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快樂的母親‧豐收的媒體人 康美珍
2011/05/07 13:26:31瀏覽411|回應0|推薦2
2011年4月16日「紐約社區報」8週年社慶晚會中,施長要社長與夫人康美珍共切蛋糕慶祝。(圖片由康美珍提供)
【母親節人物】作者﹕文/安雯
【大紀元2011年05月06日訊】「我覺得一個人的信念往往決定了她一生的命運,你是抱著甚麼樣信念生活的人,就會出現甚麼樣的境遇。最簡單的例子是,做一個快樂的母親,自然就會有快樂的孩子。每天一醒來,我都會告訴自己,我是喜悅的,我是健康的,我是幸福的,我是豐盛的。當我有了這樣的信念後,我發現每天的生活都是靈魂的精心創造……」 2010年母親節之際,康美珍於自己的部落格中這樣寫道。

康美珍的頭銜不只是四個孩子的母親,她還是《紐約社區報》創辦人之一、社長施長要的妻子和該報副刊版主編。

今年母親節,對康美珍來說,可以說是喜上加喜, 5月7日母親節前夕,她的夫婿施長要社長將在愛利斯島舉行的盛大頒獎儀式上獲頒第25屆「愛利斯島傑出移民獎」。

                                       超負荷付出 惜不知苦

成功的男人後面都有一個能幹的女人。施社長在報業上的成功離不開賢內助的鼎力協助。1982年,政大中文系畢業的康美珍辭去《中央日報》工作,帶著7歲的兒子和4歲的女兒從台北飛至紐約和先生團聚。「那時,施長要白天在《世界日報》打工,晚上在聖若望大學(St. John』s University)讀書,我們就在學校附近租了間房子,每月房租150元,薪水500元,我因孩子還小無法上班,全家每月就只靠350元生活,雖然有點拮据,但一家人能團聚在一起,倒也不覺得辛苦。」憶起當年往事,康美珍感慨良多。

接著,1984年及1988年老三、老四相繼出生,而康美珍當時已在《世界日報》找到工作,還要照顧四個小孩。當時她家住長島附近,早上5點起床,先把小孩送去保姆家,再去上班,有時一天要開車往返5、6 趟,回到家裏又要忙著燒菜、煮飯、做家務。康美珍說,當年的忙碌與辛苦,現在回想起來,真不知是如何走過來的,好在她15歲就離家寄宿在外,培養了自己獨立的個性。

康美珍烹調技藝頗高,孩子們都喜歡吃她做的飯,一到吃飯時間,鄰居孩子也都跑來捧場,大家一起熱熱鬧鬧地搶著吃。

辛苦播種,自然收穫豐盈。現在四個孩子事業、學業有成,老大在長島Huntington醫院急診科當主治醫生;女兒在曼哈頓一家金融與投資機構當助理副總裁;二兒子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 SVA)畢業,從事漫畫創作;小兒子在念商科。

「對於孩子,我一向採取『放牛吃草』的自由態度,我是一個天生樂觀的人,從小就喜歡獨立自主。為人母後也就不想對孩子管得太多,我從來不要求他們將來一定要做甚麼,總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任其發展自己興趣。四個孩子各有不同的性向,不管做甚麼,我只希望他們能快樂。」


認真負責 實踐媒體人理想

提到辦《紐約社區報》的初衷,施長要說,學新聞出身的人最想做的是辦一份自己理想的報紙。政大新聞研究所出身、曾任職《中國時報》撰述委員的他在台灣時就一直有辦報的想法,但他也在大學教書,那時以學術教育為主,新聞工作為輔。來到紐約後,由於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終於得以圓夢,2003年3月他和妻子創辦《紐約社區報》,至今已營運8年之久。「紐約不乏媒體人,自己辦報紙需要自負盈虧,生存下來十分不容易,《紐約社區報》能有今天的成果,美珍功不可沒,不過今天她以一應十的能力可是我培養出來的哦!」施社長幽默地說。

施長要負責新聞版面,但副刊版從選材到編排康美珍都要一一過目,特別是在選材上要花上一番心思。康美珍說,文章選材十分重要,新聞是理性的,副刊則是感性的,報紙有著導引讀者的作用。她感恩地說,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老公呵護,孩子孝順爭氣,她希望藉助副刊這個媒介與讀者分享這份喜悅,提供人正面向上的資訊,使讀者心靈上有所斬穫。女人的細膩和直覺在辦報上也是一種長處,有時一篇文章已到送傳印刷時間,但因康美珍認為有些不妥之處,也要把它重新更正或換版,為的是「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

這對夫妻媒體人在辦報8年生涯中夫唱婦隨,互補互助。施社長具有媒體人眼光敏銳的特質,康美珍則起到潤滑劑的作用。施長要說他們配合默契而愉快,有的問題自己沒看到,妻子在旁邊時常提醒和補充。他們夫妻彼此信任,其間也難免有分歧、甚至爭吵,但有事都直接講出來,絕不悶在心裏。「我們之間的關係是相加,不是相減,希望今後向相乘趨勢發展。」


志工結善緣 歡喜收成

生性樂觀,樂於助人的康美珍來美29年可以說一天也沒停下來。在台灣商會當秘書一做就是十餘年,其中經過9個會長,32個理事在社區中個個都是有影響的老闆級人士,一開會就要挨個通知,同時還要揣摩他們不同的個性及處世方式,真要讓他們每個人都服服貼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她從中也學到不少,同時也磨去了自己的許多稜角。經過多年和諧融洽的合作,老闆們都對她印象深刻,報社周年慶一到,他們紛紛登報慶賀。

熱心的康美珍還擔負著義工工作。她是台灣慈濟基金會紐約分會第一屆負責人,也是美東慈濟的第一顆種子。1991年,慈濟紐約支會就是在她家成立的。每月在她家開茶會時,好客的她都大展廚技,在家擺流水席。為了募款,她抱著才2歲的小兒子去會員家收善款,沒有收據,但很多人紛紛解囊,憑的就是一種來自直覺的信任。康美珍說,很多人都笑她,認為她不可思議。來到美國,別人都是先忙創業,等事業有成,行有餘力後才做義工,而她則反其道而行,40歲先做義工,50歲後才開創事業。但正因為當日的播種,才有了今天的收成,現今有許多朋友熱心幫忙報業發展。也許是康美珍的德行感動了上蒼,雖然已經耳順之年,可她外表看上去精神健碩,皮膚白裡透紅,姿色依存。

                                         信任、鼓勵 快樂分享愛

母親節即將來臨,康美珍這個快樂的母親在節日之際向每一位母親透露的快樂秘訣是:樂觀的人永遠看到希望,孩子成長都有不同階段,每個孩子有著自己獨立的性格,要學會放手,相信孩子,信任他,鼓勵他,祝福他。「每天早上一睜開眼睛,我就躺在床上祝福家裏的每一個成員,祝福他們一天平平穩穩,順順利利,與家人一起分享愛與關懷,那是我快樂的元素。」

( 創作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wacan&aid=518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