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2/14 03:12:28瀏覽445|回應0|推薦3 | |
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 論文專輯 中華文學與漢字繁簡問題 若琴 --- 出席第十五屆世界華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 一、前 言 文字是思想表達的工具,是文學記錄和傳播的媒介,沒有文字,只有靠語言來表達思想,沒有文字的記載,就毫無文學可言。因此,談文學就必湏談文字,談到世界「中華文學」,就會想到漢字「繁簡問題」。這不僅是「文學中華」一統性的障礙,也是「中華文學」千秋萬世永吐芬芳的一大阻力。 國父孫中山先生說過︰「一民族之進化,並能有文字,良非易事。而其文字之勢力能旁及鄰族,而入侵之族,不特不能同化中華民族,反為中國所同化,則文字之功為偉矣。雖今日新學之士,間有廢中國文字之說者,而以作者觀之,則中國文字決不當廢也。」又說︰「自人類有史以來,能記五千年之事詳實無間斷者,亦唯中國文字之獨有。」 中國是世界上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文化淵深、文學發達、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都在講中文,(包括漢文、蒙文、回文、藏文、苗文等)。就人口言,漢語排名世界第一;就實力言,根據二00五年世界主要語言實力調查報告,漢語排名世界第二。漢語早已成為中國的國語或「普通話」,擔負起自古迄今中國歷史永續綿延和承先起後的重責大任,以及與中外人士溝通的媒介,足證漢語、漢字的優越性、適應性、科學性、和持久性。 文字在政治上,是國家民族統一的工具,有了統一的文字,才有統一的語言,有了統一的文字和語言,才有統一的民族和國家。反之,沒有統一的文字,就沒有統一多元的文化,更不用談世界中華文學了。 二、為「繁體」與「簡體」正名 談到漢字,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何謂「繁體」,以及「繁體」的由來。溯自倉頡造字以迄新中國成立之前,只有「正體」、「俗體」和「簡體」,除俗體和簡體外,其他都是「正體」,根本没有「繁體」這個名詞。新中國成立後,因為要實施「漢字簡化」,只好找「簡」的反義字「繁」來代替「正體」。其次,人的心理都是喜「易」厭「繁」的,將「正體」稱之為「繁體」,一般人就會自動「敬而遠之」,「趨易避繁」了。 其次,我們要注意簡化字不一定就是結構簡單的漢字,有些漢字,從產生之初至今就是那樣簡單,沒有相應的「繁體」字,不能稱之為簡化字。例如:「人、一、二、十、上、下、旦、手、寸、工、戈」等。相反地,筆畫結構複雜的漢字,也不一定就是「繁體」字。繁體字的內涵,不是指筆畫結構複雜的漢字,而是特指為簡化字取代,已經停止使用的那些筆畫結構複雜的漢字。例如:「鷦、鷯、躥、爨、鏊、疆、鼙、鬻、冀」等漢字結構都十分複雜,但不能稱之為繁體字,因為没有相應的「簡體」字。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把簡化字理解為筆畫結構簡單的漢字,也不能把繁體字理解為筆畫結構複雜的漢字。 新中國建國初期,開國諸君子當時因為要與舊政權切割,改國旗、改國號、改文字,為了某一政治目的,忽畧了影响深遠的不良後果。改國旗、改國號的結果,是聯合國代表權延遲了幾十年,且促使「中華民國」還繼續存在。所幸文字改革,没有走俄共以及瞿秋白他們所行的「漢字拉丁化」道路,﹙註 1﹚不然現在的「華語熱」與世界各地「孔子學院」的誕生就不會有了。 為了公正的、科學的、和非意識形態的來研討漢字繁簡問題,我們應該先將「繁體」正名,恢復其本來面目,稱之為「正體」、「大寫」或「傳統體」。在英文裡,漢字只有traditional 和simplified 兩種,沒有complicated 出現,任何文字也不可能有「繁體」。文字的進化是「約定俗成」的,最好是「述而不作」,「簡體」字多少涵有「人為」因素在內,因此所有的簡化字,應該都稱之為「俗體」或「小寫」才對。筆者在此提出,籍以就教於高明。 三、中華文學的「一統化」 世界中華文學,包括中國大陸在內所有使用漢語寫作的文學,它己形成一個精神共同體,使用共同語言,發源於共同文學道統的人生觀、宇宙觀、道德觀、審美觀、和價值觀,擁有共同的作者群、讀者群、和媒體群。世界的華人社區構成其現實領域,現代資訊技術的發達,爲中華文學全球化和一統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形成了中華文學世界裡的統一的「文學中華」。 在整體主義視野內研究世界中華文學,無論是中國大陸文學,台、港、澳、東南亞、或歐、美、非與澳、新的華文文學,均爲「文學中華」整體中具有功能意義的組成部分,體現著世界中華文學的不同側面與特色,代表著世界中華文學一體化進程中的不同層面、不同區域、與不同階段。以文學為主體,跨越了國家和地區的界限,再也沒有「菲華文學」或「加華文學」等等之分,成為了真實的、統一的、地球村的「中華文學」。 世界中華文學,本身就是一個共同體,在海外世界各地的華文作品湧入內地,中國內地作家的作品也在海外華人社區中廣泛流傳。創作、交流、和旅遊,都逐漸加強了世界中華文學的一體化,現實是一個世界,文學是另一個世界。文學世界在共同的母語中,創造了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它已超越了政治、經濟、和意識型態的界限。作家與讀者可能屬於不同的國度和地區,但他們在使用同一母語構成的文學國度裡,成爲真正自由的「地球村」裡的「世界公民」。分享世界華人文學的共同資源,對「文學中華」全球「中華文學」一體化的進程做出貢獻。 四、漢字簡化帶來的困擾 可是不幸的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推行漢字「簡化」。在建國初期,由於意識形態與冷戰的封閉與隔膜,使得世界中華文學與中華文化圈,分裂爲大陸與海外兩個實體,將近四分之一個世紀,相互隔絕;形成了推行簡體字的中國大陸,和保留使用正體字的台、港、澳、東南亞、歐、美、澳、新、非與世界其他地區的中華文學兩大壁壘。 近年來中國和平崛起,「孔子學院」的成立與全世界的漢語熱,使漢語簡體字的中華文學走向世界。為了使其順應當地僑情,很多文學作品不得不變回正體,經過電腦的翻譯,以致「笑話百出」,徒增困擾。我們這一代在「中華文學」世界 裡,肩負著「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重責大任,我們不能忽視此一問題。不能「以訛傳訛」,「將錯就錯」,或者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地任由其發展下去,那我們就會「誤人子弟」,將成為民族罪人了。 漢字繁簡統一問題,筆者在《以孔子中庸思想統一當前漢字繁簡問題》一文中己有詳述,並提出了「文學作品應該都用正體」的建議。在這裡再予引申闡述,冀供參考。 漢字簡化所帶來的困擾,在這裡僅舉大端,不作細述。 第一是由於採用「同音假借」、「同音替代」、「同音合併」等的「一胎化」,把很多意義毫不相干,而僅僅讀音類似的字,用一個筆畫較少的字來頂替,人為地造成了「別字」的使用,這是文字發展中的一大退步。不僅造成了使用、學習、和適用的困擾,且對於文字的「精確性」和「精確度」影響至鉅,閲讀時容易產生歧義。比如︰余餘、云雲、后後、里裡、松鬆、谷榖、斗鬥、几幾、徵征、面麵、曲麯、丰豐、表錶、沖衝、种種、發髮、历歷、钟鐘、干幹乾、复覆複、雕凋雕等。雖然有時候我們也能根據上下文(context)來確定某一字的意義,但多保留幾個字形,以減少文字上的歧義,筆者認為在文學寫作上是很重要的。 又如在「簡體」還原「正體」時,「歌后」變成了「歌後」,由名詞變成了副詞,「皇后」變成了「皇後」,「防禦」變成了「防御」,「准許」變成了「準許」,「孔子故里」變成了「孔子故裡」,「副市長」變成了「付市長」,「怒髪衝冠」變成了「怒發沖冠」;畫家「程十髮」變成了「程十發」;「范仲淹」變成了「範仲淹」,「山谷」變成了「山穀」,「面積」變成了「麵」,「乾濕分明」變成了「幹濕分明」,「划船」變成了「劃船」,「詩云」變成了「詩雲」…等,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太煞風景。 第二是在「恢復古字」的原則下,把原本同為一字,後來才增加的偏旁重新省掉,恢復原來的古字,使得文學上的意義無法表達。古字本來是由於生活進步與環境需要,原本的漢字字符已不足以表達日益複雜的人和事,於是古人在原有字符基礎上,增加了不同的偏旁,使漢字的意義得以更準確地表達出來。例如「布」原本就有「布疋」和「佈告」的意思,但由於兩者的概念不同,為了方便運用,便在「佈告」的「布」旁加上「人」字偏旁,以表示此「布」乃由「人」發出的。又如「風雲」和「詩云」古體都通用「云」字,後來為了表示天上的「雲」,才加了「雨」字部首,這是文字的進化,簡化復古,反而退化了。「斿」加「走」成旅遊的「遊」,加「水」成游泳的「游」,「一胎化」的結果,我們都要下水「旅遊」了。「衣服」的「衣」和「依賴、依靠」的「依」,簡化的結果又退回到原點。「佈告」變成了「布告」,「草木有餘恨;瞻依無盡期」變成了「草木有余恨;占衣无尽期」。如果你的作品變成了這樣,你會不會感到遺憾?﹗ 第三是由於「減省偏旁」的結果,把最初具有表音、表義功能的部份偏旁省畧,原來有意義的文字,變成了毫無意義的符號與圖騰。比如「愛」字變成了「爱」,沒有了「心」,怎么會有「愛」?怎么能談情說「愛」呢?「滅」變成了「灭」,沒有「水」,又如何尅「火」? 第四是由於「以僻代繁」的結果,使漢字喪失了尊嚴和正式性。在幾千年俗體字發展與使用過程中,凡是要對書寫者自己所尊敬和對威權對象下筆用字時,俗體字就從來沒有發現過,這說明了表示尊敬(respect)和正式(formal)。目前大家可能認爲對于「尊敬」和「正式」,已經沒有重要性了,所以就乾脆「一切從簡」採用俗體字。 「尤其是每當看到中央電視台,或者國際性大會,掛上簡體書寫的大紅布條,就會産生一種『非正式( informal )』和『不必相信(Don′t believe)』的感受。看到『皇帝广场』、『天下广场』的金邊金字,堂而皇之;竟然爲了省下那么幾筆,讓人望而卻步,立刻産生『不屑一顧』之心,當然更談不上什么『莊嚴尊敬』了,實在是得不償失。」(註2) 五、漢字的獨特性和優越性 感謝我們的祖先,創造出如此優越性、科學性、和置於任何空間,都能適合寫作閱讀的文字。而且在發音學上,絕不次於其它外國語言,這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如果您學的外國語種類越多,您就愈會發現我們漢字的獨特性和優越性,茲簡述如下︰ 第一是漢字的方正性(foursquareness);一個漢字就是一個獨立的、完整的生命體,內涵豐富活潑,外形方正整齊。無論置於任何空間,或是如何排列,都不會發生長短不齊的困擾。譬如英文單字,從一個字母的「I」到十九字母的「extraterritoriality(注2)與otorhinolaryngology」(注3),或是廿八個字母的「antidisestablishmentarialism」(注4),以及四十五個字母的「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koniosis」(注5)在印刷排版的計算上不知增加了多少困難。 第二是漢字的靈活性(flexibility);漢字的書寫排列,可自右向左寫、自上向下書的道統寫法;自左向右寫自上向下書的現代改成西洋人的寫法;又可排成「寶塔」詩、重句詩、和銜頭接尾詩,也可循環書寫為「回文詩(palindrome poem)」,其意義都可以一目了然,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在排列組合上,可前後互調而含義一樣,如「力氣─氣力(physical strength)、喜歡─歡喜(to like or to love)」;可順反皆通而意義不同,如「故事(story)─事故(troublesome incident)、關公(General Kuan Yun Chang)─公關(public relation)」;可彼此換位而各有風味,如「蛋生雞─雞生蛋─生蛋雞─生雞蛋」;可順讀倒讀而毫無出入,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可隨處開始而均有意義,如 「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湮渺前村水接天」念成七絕一首︰「湮渺前村水接天,渺前村水接天湮;前村水接天湮渺,村水接天湮渺前。」意境深幽,活潑有趣。 第三是漢字的音樂性(musicality);漢字都是單音節(monosyllabic)的,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個音節(syllable)。在詩詞歌賦中形成了獨特的平仄(the four tones in Chinese phonetics)音韻(rhythm and rhyme)效果。詩、詞、歌、賦、對聯,字數長短有致,平仄音韻協調,望之「美不勝收」,聽之「繞梁三日」,尤其是湖南人讀「祭文(funeral oration)」,感人之深,會使人「聲淚俱下」。 第四是漢字的藝術性(Artistry);漢字字形方正,架構嚴謹,每一字都形成了完整生命的圖形,也形成了漢字篆、隸、草、行、楷五體的書寫藝術(calligraphy),發揮了「淋漓盡致」的功效。單憑此一項,西洋任何一種文字都無法與漢字相比。 第五是漢字的辨知性(differentiability);漢字較其他文字容易辯知,漢字見其部首或邊旁,可以知道該字的屬性,或「望文生義,見形知意。」如「一、二、三」,「水、火、山」等;或以「觸類旁通,字以類聚。」如金、銀、銅、鐵等字,一看就知其為金屬;又如木、林,楊、松、柳等字,一看就知其字與木有關。所有字詞典的部首和偏旁,都是這種功能性的編纂,使人「一目了然」,即知此字的關係與範疇。同時也使漢字的學習和記憶變得非常容易。外國字也有字首(prefix)、字根(字幹)(root or stem)、和字尾(suffix)的形成,也可依此判斷該字的屬性,但絕對沒有漢字那樣來得迅速和清晰。 第六是漢字的邏輯性(logicality);漢字的發明創造,比「殷墟甲骨」時代,還要早一千五百年。倉頡根據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書,總匯文字的聲音和義理,創造漢字。寫生繪畫稱「象形」,如日、月、山、五、門、虎、馬、毋,戶、母等;察看知意稱為「指事」,如上、下、大、小等;類似組合稱為「會意」如︰出、征、忘、望、向、奠、祭、獸、幽、帝等;借聲附意稱為「形聲」,如︰往、教、效、孟、雲、邁、逆、爻等;形似、音近、義同都屬「轉注」。例如︰考和老二字。同音引申,謂之「假借」︰如「來」借用「麥」字;「自」借用「鼻」字;「北」借用「背」字;「其」借用「萁」字;「在」借用「材」音等。由以上創造漢字的六書準則看,足證我們創造漢字的祖先,造字是何等地嚴謹。 第七是漢字的義理性(reasonableness);漢字不僅是一種圖騰或僅是一種國文交流的工具而己,它的構成架構,完全符合中國的五行和天人合一邏輯。這種概念,遠遠超越一般圖騰的內涵。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哭號」。為什麼「天雨粟,鬼哭號」呢?因為「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哭號」。也就是說人們有了智慧,能夠識天機,能夠辯正邪。譬如「滅」字,左邊三點水,右邊是個「戍」,就是地支「申、酉、戍、亥」的戍字,裡面有一個「火」字。一看就知道是它把陰陽五行天干地支,都聯繫在一起了。「滅」字的「火」雖被「一」蓋住熄滅,仍怕它會「死灰復燃」,所以再用「戍」字罩住,「戍」在地支裡是代表九月,陽氣下降,萬物必成,它本身就有火氣下降、消煞、撲滅之意,同時在五行裡面是水尅火,僅用一個戍來罩著火可能還不行,所以還得有水來滅火,而一勞永逸。世界上有那一種文字,能如漢字義理之深?同時漢字還可以卜吉凶,「拆字」以知休咎,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字,都是不可能的。 第八是漢字的豐富性(abundantness );漢字一筆一畫都蘊藏豐富的內涵,從漢字的筆畫中,我們可以了解造字當時的社會情況,經濟活動,和文化思潮。走進漢字,就像走入一個歷史博物館。中國人初次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您貴姓?」因為姓表示一個人的出身來歷。但姓為什麼用女字旁?姓不是跟著父親來的嗎?「婚姻」是男女兩個人的事,為何都用女字旁?中國古代不是重男輕女嗎?很矛盾也不矛盾,因為古書上記載著「上古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漢字就為這段母系社會的歷史留下最真實的見證,也證明中國文字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第九是漢字的修養性(cultivation);人如其字,字如其人。由書寫者字的形態,可以看出其為人的品格、善惡、個性、作風、甚至壽命長短、事業成敗、和健康狀況,所謂「書如其人」。從我們常見蔣介石的楷書和毛澤東的草書,不難發現他們為人處事的表象;一個是「蹈矩循規,大中至正」,一個是「龍飛鳳舞,千變萬化」。書寫漢字,可以修心養性,卻病延年;而且可增加書法(calligraphy)的功力,日久成為高度的藝術,這又是西洋文字自嘆弗如和望塵莫及的。 第十是漢字的記憶性(memorability);根據加籍華人語言學家彭冊之博士(Jay Pat Peng)研究指出,漢語語素在腦中的作業,是按〔形〕>〔意〕>〔音〕的次序進行處理,而其他多音節國文則按相反方向進行,即按〔音〕>〔意〕>〔形〕的次序處理。二者在腦中進行處理的程式恰恰相反,名之爲「兩極語言(polarized languages)」。形意語言有其圖形之利,根據科學證明,漢字在記憶上是絕對的容易與便於記憶(注6)。 第十一是漢字的科學性(scientificalliness);彭博士同時指出,根據科學證明,漢國文在文字階層運作時,在人腦神經中,不論是釋義、處理、記憶、回復(答)等功能,差不多都是在右腦區(即左視區),其他國文則在左腦區(亦即右視區)運作。凡是在右腦區處理或記憶的資料(information),必然會處理得又快又長久。而在左腦區處理的,則必須在左腦內的語言軸線上進行,所有學習到的資料(acquired data),多限制在語音範圍內,所以只能作短程記憶;而且左腦長於邏輯推理,所以必需處理時間,因此進行得慢。在語言學習上,自然不如在右腦區(即左視區)的腦神經空間關係工作,來得又快又久(注7)。 第十二是漢字的變化性(changeability);漢字一音的四聲變化,使人「耳聽不知義,眼看饒其趣」,雖「不堪入耳」,但「眼見為識」。下面這篇奇文妙作便可證明;如果以「一胎化」的同音字來「替代」,或是華文「拉丁化」,就會雖「眼見」也「不知所云」了。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尸,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試食是十獅尸,食時,始識是十獅尸實十石獅,試釋是事。」 第十三是漢字的幽默性(sense of humor);漢字因有「破音」與「諧音」,形成了「多元」、「幽默」、與「雙關」的意義,使人讀之會產生「會意的微笑」,「妙不可言」。諸如「諧音」改一個字︰電器的「不〞靜〞則退」和「涼快一〞夏〞」;台北跨年晚會的「〞金〞彩絕倫」;豬年的「〞豬〞事如意」;雙關的「二舟並行,櫓速(魯肅)不如帆快(樊噲);五音齊奏,笛清(狄青)那比簫和(蕭何)。」又如「破音」對聯︰「長長長長長長長;行行行行行行行。」檢視現有世界文字,沒有像漢字的多元和幽默。(注8) 第十四是漢字的精細性(exquisiteness);「蟲嗚、鳥叫、鐘響、雞啼、犬吠、兒哭」等詞語,均由一個名詞和一個動詞組成,動詞的「嗚、叫、響、啼、吠、哭」都是發出聲音,但各有其使用範圍,不能亂用。又如在「雀躍不已」和「暴跳如雷」中,躍與跳就不能互換。 漢字精準明確的特性,在量詞(unit)運用上最為明顯,限製嚴格,如「佛一尊、人一位、馬一匹、牛一頭、魚一尾、羊一只、房一間、屋一棟、紙一張、鞋一雙…等」,必湏與連用名詞配合,否則就會發生混亂,遺笑大方。 在漢字構成方面,更是精細明確,如「戊、戌、戍」的「一點不能錯」;「己、已、巳」和「申、由、甲」的「長短不自由」更是一點都馬虎不得。 第十五是漢字的自由性;與上面的「精細明確」相反,漢字也有「自由」和「輕 鬆活潑」的一面,漢字的組成部份「可上可左」,如峯─峰、羣─群、畧─略;「可上可右」,如翌─翊、脅─脇、鑒─監;「可左可右」,如隣─鄰、夠─夠、綿─緜;及「可中可下」,如讎─讐、輿─轝等。 漢字的優點與特點有以上如此之多,足證創造漢字的遠古祖先,確有超水準的文字創造智慧和遠見。漢字簡化之後,漢字的獨特性和優越性都完全「煙消雲散」了,您能不痛心疾首嗎。因此在這世界漢語熱的今天,我們要恢復使用正體,把漢字的優點發揚光大,推向世界。 六、文學作品使用正體的優點 上述漢字的獨特性和優越性,只有恢復正體字的使用才能表達出來,使用簡體字的困擾才能消除乾淨。文學作品是千秋萬世的「功業」,所謂「文章華國」,又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在吾人從事文學創作的當兒,使用字體就知所選擇了。 筆者在《以孔子中庸思想統一當前漢字繁簡問題》一文中,提出了「文學作品應該都用正體」的建議,原因如下︰ 第一,使用正體字可使作者的思想正確表達出來。「同音假借」、「同音替代」、「同音合並」等的「一胎化」所造成的「別字」,可以避免,使文章的意義達到了「精確性」和「精確度」,閲讀時不會產生歧義和誤解。 第二,使用正體字可使作者的作品留傳千古。使作者的作品能和我們悠久歷史的文化和文學聯系起來,融為一體;文化內涵不會出現斷層和疎遠。 第三,使用正體字可使作者的作品「毋遠弗屆」。中國內地用正體字寫的作品,發行國外時,就毋需轉換。諸如上述之「皇后」變成了「皇後」,「防禦」變成了「防御」,「孔子故里」變成了「孔子故裡」等笑話,就永遠不會發生了。 第四,使用正體字可使作者的作品表達「莊嚴」、「尊敬」、「正式」和「準確」。如果有人送你「万寿无姜」的匾額,如果你姓「戴」任副市長,上欵寫著「代付市長八十松庆」,你會作何感想? 第五,使用正體字可使作者的作品不會遭人簒改。試想當年康熙皇帝傳位詔書︰「傳位十四子」用了「於」和「拾肆」,就不會遭人簒改為「傳位于四子」,那么滿清王朝的歷史就要改寫了。如果開支票,一定會寫壹、貮、叁、肆,不會用一、二、三、四吧。 第六,使用正體字可使你的作品不會混淆不清。例如簡化字的「幾/几─兒/儿」,「千-干─于」,「鳳/凤─風/风」等筆形近似,手寫體很容易混同,而原來的正體字就沒有這個問題。 七、結 論 我們何其不幸,面臨著文字的分裂和混淆;我們又何其有幸,站在歷史的轉捩點,對華文文學負有繼往開來的重責大任。我們不能任由中華文化圈永遠分裂,不能任由中華文學的發展受到困擾,不能任由中華文學的傳承在我們這一代中斷;更不能任由文學中華的統一出現裂痕。因此,筆者在此再次呼龥︰「中華文學作品用字正體化」﹗ 筆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漢字繁簡問題是遲早會統一的。我們既然已發現問題,就要解決問題,先從我們本身作起,以期「潛移默化」,或「鼓動風潮」進而「造成時勢」,「挽狂瀾於既倒」,則「功莫大焉」﹗ 為了解決目前文字使用的混亂狀態,為了方便國際交流和將來的兩岸統一以及漢字字形的統一,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復興,為了使華文文學作品永垂久遠,只有恢復使用正體字才是唯一出路。 恢復正體字一定有很多人會反對,主要不是在學理上有站不住的論證和道理,而是習慣使然。簡體字畢竟在國內的現實生活中,「雷厲風行」地使用了幾十年,改寫正體確有很多的不適應。但請試想,半個多世紀的簡化,在兩千多年正體華文文學的歷史長河中,又顯得何其短暫?為了中國道統文化不至於斷送在我們這一代手中,為了解決簡體字「簡」出來的種種弊端和簡繁混用的混亂狀態,那只有恢復使用正體字一途。雖然我們暫時將稍不適應,做出一點犧牲,但總比將來留給子孫後代所造成的不適、困擾、和犧牲要小得多了。 恢復正體字的困難和推行,主要在於政府,取決於政府「大有為」的勇氣和決心,以及「大是大非」的決策,和「今是昨非」的勇氣。雖然意味著對過去一段歷史的否定,但總比對我們幾千年文化的否定要好得多。「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都可以否定;六十年代推行拉丁化的新維文、新哈薩克文,都可以因最終失敗而於1982年廢止,簡化字為什麼就不能趁早予以否定廢止呢? 近年來的文字使用混亂和簡繁混用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現在到了我們勇敢地面對問題並加以解決的時候了,也是政府採取行動的時候了。中共政府應該認真地面對建國以來文字政策上的失誤,仔細考慮恢復正體字的問題,廣泛徵求專家學者們的意見,積極穩妥地恢復中國人使用了兩千多年的正體字。這是中國文化建設和民族文化復興的大事,也是有利於我們子孫後代的大事,也是保留唯一「世界文字遺產」的大事,實行得越早越好。希望我們的專家學者們,勇敢地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建議,並且嚴肅認真地進行漢字的整理和規範工作,推進字形的統一,這是我們知識分子的良知,也是我們知識分子的天職和希望,也是大有為政府不可旁貸的職責和歷史使命。 筆者希望在下一次海協會和海基會再次協商時,應該把《漢字繁簡統一問題》優先列入議程,筆者出生於1930,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有幸親眼見証此一歷史時刻。 再則;對韓國人的恢復漢字,所謂「漢字是韓國人發明的」,以及韓國人「漢字申遺」等問題,政府不能「聽其自然」或「一笑置之」,應該及時地、有效地、和「義正辭嚴」地予以駁斥,使其不能「小丑跳樑」,「奪我之美」;不然,我們都成了守不住「祖產」的「敗家子」了。 註釋︰ (註1)俄國十月革命後,成立了蘇維埃政府,展開了文字拉丁化運動。1930年4月,瞿秋白等提出《中國的拉丁化新文字方案》,影響深遠。 (註2)《愈簡愈難》彭冊之2006 (註3)治外法權 (註4)耳鼻喉科 (註5)反成規主義(Oppose established order, page 379, 《Random House Webster’s College Dictionary》, New York, 2001) (註6) 經由矽塵粒所導致之肺病變(An obscure term ostensibly referring to a lung disease caused by silica dust. Page 521《Instant Vocabulary》New York, 1968) (註7)、(註8)彭冊之《稟賦基礎製教育體系綱要》2007, 凱倫出版社, 台北 PP 59-70 (註9)上聯一、三、五、六字,讀「長久」的「長」,二、四、七字則念「生長」的「長」;下聯一、三、五、六字,讀「銀行」的「行」,二、四、七字則念「步行」的「行」。清李調元贈錢莊開業聯。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