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給我抱抱
2007/08/13 18:39:50瀏覽247|回應0|推薦2
 

  暑假期間,加加參加夏令營,第一天下課我去接她,見到我她興奮的給我一個擁抱並對我說:「媽媽!我上課的時候好想你喔。」「為什麼想我?」我問道,女兒說:「新的環境讓我有點緊張,我好想妳給我一個HUG。因為每次妳抱我,我就不會緊張、不會憂慮…」。
  在國外居住的那段時間裡,每當我送孩子到學校的時候,總會看見一群家長,在孩子進校門之前給他們一個溫馨的擁抱,並親著他們的小臉頰,說:「HAVE A GOOD DAY!」之後每位孩子帶著滿足的笑容踏入教室。直到放學鐘聲響起,祇見這群孩子興奮地衝出教室看到自己的母親,又來一個大大的擁抱,像是好久沒看到自己的媽媽一樣。在這樣的環境裡,我發現孩子很懂得主動要求父母的擁抱,他們也會常常主動擁抱自己的父母,這樣的擁抱對孩子而言似乎是一種肯定、支持與安慰。但生活在E世代,透過科技、網路的連結,表面上似乎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卻也把人與人「心靈」的距離越拉越遠。人們可以擁抱電視、擁抱寵物、擁抱電腦、擁抱網路,甚至在聊天室中,擁抱虛擬的人物…,但許多人卻不敢或不曾擁抱身邊最熟悉、最親近的人!

  有一對結婚十多年的夫妻因感情不佳,丈夫要求與妻子離婚。妻子傷心的提出一個要求:不要財產、不要贍養費,只要丈夫在離婚前一個月每天早上從臥房將她抱出家門,因為當初結婚是丈夫將她抱進家門的,如今要離婚了,要再將她抱出這個家門。丈夫答應妻子的要求。
第一天早上,他們的動作顯得生疏。因為,彼此已經有很久沒有這麼親密的接觸了,每天相處在同屋簷下卻形同陌路。不知情的孩子瞧見爸爸抱著媽媽都高興的拍著小手說:「爸爸抱媽媽,爸爸抱媽媽了。」

  第二天,二人的動作都自然了許多,接著每一天,妻子都會在他耳邊說一些叮嚀的話:衣服熨好了掛在哪裡、做飯時要小心不要讓油濺著、電費要記得繳…。這麼多天下來,孩子們看著爸爸抱著媽媽出門,幾乎已經成了他們的家庭活動。
到了最後一天,當丈夫抱起妻子的時候,突然怔在原地不走,妻子望著他說:「真想讓你這樣抱到老。」丈夫緊緊地抱住妻子,對她說:「其實,我都沒有意識到,我們生活中就是少了這種抱你出門的親密。所以我決定要每天抱你出家門,一直到老。」

  曾經看過一張照片,上面是兩個嬰兒,一個嬰兒伸出一隻手,放在另一個嬰兒的身上。其中述說了一個感人的故事:“救命的擁抱”(THE RESCUING HUG)一對比預產期提前了三個月出生的雙胞胎,分別住進了醫院的保溫箱裡。姐姐的情況很穩定,可是妹妹的呼吸和心跳都有問題。

  一天,妹妹突然呼吸急促,小臉和四肢發青,在一旁看護的父母心急如焚。護士試了一切辦法,也無法使小嬰孩穩定下來,便把妹妹放進了姐姐的保溫箱中。一躺進保溫箱,姊姊立即伸出一隻手臂抱住妹妹,就這樣,妹妹的心跳逐漸穩定下來,體溫也恢復正常!

 

  在這兩個故事中,因著「擁抱」,挽回了一個家庭,救回了一條小生命。我們渴望被擁抱,我們也知道要擁抱,但卻常常做不到。朋友告訴我:「記憶中,我從來沒有被爸爸抱過的經驗。」聽到這樣的話語,讓我覺得好心酸。在成長過程中,沒有被擁抱的經驗,是多麼令人遺憾的事情。朋友又說:「要我擁抱我的父母,是需要多大的勇氣!要擁抱我的朋友似乎比擁抱我的父母更容易多了。」

  一晚,加加的爸爸正埋首伏案,加加走到桌邊對爸爸說:「我想要你陪我玩一下。」爸爸心裡有點掙扎因手邊的工作尚未完成,他遲疑了一下,但他抱起女兒玩起哈癢的遊戲,只見父女兩人在地板上滾來滾去,好不快樂。

  心理學家說:「要培養健全的人格,其中有一種方法就是一天至少要有十八次的擁抱。」希望家庭更美滿嗎?希望孩子有高EQ嗎?那就不要吝於給家人一個擁抱,適時的擁抱將帶出超過你所能想像的回饋。此時若你正忙著你的工作,請你放下手邊的工作,給家人一個熱情的擁抱。若家人不在身旁沒有人可以抱,沒關係,給自己一個抱抱,效果也不錯喔!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0594885&aid=1156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