡大家——現在否定過去,將來又否定現在。這,是必然,世上就沒有、也不存在什麼不朽、萬壽無疆等等之類。

  如果用人們的認知或觀點來表述,需說明的則是——其壹,否定前人,既不是對所有的前人的否定,也不是對某前人的觀點的全盤否定,而往往只是否定某前人的某個觀點;如果恰恰這個前人的大部分觀點都被否定了,那就只能說明他的觀點是錯誤的或落伍了。其二,認知,是具有共用性的。共用性的東西,壹般不會有人去否定;而真的到了這樣的東西也被人否定、且能夠否定得了時,那就只能說明——曾經具有的共用性,已經不復存在了。

  換言之,人類需要前進,社會也需要前進;而前進,就必須滌蕩那些阻礙人類與社會前進的東西。「顧曉軍主義哲學」之方法論的否定論,就擔當著這樣壹個滌蕩任何阻礙進步的責任。

  這,就是我的否定論的哲學存在之意義。而被滌蕩得越快,恰正說明其之不合理。那啥三個基本規律之「否定之否定」,則是繞人的、拗口的胡攪蠻纏的所謂哲學;所以,我寫過壹篇〈顧曉軍主義:辯證法教妳怎麼扯淡〉,調侃它——「妳把飯吃下去,就開始否定飯。消化的過程,就是進壹步地否定飯;等到妳拉出屎來,就徹底地把飯否定了。屎送去肥田,就開始否定屎。而屎助谷子發芽、長葉、開花……結成谷子、碾成米、再做成飯的全過程,是再否定。妳再吃飯,就只能叫吃飯,而不能叫吃屎了。」

  其實,不僅是「否定之否定」是壹種假裝學問的胡攪蠻纏,那「對立統壹」亦屬於脫褲子放屁找事做;在三個基本規律之中,只有「質量互變」是有壹定的意義的。

  而「顧曉軍主義哲學」的方法論——多元論、趨勢論、否定論,則努力實現自身對社會的貢獻——多元論,實質是倡導、促進社會繁榮。趨勢論,實質是指引、保障任何壹個人乃至整個社會走向良性發展。而否定論,則揭示——任何事物,都會死亡;哪怕曾經被認為是真理,隨著社會的發展、也總會有退出歷史舞臺的那壹天。因此,聰明人該做的是認清趨勢,而不是逆趨勢、甚至是頑抗,頑抗只會增加成本。

  以上這點,也是我方法論的否定論,可作為認識論看待的重要基礎;當然,其主要還是方法論。

  方法論,就是提取——萬事萬物中的「怎麼辦」的通用性。哲學,則是把提取出的各種道理,準確地表達出來;所有繞人、拗口的東西,其實都不是啥哲學,只是這些產品的所有者、為表現自己所玩弄出的故弄玄虛。

  「顧曉軍主義哲學」的三個方法論——「多元論」、「趨勢論」、「否定論」,介紹完畢。它們的哲學價值,將會在未來的社會中逐漸體現;這不是啥自信,而是經過辯駁與自洽的客觀。

 

              顧曉軍 2023-7-31~8-3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9c93f29&aid=1797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