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QBQ-做個有擔當的人
2012/01/14 14:54:57瀏覽1525|回應0|推薦0

做個有擔當的人
QBQ
!問題背後的問題 / 作者:約翰.米勒(John G. Miller)
http://www.ylib.com/Search/ShowBook.asp?BookNo=H1297

在休士頓的高速公路上,有面橫跨道路的高聳看板上寫著:
個人的責任感焉在?

不知是誰把它架在那兒,但它確實一語驚醒我這夢中人。說得完全正確。責任感焉在?為何現在的人唯一還會做的,只是把手指向別處,為自己的問題、行為和情緒而怪罪東、怪罪西?

舉個例子:

一次我在加油站的便利店,想找杯咖啡喝,當時咖啡壺是空的,於是我跟櫃臺後的先生說:「抱歉,沒咖啡了。」他指著距離不到十五呎的同事說:「咖啡歸她部門管!」

部門?在一個跟我家客廳同大的路邊加油站?

再舉個例子:

某班越洋班機上,空服員透過對講機說:「各位旅客,由於餐點部送錯片子,我們將無法為您播放原訂影片,敬請原諒。」

披薩外帶店顯然漏掉了我們點的餐,我只好踱著方步等待,飢腸轆轆的家人則待在車上。就在此時,櫃臺後的年輕人出其不意地說:「嘿,別怪我,我才剛換班哩!」

我們常聽到:「不是我的錯」,「不干我的事」或「不是我的問題。」等類似話語。我之所以覺得告示板像當頭棒喝,部分是因為心有戚戚,而另一個感想是,一定是有人對責任感的感觸良多,才會立塊板子抒發己見。

我也是深有所感,才寫下這本書的。書是寫給誰看的?
寫給曾聽過以下問題的人:

「這工作歸哪部門負責?」
「他們怎麼不溝通好呢?」
「誰該為失誤負責?」
「我們為何得忍受這一切改變?」
「何時才有人來訓練我?」

以上問題看似天真無邪,卻暴露個人缺乏責任感(其實我比較偏好「個人擔當」一詞),並直指當今許多問題的核心。

現在,把腦筋轉個一百八十度,多問些與個人擔當有關的問題,才是改善組織、改進個人生活最有力也最有效的事情之一

「問題背後的問題」(The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 QBQ)是工具,它經過多年的開發與去蕪存菁,透過改進問話的方式,幫助包括我在內的個人,發揮個人擔當的精神。

我從一九九五年起,開始針對這觀念撰文並發表演說,如今獲得的共鳴更勝以往。幾乎每天,都會有改善生產力、提高更高的團隊精神、減輕壓迫感、關係更健全以及顧客服務更好等成功的故事。

話雖如此,QBQ讓一般人最受用的,還是與個人有關:一旦開始實踐QBQ式的思維,似有漸入佳境之感,你將獲得更多樂趣。選擇做個有擔當的人,生命將更充實、更愉悅。

所以說,如果你曾聽過前面列出的問題,如果你因為他人欠缺責任感而沮喪,甚至如果你從自身當中覺察到上述某些想法,這本書非你莫屬。

關於個人擔當

那是明尼亞波利市區美好的一天,我途經石底餐廳(Rock Bottom),想吃頓簡單的午餐。餐廳人山人海,趕時間的我,很慶興搶到了一張吧台邊的凳子,坐下幾分鐘後,有位年輕人端了一整拖盤的髒碟子,匆匆往廚房方向走去,他用眼角餘光注意到我,於是停下來,回頭說道:「先生,有人招呼您了嗎?」

「還沒有,」我說,「我只是想來份沙拉和幾個麵包捲。」
「我替您拿來,先生。您想喝點什麼?」
「麻煩來杯健怡可口可樂。」
「先生對不起,我們只賣百事可樂,可以嗎?」
「啊,那就不用了,謝謝。」我面帶微笑,說道:「請給我一杯水加一片檸檬。」
「太好了,我馬上來。」他一溜煙不見了。

過了一下子,他送來沙拉、麵包捲和水,我向他道謝,這次他又一溜煙不見了,留下我這位滿意的顧客享用著餐點。

突然間,在我的左側有陣騷動,一股「熱情的氣息」在背後鼓動著,然後一隻「服務的長手臂」越過我的右肩,送來一罐外表冰涼、內在沁心的二十盎司的--你猜是什麼--健怡可口可樂!

「哇!」我說。「謝謝你!」
「不客氣,」他微笑以對,立刻又趕到別處忙去了。

我的第一個念頭是:「把這傢伙挖過來!」不管多費事!他顯然不是平庸之輩。我越是想到他做得那些額外的事,就越想找他聊聊,於是當他注意到我的時候,我招手請他過來。

「抱歉,我以為你們不賣可口可樂?」我問。
「沒錯,先生,我們不賣。」
「那這是從哪兒來的?」
「街角雜貨店,先生。」

我驚訝極了。

「誰付得錢?」我問。
「是我,才一塊錢而已。」

聽到這裡,讓我對他的專業產生深度思考,我原本想說的是「真酷!」,但實際卻說:「少來了,你忙得不可開交,哪有時間去買呢?」面帶笑容的他,在我眼前似乎變得更高更大:「不是我買的,先生。我請我的經理去買的!」

我簡直不敢相信。這不就是「權力下放」的觀念嗎?我猜每個人都希望看著自己的「老闆」,說道:「幫我弄杯健怡可口可樂來吧!」多棒的畫面呀。但是更進一步想,他的所作所為,正是「個人擔當」與「問題背後的問題」的最佳寫照。我們會在接下來的幾章中詳細探討QBQ,但此刻先來看看這位服務生的思維,以及他做的決策。

當時是中午尖峰時段;他已經忙不過來。但是,他注意到一位顧客好像須要招呼,於是決定盡力幫忙,即使這位客人並不在他的轄區內。我當然不曉得他當時在想些什麼,但許多人在面對類似狀況時,想到的會是:

「為什麼每件事都該我做?」
「到底是誰負責這區?」
「要到什麼時候,管理階層才會提供更多商品?」
「為何老是人手不足?」
「顧客要到何時,才學會讀菜單?」

類似的想法與感受乃情有可原,尤其沮喪時更是如此,然而實情是,以上問題全都不可取,不僅負面,又無助改善現況。本書剩餘的篇章,將把此類問題歸為「錯誤的問題」,原因是問這些問題既不正向,又不具生產力。這些問題也與「個人擔當」的精神背道而馳,因為每個問題在在暗示某人或某事應該為問題或狀況負起責任。

然而不幸地,這些問題往往最早進入人的念頭中,可悲的是,在遭逢沮喪或某種挑戰時,一般人往往先產生負面和防衛的反應,這時最先出現腦海的,會是「錯誤的問題」。

往好處想,沮喪時刻也是建功的大好機會,而QBQ恰能幫大家好好把握這機會。腦中浮現「錯問題」時,我們可以選擇接受(「對呀!到底要等到何時,才能獲得更多協助?」),或是選擇拒絕,並提出更好、更有擔當問題,諸如:「我該如何改變現狀?」以及「我該如何盡一己之力,來支持我的團隊?」

總而言之,QBQ的精髓是:
藉由問更好的問題,當下做出更好的抉擇。

我那位服務生正是如此。他沒有問「錯問題」,因此沒有被眼前的狀況引導到負面去,相反地,他在當下便整理自己的思緒,做出更好的選擇、問更好的問題。撇開用字遣詞不談,他的行為清楚指出那是有擔當的思維,例如:「我如何能幫上忙?」以及「我如何為你提供價值?」而改變一切的,正是他的選擇。

離開餐廳前,我給了他一筆「不算小」的小費,我跟其他人一樣,把找來的二十五分錢丟在吧台上(騙你的啦。他真的當之無愧。)幾個月後,我回到那家餐廳,當我問到「我最喜歡的服務生,雅各.米勒」(我喜歡他的姓氏)時,老闆娘說:「抱歉,先生,雅各已經不…」

我馬上想:「天哪!你們竟留不住我的貼身服務員?你們留不住一位會看著我,心想:『現在我該怎麼來為你服務?』的人?」我真不敢相信他們竟放他離去。

但我什麼也沒對老闆娘說,只是打斷她的話:「天哪,你們留不住他嗎?」機靈的老闆娘答道:「喔,不是啦,先生,我們沒讓他走,而是讓他升任管理職位了。」。

我的第一個念頭是:「管理職位?真是浪費人才!」(如果你是管理者,想笑儘管笑吧。)

其實,在了解雅各的思維方式後,我對他能如此快速朝向既定目標前進並不意外,這也正是個人擔當所造就的不同之處--到頭來每個人都是贏家:顧客、同事、組織、每個人。至於雅各本人呢,撇開小費與升遷不談,我不由想到在雅各做了更好的抉擇、問更好的問題,並做個有擔當的人以後,最大收穫其實是他對自己的觀感。

做更好的抉擇

搬到丹佛市不久,我們就發現一種以前從未見過的東西:羊頭草,它是一種惱人的帶刺植物,生長在這一帶,外型像山羊的耳朵、犄角和鼻子,羊頭草以犄角朝上的方式掉落地面,萬一不幸踩到,或者被腳踏車輪胎輾過,可真是大大掃興了。

事實上,自從搬到西部的幾年來,我們更換腳踏車輪胎的次數,比住在上中西部的所有時間還要多,即使是輪胎最厚的登山腳踏車,認真的騎士也會為了羊頭草,而採取多重防護措施。

每一天,在來到個人與職業生涯中未曾探索過的荒原時,我們有無數多個選擇要做。選擇什麼呢?不是下個行動,而是下個想法,選錯想法等於是落入情緒的羊頭草中,結果是責怪、抱怨與拖延。相反地,對的想法賦予我們更豐富、更快意的人生,讓我們做出有生產力的決定,也連帶產生尊嚴與成就感。

QBQ的基本概念是,每個人都有自由做更好的決定,並且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有時人們自以為別無選擇,因此說出:「我不得不」或「沒辦法」的話來,殊不知任何人永遠都有選擇的餘地。永遠。即使決定「不」選擇,也算是選擇的一種。有了這番認知,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生命中美好的事物將離你不遠了。

你想遠離羊頭草,讓好事降臨嗎?

請做更好的抉擇。

問更好的問題

現在談談實踐「個人擔當」的工具:QBQ。

「問題背後的問題」建立在一項觀察上:每個人在第一時間,往往會做負面反應,因此腦海中浮現出「錯問題」。但是,如果能在每個抉擇的當下修鍊自己的想法,看到原始問題的背後意涵,再問出更好的問題,那麼問題本身將引導我們獲致更圓滿的結局。

QBQ的指導原則之一是:「答案蘊含在問題之中」,換言之,問更好的問題,就會獲得更好的答案,因此QBQ的精神,就是「問更好的問題」。如何分辨問題的好壞呢?比較好的問題,究竟「長」得什麼樣子?

本書將幫助讀者分辨並問出比較好的問題。對初學者來說,
以下是創造QBQ的三項簡單指導原則:

一、用「什麼」或「如何」發問
   (而不是:『為什麼』、『何時』或『誰』)。

二、包含「我」字在內
   (而非『他們』、『我們』、『你』或『你們』)。

三、把焦點集中在「行動」上。

為了以行動為焦點,我們在問題中添加了如「做」、「製造」、「完成」以及「建立」等動詞,而且這些問題都加上「什麼」或「該如何」來發問,並包含「我」在內。最後再加上「能夠」或「願意」,以及「現在」或「今天」,最後便成了意思清楚完整的問題,例如:「我現在能做什麼?」「今天我該如何扭轉現狀?」如果不問自己能做什麼、製造什麼、完成什麼或建立什麼,就無法做、製造、完成或建立。只有付諸行動,才能有所收穫。所以,實踐個人擔當的方法是:先修練自己的想法,接著問比較好的問題,最後付諸行動。

[小故事:]

有一個男孩在報上看到一則應徵啟事,正好是適合他的工作。第二天早上,當他準時前往應徵地點時,發現應徵隊伍已排了二十個男孩。如果換成另一個意志薄弱、不太聰明的男孩,可能會因為如此而打退堂鼓。

但是這個小伙子卻完全不一樣。他認為自己應該動動腦筋,運用自身的智慧想辦法解決困難。他不往消極面思考,而是認真用腦子去想,「我」「現在」「該如何」來扭轉現況?於是他拿出一張紙,寫了幾行字,然後走出行列,並要求後面的男孩為他保留位子。他走到負責招聘的女秘書面前,很有禮貌地說:「小姐,請妳把這張紙交給老闆,這件事很重要。謝謝妳!」這位秘書對他的印象很深刻。因為他看起來精神愉悅,文質彬彬,有一股強而有力的吸引力,令人難以忘記。所以,她將這張紙交給了老闆。

老闆打開紙條,見上面寫著這樣一句話:「先生,我是排在第二十一號的男孩 請不要在見到我之前作出任何決定。」什麼都不做的風險沒有人能一輩子保有工作,今日不主動積極,明天保證沒有工作可做。採取行動或許有些風險,但「什麼都不做」才是更大的風險!即使行動中蘊藏風險,但「不行動」這項替代方案,卻幾乎永遠不可能成為更佳的選擇:

◆即使行動導致錯誤,卻也帶來了學習與成長。不行動則是停滯與萎縮。
◆行動的結果是解決。不行動充其量維持現狀,讓我們活在過去。
◆行動需要勇氣,不行動往往表示恐懼。
◆行動建立信心,不行動助長懷疑。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urtisyen74&aid=603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