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常說我愛您
2007/08/13 18:41:27瀏覽223|回應2|推薦2
有一天晚上我抽空整理皮包時,突然在皮夾中發現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 I love you,稚嫩的筆跡讓我認出是小女兒加加所寫的。看著這簡單又直接的幾個字,我心想:「女兒比我還懂得表達愛!」

  平日生活中,上帝常透過柔柔、加加,提醒和教導我愛與被愛的功課。當爸爸在整理出國的行李時,她們會偷偷在爸爸的皮夾裡塞幾張她們的照片,在爸爸的口袋裡藏一張愛的小紙條,或在行李箱中放一張她們的畫。她們用這些紙條和照片來告訴爸爸,她們會為他禱告,祝福他服事有能力,平安出去平安回來。而這些藏在枕頭下、包包裡、信箱、抽屜、口袋的意外驚喜,常帶給我們加倍的鼓勵與溫暖。

  中國人是個不習慣說「我愛你」的民族,對於情人、稚嫩的幼兒表達愛意有時還容易,但或許礙於尊嚴與習慣,要對我們的父母、朝夕相處的另一伴說出這三個字,就十分困難了。我曾鼓勵兒童主日學學生回家對父母說:「我愛你」。下週請學生分享父母的反應:一個孩子說,當時爸爸正在看報紙,聽到他如此說,便抬起頭來回答:「你不愛我還愛誰呀?」另一個孩子說,媽媽聽到他的愛的表白後,不禁眉頭一皺:「你有問題嗎?你還好嗎?」另一個孩子說,父母的反應是:「說吧,你要多少錢?」一聲「我愛你」,竟有這麼多不同的反應。

   曾在【心靈雞湯】裡讀到一篇文章:一位任教於成人大學裡的老師,有一天給學生一份家庭作業,作業內容是「在下週以前去找你愛的人,告訴他們你愛他。那些人必須是你從沒說過這句話的人,或者是很久沒聽到你說這些話的人。」這個作業讓那群大都已超過三十五歲,而且在他們成長的那個年代被教導不能輕易流露情感的學生十分震驚。
   當下次上課時,有位學生分享他實踐的結果:他說這個家庭作業當時讓他非常生氣,他並不感覺需要對誰說這些話。但在開車回家的路上,心裡有聲音提醒他,他知道必須向誰說「我愛你」。
   因為在幾年前他曾與父親大吵一架,從此父子二人互相躲著對方彼此避免交談,他知道問題一直沒有真正解決。所以,他決定要對父親說:「我愛你。」
   第二天,他打電話告訴父親,下班後要過去找他。但父親卻以暴躁的聲音問:「有什麼事?」在他保證不會花很長的時間後,父親才同意。
   當到達父母家時,開門的正是父親,他開口就說:「爸,我來是要告訴你,我愛你。」父親此時似乎變了一個人,他的臉頓時變柔和了,他開始哭泣。
   他伸手擁抱兒子說:「我也愛你!」兩天後,父親的心臟病忽然發作,在醫院結束了他的一生。他藉著說「我愛你」化解與父親之間的問題,也因即時的表達而沒有造成他終身的遺憾。

  在美國九一一事件中,當飛機被劫持時,機上的乘客紛紛拿起手機撥打給家人,通話內容除了告知現在的狀況外,就是告訴家人自己是多麼愛對方,由這些留言發現,許多人臨終的遺言都是對家人表達心中的愛。
  我的公公是一位退役軍人,他身材高大、個性很急。婆婆個子很嬌小,為了和公公站在一起不要差距太遠,總是看她穿著高跟鞋出門。你能想像他們走在一起的畫面,高大的公公走一步,嬌小的婆婆需要小跑兩三步才趕的上他的步伐。所以他們總是一個走在前頭,而另一個用跑的跟在後頭。後來公公生病了,臨終前看似不體貼的公公竟也對婆婆說他愛她,若還有來生願再同為夫妻。公公走的這幾年,婆婆常常掉著眼淚,對我們提起公公對她說的這一句話。這輩子從來沒有像妻子表達愛意的公公,臨走前對妻子的表白,成為她極深的回憶。

  愛的表白為何只能成為遺言呢?戀人的「我愛你」會是情感升溫的開始;夫妻的「我愛你」是愛情保鮮的秘方;父母對子女說「我愛你」是孩子成長的維生素;子女對父母說聲「我愛你」是辛苦勞碌後的安慰劑。常說「我愛你」對家庭的經營是很重要的一種投資。所以,我們要常把握住機會,讓家人知道我們有多在乎他們。勇敢的說出來吧!假若真的說不出口,多練習幾次,一回生二回熟、只要你願意說,你一定會感受到愛的回饋。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0594885&aid=1156948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媽媽!我愛您!
2007/08/14 14:10
媽媽!我愛您!
@慧(d220594885) 於 2007-08-14 20:28 回覆:
媽媽也愛您.您們永遠都是媽媽和主耶穌的好親人.

尋夢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嗯~愛要大聲說出來﹗
2007/08/13 19:10

非常認同本篇文章的觀點。 姑娘我相當幸運,不僅能透過電話分別和父母親說「我愛您﹗」 也經常和自己的畢業學生說「寶貝我愛妳﹗」

愛要即時,千萬不要「愛在心裡口難開」,而是要「愛在心裡口常開」。


已逾半百,我尚年輕仍有夢;做個永遠的「尋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