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親子管理學
2007/08/14 13:23:09瀏覽425|回應0|推薦0
親子管理學

親子管理學

教養小孩與領導員工,兩者之間有正向關係嗎?答案是肯定的。

根據二○○六年十一月出刊的《商業周刊》封面故事報導,二○○五年美國女性職涯成長團體(World Wit)針對四萬人次女性上班族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高達百分之八十一的受訪者認為,有小孩的女性主管在耐心、聆聽技巧與時間管理上表現優異,因此她們比較喜歡有小孩的主管。另有兩份針對美國一百二十位高學歷的高階女性主管進行研究發現:「為人父母不僅不會降低她們在職場的表現,反而有助於她們得到更高的成就。」

帶人要帶心

此外,曾獲普立茲獎提名的美國紐約時報前記者安‧克坦頓(Ann Crittenden),深度訪談CNBC電視台的總裁暨執行長等一百多位專業表現傑出的父母後,歸納出育兒和領導兩者有共通的技巧,包括:一、耐心、同理心等人際溝通技巧;二、激發學習成長潛能的技巧;三、以身作則,表現出類似誠信、正直的道德勇氣等特質。

曾經上榜《財星雜誌》權勢女性的寶僑(P&G)全球嬰兒產品部總裁黛比(Deb Henretta),即以非常肯定的語氣指出:「你不能說我是『儘管為人父母,但還能夠成為傑出的經理人』,而應該說『因為我為人父母,所以才能成為更好的經理人』。」可見,從育兒和教養小孩的經驗中,有助於提升管理及領導能力。因為能把小孩帶得服服貼貼,教養得彬彬有禮的父母,在職場上,理所當然的可以成為一位好主管。相對的,在職場上能凝聚員工向心力,提振員工士氣,把員工領導得很好的主管,在家庭中八九不離十的是一位好父母。這也就是「帶人要帶心」的道理。

摩根富林明投顧董事長胡德興即從教養女兒的過程中體驗到,不管是帶小孩還是管理員工,真正的領導是以愛心、犧牲奉獻,取得彼此的信任,在不知不覺中建立威信,而非強勢的威權管理。要怎麼做呢?他說,他努力找答案,最後,《聖經》給了他清楚的解答,「兒女是上帝賞賜的產業」,父母要做的就是跟他們一起成長。同理,在企業組織裏,領導人、主管要把員工視為企業的資產或自己的兒女,盡力去培養他、鼓勵他、珍惜他,讓他與企業一同成長茁壯。

再給一次機會

英國億萬富豪維珍集團(Virgin Group)總裁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對於管理員工的第一守則是:再給別人一次機會。他認為,要成為好的領導者,一定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帶出員工的最大潛能。人跟花一樣,需要不斷被照顧澆水,無論是作業員或董事長都一樣。這番道理是他從父親對他的教養方式體會來的。小時候,布蘭森偷爸爸的零錢,跑到雜貨店買糖果。店員懷疑布蘭森可能偷了爸爸的錢,二話不說打電話請布蘭森的爸爸到店裏,準備舉發他的行為。結果,布蘭森的爸爸怒斥店員,怎麼可以隨意指控布蘭森是小偷。因為父親的信任,布蘭森把錢還給爸爸,而且再也沒有偷過任何東西。等到布蘭森創辦維珍集團後,他時刻牢記這寶貴經驗,也會給員工第二次機會。公司剛成立時,旗下二手唱片行的主管告訴布蘭森,店裏有一名員工會偷公司的唱片。布蘭森知道後,沒有立即開除這名員工,而是跟他坐下來懇談,加以開導及正面的鼓勵。如今,這名員工是維珍最傑出的高階主管之一。

現在社會中雙薪家庭比比皆是,父母都忙著扮演職場上班族與為人父母的雙重角色,而工作與兒女如何兼顧?如何兩全其美?確實是令人困擾的問題。但一個成功的企業領導人、主管、一般薪水族及稱職的父母,能從容不迫的兼籌並顧,面面俱到,其訣竅在於懂得時間管理,因時制宜。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所寫的《有效的經營者》,被公認是企業管理的經典之作。他觀察許多有效率的知識工作者後發現,他們能發展出一套以目標導向的工作方法,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是「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Doing the right 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doing things right)」

杜拉克認為,要成為有效率的知識工作者,只要不斷練習,就能進步。例如「效率是一種習慣」,要練習五種基本的管理習慣:有效的管理時間、釐清自己對達成組織目標的貢獻、瞭解自己的特長以達到最佳效果、設定正確的問題解決順序、綜合上述原則擬定有效決策。

懂得時間管理

杜拉克主張,一個有效率的經營者要透過時間分析、整合零碎時間,免於寶貴時間被無謂消耗殆盡。一個企業經營者或主管,尤其是身兼為人父母者,在每天都只有廿四小時的情況下,更要懂得時間管理,充分運用零碎時間,才能在衝刺事業,忙碌工作之餘,又有時間陪伴、照顧兒女,讓事業與家庭兼顧。

台灣萊雅化妝品事業部總經理陳敏惠即訂下「時間憲法」,每天無論再忙,一定要在孩子上床睡覺前回到家裏,和孩子至少有十分鐘以上談心的時間;週六、週日不加班,陪伴孩子運動遊玩;每年則至少安排兩星期的國外親子旅遊。能陪孩子的時間固然不多,但重質不重量,有總比沒有好,這也符合「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的原則。

王品餐飲集團董事長戴勝益非常重視家庭生活,珍惜和子女相處的時間,甚至把教養孩子的心得運用在企業管理及顧客服務上。他認為孩子再小,也要尊重他們的感受,讓他們有獨立自主的生活空間,不要動輒禁止,處處規範設限。他讓孩子嘗試各項事物,不會輕言禁止說不。他舉例說,在美國舊金山一處釣鱒魚場,小小的辦公室及釣鱒魚場內,貼了約二十餘張大大小小「Do Not……」的禁止告示牌,顯然經營者把顧客當作無知的小孩,處處設限,令人啼笑皆非,讓顧客感覺不被尊重。因此,戴勝益的餐廳除了童叟無欺外,也讓顧客在用餐時感到輕鬆自在,盡力滿足顧客的要求,做到以客為尊,賓至如歸。

企業管理,教養孩子與親子關係的經營同樣大有學問,可以觸類旁通,相互運用,創造企業與家庭的雙贏局面。對企業經理人、主管和在職場工作的父母而言,親子管理學顯然是一門必修的科目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0594885&aid=1158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