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冰 子/ 孤獨
2012/04/24 06:09:12瀏覽68|回應0|推薦1

 上海的春天像“孩兒臉”,說變就變,上午陽光明媚,下午風雲乍起,下起了陣雨。我和哥哥撐著傘,在風雨中行走……他突然走向一家報攤,跟我說:“你先回家,我要等晚報。”“新民晚報”是上海發行量最大報紙,尤受中老年人喜愛,每天下午三時左右,“晚報”可到各報攤。

 在下雨天,立在報攤旁等一份晚報的到來,豈止哥哥一人?他說每天總有五六個老人等候“晚報”。他們把這份報紙看作生活中的伴侶。 晚飯前後的幾個小時內,他們將從這份報紙中尋找快樂,學習知識,通曉國家大事。他在風雨中等候了一個多小時,拿了“晚報”回家。泡起一杯熱茶,戴起老花鏡就仔細地閱讀來。

 我看著他全神貫注地讀報樣子,心中感動。今年八十二歲的他,滿頭白髮,自從嫂嫂去年病故後,留下他一個人孤獨地生活著。今年他見我第一面時,就握著我的手,望著牆上嫂嫂的彩色照片,跟我說:“兄弟,一個人生活太孤獨了。她在世的時候,嫌她嘮叨,她走後,才知道沒有她的嘮叨,日子難過啊。”說著老淚就奪眶而出。我的眼眶也紅了。嫂嫂去世後,一直享清福的哥哥,得自己買菜、做菜、洗衣、清掃房間。

 “過去我生在福中不知福啊”哥哥嘆了一口氣。

 現在上海人的壽命越來越長,到處可見七、八十歲的老人,但不少老人的子女不在身邊,加上配偶故世,留下“空巢”,孤單地生活。這些單身老人吃穿不愁,最怕是孤獨。所以有的老朋友和我一通電話,可以滔滔不絕地講上二、三個小時,而且以後來電話,還是談這些事,他不知道已經跟我講過兩,三遍了。他們談的都是過去的“光榮”歷史。年輕時如何能幹,發達。我這次在上海住在哥哥家中,每天晚上,我們總是長談到深夜,從幼年的調皮,講到老年的現狀,常常半夜醒後談到天亮…….嫂嫂去世後,他幾乎沒有與人好好交談過,見了我,就恨不得憋在肚子裏半年的話全倒出來!

 孤獨的滋味只有到了孤獨的時候才能體會到。孤獨不是痛苦、酸楚,只是一種茫然,無助,就像一隻孤帆在大海中漂蕩,不知去向。一陣風,一片云 ,一滴雨都會打破沉寂 ,使孤獨的人為之一振。我們在居住的小區裏見到不少這樣的老人,他們可以為了看一份晚報,在報攤邊等候一、二小時;他們去“證券交易所”,不是為了買賣股票,而是去聊天;他們可以成天地打麻將,忘掉自己的寂寞;他們是一群不知如何消磨時間的老人。美國老人在住宅中無聲無息地死去,鄰居不聞不問的事, 也開始在上海聽到。

 聽說,上海的政府正在各里弄小區,展開“一對一”幫助活動,即由一個共產黨員負責一個孤單的老人,讓老人的生活有人關心,有人照顧。

其實,許多孤獨老人獨居一室,並非沒有子女或不能去養老院度晚年。獨居的原因是多樣的,我有個老人朋友,今年88歲,二個兒子一個女兒經濟都不錯,但老人就是喜歡一個人生活。他也有條件進養老院,但他 覺得生活不習慣,特別看不到許多書報,她寧肯回家雇人照顧。當然也有些子女不想多管父母的晚年生活,有個老人住到兒子寬敞的家中,兒子對她說:“媽媽,你短期住住沒關係,長期住下去不行的。”氣得老媽第二天就搬回到家。

關心老年人是當今社會的大事,每個人都會老的,都有可能在晚年孤孤單單地生活。尤其老年得了病,不能行走,癱在床上。我們不應該不負責任,離棄不管。我到一個外甥家中,他的岳母80多歲,因“腦梗”而半身不遂多年,他和妻子天天餵飯,抱她下床坐在椅上,按摩全身。他們自己都已60歲了,五年多來,天天如此,看見他抱起岳母,輕輕放到躺椅上,對她柔聲地說:“再見,英文怎么 說?”老人說“good by”,“再見,日文怎么 說?”,“莎要娜啦”。“啊,說得太好了,你真行!”女婿稱讚起岳母,老人困難地露出了一絲微笑…….此情此景,如何叫不感動呢?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wacan&aid=6372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