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29 01:45:38瀏覽1108|回應0|推薦11 | |
執法人員保護的是人民,還是為了防止法律被破壞?當心中的正義與法律有所衝突,手裡的正義之刃該揮向何方?真有斬除「惡」的能力嗎?所謂的正義又是什麼? 三名不良少年開車尋找獵物,順利抓到落單的高中女生,在運往公寓途中,其中一人,中井,臨時退縮,找藉口逃開,躲回家中。另外兩個,伴崎與菅野,繼續展開不知道已經是第幾次的強暴案件。 痛失愛女的長峰,接獲秘密情報,循線找到不良少年住處,原本只想蒐證與質問兇手,卻在看到慘遭蹂躪致死的女兒生前被害過程後,幾近瘋狂,碰巧遇到返家的伴崎,也是殘害他女兒的兇手之一,被心中復仇之火驅使的父親,手刃兇手,展開追捕逃亡兇手的復仇之路。 警方雖然同情長峰的遭遇,還是通緝曾經是受害者家屬的殺人兇手,想趕在長峰找到菅野之前阻止他的復仇行動。媒體也沒閒著,趁機大肆炒作家屬復仇,以及少年兇手與被害人的爭議之處的話題。究竟長峰能否如願復仇?還是可以拋下仇恨去自首? 東野圭吾的《徬徨之刃》,便是陳述這樣的故事。那麼沉重的題材,帶著無奈掙扎與憤慨,節奏卻如此明快,失衡的天秤,矛盾的議題,迷惘而徬徨著。 如果每個人都挾怨報復,這社會將變成什麼樣子?手刃兇手,或許可以得到一時之快,但是報復後真的就會滿足嗎?還是繼續被仇恨與哀傷啃囓?那兇手的家人是否也要為他們報復?冤冤相報何時了。這就是法治社會,儘管帶著不甘與無奈,還是得遵守既定的規則,按照正常程序,即使那規則看似不近於情。 為了拯救犯罪的少年所訂立的少年處理事件法,看不見被害人悲傷與不甘,有的只是無視現狀的虛幻道德觀。那些犯罪的少年,是否真能悔改,要用多少無辜的受害者,才能喚回他們的良知?還是自恃尚未成年,受法律保障,所以如此肆無忌憚?書中不只一次控訴著少年法的不合理。我想,或許已經不合時宜,畢竟社會變了,人心變了,道德也逐漸淪喪。 那看似大人模樣的少年,骨子裡仍然是被寵壞的任性小孩,他下藥迷姦女孩,就像是小孩子要玩具一般,在他眼裡,那些無辜的高中少女已被物化為性玩具。是怎樣的家庭教育出這樣的小孩,是怎樣的社會造就如此惡質的少年?是教育嗎?還是未經篩選似是而非的資訊?或是冷漠的人心?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