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蕭萍/我是中國媽媽
2014/09/11 01:55:58瀏覽169|回應0|推薦0

                                       

       女兒4歲,就送到虹口區少年宮去學鋼琴。獨生子女,怕她長大了太孤獨,希望鋼琴是她未來可以抒發感情的家人。老師用拍手來考小朋友的節奏感,能跟上節拍的才錄取。不是所有的孩子付學費都收的。於是,每個星期三的晚上,無論酷暑炎熱,風吹雨打,女兒都坐在自行車的後座被帶到老師家去上課,沒有選擇。特別是天黑大雨,小小的女兒坐在後座,讓人擔心,擔心騎車不穩,把小孩丟在漆黑嘈雜的路上。 
      “
寶貝,你還在嗎?風雨中騎車很艱難,望著前面的道路,不停地問坐在書包架上,雨披裡面的小女孩,萬一到了老師家,後坐上沒了孩子,就成個粗心媽媽。 
      “
媽媽,我還在!那稚嫩清脆的聲音回應著,母女倆常常在這樣的對話中,來到鋼琴老師的家。 
     
鋼琴家真的是有天分的。有個七歲的女孩,她媽媽在電影院收門票,說帶她到電影院上班,媽媽工作八小時,她一個人寄放在隔壁鋼琴室裡,自覺練琴67個小時,忘記吃喝。每次老師家舉辦匯報演出時,她是最頑皮的,一刻不停到處跑,坐不到三分鐘的。可是當她坐到琴凳上,就完全變一個人,搖頭晃腦投入地敲打琴鍵,那樂章流暢生動地表達出來,感動心腑。這樣的孩子在音樂上前途無量。羨慕這個媽媽,我可沒有那麼幸运。 
       
每天下班,女兒都要我陪著練琴,我就下道命令:我做飯,你彈琴,聽不到琴聲,我就過來懲罰你!” 
      
不是這樣,我們就吃不成晚餐。常常是她坐在那裡流著委屈的淚,彈得很憂傷。我能聽出來,跑去一看,那胖胖的小圓臉掛滿了眼淚,就陪她坐一會兒。後來她學會了討價還價,老師說彈30遍,她就還價到20遍。就這樣,一點一點被逼著向上攀登。 
      6
歲那年她來到美國,我們沒有了鋼琴,停了兩年。直到房東家買了琴,我們又一起繼續學琴了。每週送她到教會的老師家學琴,同時也給自己一個休息時間。她在老師家學琴一個小時,我在音樂中享受雜誌上歐洲美麗的風景。那是我一周中最舒適的時光。 
       
回家後練琴,還是在我和老師的壓力下向前推進。琴聲逐漸有了調調,一些名曲當作練習曲目,彈得越來越有味道,逐漸可以完成一段段的家喻戶曉的曲目,只是沒有情感。我知道這樣的人在音樂上是不會有大的造詣。但是為了讓她青春期多忙碌正事,擠掉一些反抗行為的時間。還是繼續逼迫她學下去。 
       
為了提高她對鋼琴的興趣,我真是挖空心思,嘔心瀝血,鼓勵她去參加比賽,買易懂好聽的鋼琴樂曲在車裡放,家裡放,想熏陶出一點音樂的感動。可是都好像對牛彈琴。她喜歡唱歌,美國流行的歌曲,只要一有空歇,家裡就是震天的搖滾樂。 
     
美國人会去发现孩子的才能,不会逼迫孩子学一个才能。只有我們中國人會恨鐵不成鋼。我看到周邊的同學和朋友很少有人彈鋼琴。覺得有機可乘,就鼓勵她去參加洛杉磯中學生才藝大賽,報名鋼琴。第一天,就看到一個清秀的日本女孩彈得超人,據說也是每天練琴6小時。原來在美國會鋼琴的都是高手,因為都是自己迷上鋼琴的。一個人不喜歡做的事,是做不好的。所以“发现的才能”和“逼迫的才能”沒得比。我們初期就被淘汰是意料中必然的。不過我們得到一次看決賽表演的機會,門票10美金。我希望那些優秀琴手的表,能激勵她自覺練琴。 
     
決賽的表演是在洛杉磯科達大戲院,那是全世界矚目的好萊塢發奧斯卡獎的地方。主持人是家喻戶曉的4號電視台著名播音員,孩子們都很驚喜,看到活的XXXX!那天的表演非常精彩,極聚才華,每個表演者都是天才,超越了專家水平。一個剛從中國西安來的女孩在台上演奏得忘記一切,她在琴上跳躍,全身心的投入,彈得瘋狂震撼。獲得鋼琴比賽第一名,她的理想是當一個鋼琴家,我看已經綽綽有餘。她明年將到維也納去進修音樂,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誰還有資格當她的老師。 
       
這是一場高水平的演出。結束後,我滿心歡喜地希望女兒受到鼓舞,回家努力練琴:你看了這個中國女孩的表演怎麼想啊?” 
        “
我看到她彈琴,以後就再也不想彈琴了!她的回答讓我掉入萬丈深淵。 “因為我永遠不可能彈到這個水平。這是真話,我的心冷到極點,不知所措。 
       
正面引導的陰謀破滅了,就剩下高壓:花了那麼多錢,希望你不要浪費!這是最後一次問你:學還是不學? 以後不要後悔!” 
        “
不學。有選擇,就是這個結果,令人無限傷心失望。 
       
停了學琴,她就有時間和同學逛商場,生日派對。那年洛杉磯爆出一個大新聞:女兒所在的聖蓋博市高中,居然有個孩子在教室裡吸毒致死。讓華裔家長們非常緊張。我又想出花招要讓她忙,繼續學鋼琴!讓健康的東西填滿她的業餘時間,沒空去交危險的朋友。就再換一個鋼琴老師,要求是:給她多一點練習,哪怕不升級也行,只要她把時間花在彈琴上就行。那個老師一年就訓練了一條曲目。保持她忙碌,安全度過青春期,是學琴的唯一宗旨。 
       
這樣斷斷續續,半推半就地學到了高中,搬家到了河濱市。再也找不到鋼琴老師,就停了下來。 
        
新學校沒有中國人,她感到被冷落的寂寞,就努力想表現自己。第一年學校組織才藝比賽,我鼓勵她去參加,報名彈鋼琴。這招很靈,沒有了老師,人家自己找來譜子,在家練個不停,雖然沒有6小時,也常常彈到深夜。人就是這樣,當她自己想要時,會爆發巨大的毅力,一個比賽得到了事半功倍的結果。 
       
那個晚上,我去看學校的才藝比賽。學校室內籃球場的階梯看台上,煦煦嚷嚷坐滿了人,兩千多名學生經過層層篩選,節目相當有創意和水平,都是家長們花費心血的結晶。三個小時的表演,熱鬧精彩。一共三名獎項:第一名是一個柔弱無骨的白人女孩的芭蕾舞;另一個伊朗男生從天上來的高音,足夠上維也納歌劇院,是第二;第三名得獎的是我的女兒:鋼琴演奏《少女的祈禱》。她穿著我的紅旗袍,左搖右晃地彈著琴,楚楚動人。 
       
我們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學校參加比賽,是完全沒有人氣支持的。出乎意料的是:當女兒表演結束時,看台上竟然歡聲雷動,還有幾個男孩吹著口哨,大喊:“Annie Annie!!我嚇了一跳!怎麼會有那麼多男孩子在喊她的名字?我平時一個也沒見過呀!這還了得! !回家一審,她都不認識。我感動這些互不相識的美國孩子們,給予每一個同學報以最大的熱誠,這就是美國人的精神。 
       
回到家,女兒突然對我說:媽咪,謝謝你!” 
       “
為什麼?我受寵若驚,不知為啥有這樣意外溫馨的語言。 
       “
謝謝你逼我學鋼琴,今天我才能在這裡表演。我的同學都羨慕我,我很開心!她滿臉是信心的微笑。 
     “
很多人都說我彈得好聽,艾米說她也學過鋼琴,四年級退了;杰妮佛說她也學過鋼琴,三年級退了。如果你不逼我學,我也退了, 媽咪,我要謝謝你!孩子沒有假話,這番話是真心實意的。 
      
我萬萬沒有想到,這場比賽會有這樣美好的收穫,感動的要流淚,多少年來的艱辛換來這一句,全都值了!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不管她有沒有鋼琴家的天分,能不能成為音樂家。我们努力过,让她享受了鋼琴給她帶來的信心、榮譽和同學們的尊重就足以欣慰。我們漂泊海外,努力辛勞,省吃儉用養育孩子,我們燃儘自己,為照亮孩子的前程。親愛的中國媽媽們:請不要放棄,總有一天,你的孩子會懂你,感激你的。 ( 蕭萍 洛杉磯1/17/2011 刊于《世界副刊》)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wacan&aid=1712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