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長路(The Road)
2008/10/25 23:38:20瀏覽1339|回應2|推薦22

故事的開場,設定在大災難發生的數年後。孩子出生的前幾夜,不知名的災難改變了世界的樣貌。雨雪黑夜成了減損生命的敵人,再不見清朗日光或蔚藍天色。荒蕪嚴寒的末日,道德淪喪,善惡無分,吞噬弱者是唯一的生存之道,人性與尊嚴在此灰色煉獄裡蕩然無存。

父與子在文明的廢墟間踽踽獨行,往南方海岸去尋找一線生機。孤獨的漫漫長路上,空氣是灰濛的,地面成灰,滿目瘡痍,眼前不見任何生物的蹤跡,唯有困頓凋零、無數死亡,然而父親仍教導孩子,要記得那個曾經有夢、有故事、有海洋綠樹的世界,要留守心中對於美與善的顧念與堅持。(以上是出版社的書籍簡介)

存糧散盡,人間殺戮四起;舉世惡棍充斥。細軟黑砂沿街翻滾,寒天襲緩,黑夜降早,拾荒者攜火炬度險峻裂谷,飄飛煙塵中。大路上,旅人虛竭、傾倒、死去,蒼涼荒蔽的大地迴旋著,杳無行跡,而且乏人留意。(以上摘自書中內文)

《長路The Road》,以詩篇般優美華麗文藻描述末日景象,帶有蒼涼孤絕的美感。篇幅不算太長,值得花時間付出耐心細細品味,反覆咀嚼琢磨書中字句裡的涵意。

父親帶著孩子一路向南,沿途找尋讓他們存活的物資,尋獲糧食多半以罐頭為主,總有吃盡的一天,當大地枯寂萬物已無生機,這樣的日子能撐多久?末劫天年,為求生存努力活著的人們,能否得到救贖?漫漫長路何處是盡頭,無止盡的旅途,何時方能停歇?堆積在心頭揮之不去的是絕望。世上沒有上帝,你我都是先知。人老想為明天作準備,明天不會為人做準備,明天根本不知世上有人。如果災難總在最無預期的時候出現,對策大概是無時不刻等待它降臨。另外,在旅途中遇到的長者,所說的話很微妙,讓人不禁懷疑他的真實身分。

世道如此,至少要留有身為人的基本尊嚴。末日出生的孩子依舊保有童稚純真,對看似不相干的人事物存有慈憫之心。相較於必須武裝自私的父親,孩子的善良柔軟恰好成對比。無所謂對錯,是被時勢所逼的生存之道,背後隱含的都是愛。在絕望的末日生存是件不容易的事,有人無法承受而尋死,也有人努力面對。「為了你,在這個清晨醒來,是我做過最勇敢的事。」父親一路陪伴與呵護,終有必須放手的時候。

人生同樣是場漫長旅程,為人父母的無微不至的照顧與呵護,心中明白總有一天孩子必須邁往自己的道路。即使如此,愛不會因而消逝,不被時間空間阻隔,一直在那裡,從不曾忘記。

《長路 THE ROAD》已改拍成電影,預計下個月由美國開始上映,書中的父親角色是由Viggo Mortensen(魔戒-亞拉岡)飾演,電影劇照連結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yhflora&aid=2328620

 回應文章

chanyu
沒有標題
2008/10/29 14:08
貫穿全文的還是父親的愛,每個父母都一樣吧!不管世態平和或艱辛,孩子總是心頭最深情的寄望。
chanyu
芙蘿拉(cyhflora) 於 2008-10-30 19:05 回覆:

同意你的看法,愛貫穿全文,父親對於孩子的百般呵護是愛

因為習以為常,誤以為是理所當然

同樣是愛,最後那幾頁更加突顯,很震撼呀!


黃冠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世界末日
2008/10/26 13:12

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天.在濒臨人類浩劫的這一刻..

拯救地球實乃當務之急.需全人類共同努力.

芙蘿拉(cyhflora) 於 2008-10-27 23:59 回覆:

不只一次聯想到科幻小說裡面,關於地球經歷過多次物種滅絕的故事,據說作者用意不是要寫科幻小說,即使如此,書中關於末日描寫很有警世涵義,我不斷猜測到底何種危機導致世界毀壞,轉念又想,就算得知書中世界面臨何種浩劫又如何?依舊改變不了末日的設定

同意你的看法!但願人們不要把自己推向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