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葉永烈﹕冰子的作品是怎麼寫出來的?
2011/06/23 14:57:58瀏覽190|回應0|推薦0
冰子的作品是怎麼寫出來的,簡直可以編成一本非常有趣的《冰子創作生涯故事集》。
  他寫過一篇令人捧腹的童話——《猩猩理髮店》:猩猩開了一爿理髮店, 披著“長波浪”的獅子光顧了。獅子一邊看報,一邊讓猩猩理髮。理完了, 獅子放下報紙,對著鏡子一照,唷,理了個光頭!獅子大怒,要訓斥猩猩。 不料,猩猩不慌不忙,拉著獅子來到理髮店門口。原來,那裏掛著牌子,上 面明明白白寫著“本店只理光頭”!
小讀者讀罷,在笑聲中懂得了做事不能粗心的道理。 冰子是怎麼寫出這篇童話的呢?原來,他的創作,來自生活:他的一位男朋友在北京北海公園遊覽,忽然小便甚急,匆忙之中竟朝女廁所奔去,幸 虧一位女同志正從裏面出來,才使這位朋友大吃一驚,知道自己差點跑錯門?
  冰子從這個真實的笑話中得到啟示,想用童話來諷刺粗心的人。於是, 寫出了《猩猩理髮店》。
  又有一次,他的兒子在家打了個噴嚏,冰子的妻子也打了一個,最後冰 子忍不住了,打了個很響的噴嚏,震得窗玻璃都嘩嘩作響,全家都哈哈大 笑
﹗冰子竟在笑罷進入了“角色”,構思了一個童話《越打越響》:在森林
裏,刺蝟打了個噴嚏,引起長頸鹿在“高空”打了個很響的噴嚏。接著,大 象打了個震驚森林的噴嚏。於是,森林的動物一齊打噴嚏,那響亮的聲音使 樹葉震落一地!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播了《越打越響》,一下子收到幾百封小聽眾來信。
孩子們非常愛聽,從中懂得了種種動物的特性。 他的童話《沒有牙齒的大老虎》,曾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大老虎的牙
齒真厲害。大家都害怕老虎,只有狐狸說:“我不怕,我還能把老虎的牙齒
全拔掉呢。”狐狸用什麼絕招呢?他給老虎送去了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 糖。他還勸老虎別刷牙,因為把牙齒上的糖全刷掉了多可惜!就這樣,老虎 的牙齒全被糖蛀掉了,痛得直叫:“誰把我的牙拔掉,我讓他做大王。”狐 狸虎口拔牙,拔掉老虎所有的牙齒。老虎居然還感謝狐狸哩:“還是狐狸好, 又送我糖吃,又替我拔牙。”
我問冰子,這有趣的童話是怎麼寫出來的?原來,他見到許多沒有牙齒的孩子——牙齒被糖蛀掉了,觸動他的創作靈感,寫了《沒有牙齒的大老虎》。 有一次,他讀一本關於夢的醫學專著。書中說,如果做了夢,很快就醒 過來,那麼做夢者記得的夢境是彩色的;如果過了好久才醒過來,那麼所記 得的夢境是黑白的??他對這段話很感興趣,想寫成童話,一時卻又沒有很 好的構思。他隨手在筆記本上寫了“彩色的夢,黑白的夢”幾個字。後來,
過了半年,他忽然有了好的構思,一口氣寫出了童話《彩色的夢》。 就這樣,他不斷從生活中擷取閃光的浪花,編成金色的童話。如同契訶夫所說,作家是用特殊的眼光觀察世界。冰子正是這樣。他時時不忘為孩子 們寫作,所以他時時用特殊的眼光觀察著世界。也正因為這樣,不論聊天、 看書以至打噴嚏,都會引發他的創作火花。
我聽了冰子自述的種種創作故事之後,向他建議道:“今後你出童話集,應當在每一篇童話後面,附一個創作故事——你是怎樣寫出這一篇童話來的。”他哈哈大笑。笑罷,居然點頭道:“可以考慮!”

嚴醫生和作家冰子
  冰子的童話富有兒童情趣,頗為幽默,使小讀者在笑聲中受到教益。然而,他所從事的,卻是極為嚴肅的職業——醫生。在手術室裏,他一聲不吭, 全神貫注地做手術,不苟言笑。
  冰子是他的筆名。他的真名叫嚴才樓,上海人,算起來比我大一歲—— 他生於 1939 年。他是上海第一人民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1981 年獲醫學 碩士學位。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會員。後來,他還被選為上海作協兒童文學小組副組長。
  我問起他的筆名的來歷和含義。他抓了抓頭髮說:“冰子就是冰子,我也說不出有什麼含義,反正是個筆名吧。我最初用過筆名冰波,後來發現有個詩人也叫冰波,我就用冰子作筆名。”
  他朗朗大笑,又說起關於他自己的有趣的故事來:他為孩子們寫作已經多年,一直用筆名發表作品,而他的寫作又純屬業餘。在醫院裏,他是“嚴醫生”——名副其實的滿臉嚴肅的醫生。他從不跟同事說起寫作,所以誰也不知道他是個兒童文學作家。直到最近兩三年,他的作家的名聲漸漸大起來, 常有編輯到醫院找他約稿,而且他成了上海作協的會員,有時要去開會,要向領導請假。“嚴醫生”的身份漸漸“暴露”了。這時,他的同事們才吃驚地得知,“嚴醫生=作家冰子”!
於是乎,醫院常常派他特殊的“差使”:本院的手術要拍錄影片,找他寫個腳本。醫院要寫院史,又理所當然落到這位穿白大褂的“秀才”頭上。
他跟我聊起了他怎樣走上兒童文學創作之路的。 他在上中學的時候,就喜歡文學,喜歡寫作。他一心一意想報考電影學院,希望將來當個導演。念高中時,他曾花了兩年時間,看了一大堆電影藝術書籍。他在談及這段往事時,迄今仍頗為感歎:“唉,我認為,中國電影的大導演之中,少了個冰子,是件非常遺憾的事!”
高中畢業時,他又想走魯迅的道路——從醫學走向文學,他放棄導演夢,考上醫學院。從此,中國不是多了一位導演,而是多了一名外科醫生。畢業 後,他被分配到山東醫學院工作。
“身在曹營心在漢。”他身穿白大褂,卻對文學創作心向神往。從 1962年起,他開始兒童文學創作。他的處女作是一篇低幼童話——《驕傲的黑貓》, 一炮打響。發表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
他在高中時自學的電影知識;對他的創作也產生了影響。他為孩子們寫了許多美術片劇本。1964 年,他的童話《冰上遇險》被拍成美術片。從此, 他與美術片結下深緣。1979 年,他把《驕傲的黑貓》改編成美術片《黑公雞》, 搬上了銀幕電影,甚至影響了他的創作方法。他告訴我,在構思的時候,他常常閉上眼睛,把未來的作品像“過電影”似的,在腦海中預映一遍,滿意了,這才下筆。正因為這樣,他的童話總是富有形象性、動作性、視覺性,電影導 演樂於把他的作品拍成影片,畫家則樂於把他的作品繪成畫冊。
  
小朋友的大朋友
  從晚上 8 點多,一口氣談到清早四五點鐘。別說講的人該多麼累,就連我聽著聽著,也感到吃力。冰子卻毫無倦色,反而精神煥發。他說:“我每天5點就醒了,所以現在我一點也沒有睡意。”
  他告訴我,每天清早5點到6點,是他構思作品的黃金時間。他躺在床 上,腦海中不斷“過電影”。如有所獲,立即在小本子上記下幾句話,然後 在晚上寫成作品。他的許多作品,都是這麼構思出來的。
  他致力於兒童文學。在兒童文學中,他主攻幼兒文學。如今,社會上所重視的是成人文學,有的作者寫了幾篇兒童文學作品之後,很快就“轉向”, 轉入成人文學。冰子呢?恰恰相反,他“越寫越低”,轉入幼兒文學。他有一顆純潔的心,跟孩子們的越靠越緊。
他真誠地說出了這樣的話: “對我來說,最快樂的事情莫過於工作之餘為孩子們寫童話了。我的正式職業是醫生,寫童話是我的副業。我給孩子們解除病痛,也給他們帶來歡笑。”
  “現在搞幼兒文學的人太少了,覺得小貓、小狗的太小兒科’,實際上寫好一篇幼兒文學並不容易,我很喜歡寫幼兒文學而且越寫越小了,我覺得給學齡前兒童看的作品應該寫得更短些,音節更自然,就像他們自己的語言。”
他對兒童文學,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說:“真正的兒童文學,是為9歲以內的孩子寫的。” “兒童文學作品應當是歡樂的,幽默的,充滿希望的。絕望與兒童文學無緣。”
  “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兩個字——創新。不能雷同於別人的作品,也不能雷同於自己過去的作品。在創作上我永遠不滿足於自己已發表的作品。”
他提出要科學地研究兒童文學的創作規律。他把小讀者劃分為四個階梯:3 至 5 歲,6 至 7 歲,8 至 9 歲,10 至 12 歲。他研究了不同年齡的小讀者的不同的心理、生理特點。他寫作時,讀者對象是很明確的——為哪一階梯的小讀者而寫。
我問他是怎樣熟悉幼兒生活的?他說,他有一群真正的“小朋友”。在上海,到了星期天,他常到一家幼稚園去,跟小朋友們交朋友。那裏的小朋友都熟悉這位“大塊頭”的冰子叔叔。冰子呢?則說這些小朋友是他的老師! 冰子寫了作品,常請小朋友“指正”。
  有一次,冰子念到“世界”兩個字時,小朋友們不懂。後來,改成“大自然”,小朋友就說懂了。
  他念《小蛋殼歷險記》,念到小蛋殼死了,小朋友們很不高興。小朋友以為,小蛋殼不應該死。其實,冰子也沒有讓小蛋殼死掉,後來死裏逃生了。 小朋友的話,使他明白自己的構思暗暗符合小讀者的心理,不由得高興起來。 當他知道低幼孩子愛看畫,就把自己的作品改為以圖畫為主;當他知道 低幼孩子愛念兒歌,就把自己的作品寫成兒童詩,小朋友們念起來琅琅上口。 他性格隨和,愛說笑話,一點也沒有“叔叔”的架子。正因為這樣,他跟小朋友們挺合得來,成了一位“大塊頭小朋友”!也正因為他有一顆童心,他的作品充滿兒童情趣。

為培養第六梯隊寫作
很自然的,我問起了他為什麼行色匆匆? 他的答復很簡單:“下星期的今天,我已經坐在飛往美國的班機上。” 他去美國探親,同時也進修業務,為期一年。 當我問及他去美國探什麼親,他笑了,由此竟又講出一連串關於他的家庭的故事? 他的妻子叫林桃珍,在上海一家研究所工作。前些日子她到美國紐約州的一家研究所工作。冰子上美國探親,也就是看望妻子。 冰子說起了自己的戀愛故事:“文革”前,他在山東,她在上海。冰子思念她,常常寫一些關於愛情的寓言,放在信中寄給她。她呢?把這些寓言 端端正正抄在一本筆記本上,還配上插圖哩!
  沒想到,這些寓言闖下了大禍!在“文革”中,有人悄悄從她的抽屜裏偷走了這本寓言集,當成“大毒草”上綱上線。“造反派”把林桃珍狠狠地 “批判”了一遍。寓言集上是她的筆跡,“造反派”把帳算在她的頭上。後來,“造反派”得知是冰子寫的,立即派人前往山東,冰子也挨整了?
  冰子有兩個孩子。他非常愛孩子。不幸的是,大孩子本來聰明伶俐,在一場大病中因注射過多的鏈黴素而雙耳失聰。
談到這裏,冰子神色黯然。他說:“我是醫生,又是父親,我對孩子深深感到負疚。”他盡一切力量教孩子識字、讀音、發音,使孩子能夠像正常人一樣講話。他花費了很大的精力。他還以孩子的經歷為素材,寫出了中篇童話《小蛋殼歷險記》。
如今,他的大孩子已經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工作。儘管這樣,他仍不放心。他對我說:“我歸心似箭,巴不得早一點見到我的孩子——我把孩子託付給我的哥哥。儘管我離開上海才四天,我很想知道,這四天裏兩個孩子生活得怎麼樣。因為我馬上要遠行,如果孩子們在這四天裏生活很好,那我去美國才會放心。
冰子身高180米,體重近100公斤,我一直以為他理所當然身強力壯。
他卻苦笑:“真是飛來橫禍哪——如今,我是一個沒有左肺的人!” 他的體質本來很好,唐山地震發生時,他參加了醫療救護隊。在那裏,幾乎所有的救護隊員都患痢疾,唯有他安然無恙。
  不幸的是,1983 年,他患肺結核。可是,居然被誤診為肺癌。為了防止 “癌擴散”,他被切除了三葉左肺。切下來一看,才知道並非癌症。然而, 已經切下來的肺,無法再裝回原處了。他大病一場,休養了一年多。他生性樂觀、豁達,竟把病假當“創作假”,寫了許多童話。那篇《沒有牙齒的大老虎》,就是在病中寫的,而且榮獲1983年的上海兒童文學園丁獎,並拍 成美術片。
  他勤於筆耕,不斷給小讀者獻上精美的精神食糧。他寫的科學童話《孫悟空人體歷險記》,獲得1982年度文化部少兒優秀作品獎。他寫了長篇連載系列童話《獵狗利利》、《嘟嘟的童話》。最近,他還將出版《冰子童話》一書。他專心致力於幼兒文學,願意寫一輩子童話。
  我問起他去美國以後的打算。他從包裏拿出一本《汽車駕駛員手冊》, 使我記起在合肥的日子裏,每逢外出,他總坐在司機旁邊。他正在學習駕駛汽車。他的手提包中還放著收音機,即使在合肥,他每天早、晚仍堅持收聽英語廣播。他說,他到美國,不願像妻子那樣,老是悶在一間實驗室裏工作。 他希望到各處走走,開闊眼界,增加生活積累,以便將來能為孩子們寫出更 好的作品——屈指算來,幼兒屬“第六梯隊”。他願為培養“第六梯隊”而寫作,為21世紀的建設者寫作。
通宵坐車,通宵聊天,我們居然從合肥一直聊到上海。 我們只是閒聊。他談得非常隨便,並沒有以為我在採訪他。我呢?也壓根兒沒有想到要採訪他。正因為這樣,我既沒有拿出筆記本,也沒有拿出錄 音機——雖然我的衣袋裏正放著一隻煙盒那麼小的袖珍答錄機。不過,也正因為不是什麼採訪,我們之間無話不談,率真相見。
  回到上海,我倒頭便睡。一覺醒來,細細回味他的談話,這時才想起值得為他寫篇文章——因為他是一個色彩鮮明的作家,又有著一顆純真的心。 我趁腦子裏的記憶磁帶尚未“消磁”之際,動筆寫下這篇文章,把他推到眾多的小讀者面前。(1985)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wacan&aid=535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