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23 22:09:10瀏覽1161|回應0|推薦1 | |
* 吳之璠牧牛圖象牙筆筒 圖文:陳宗嶽 高8.4公分,直徑5.8公分。 大約在2005年,收到一個血(活象)牙雕的筆筒,上面雕著一個牧童站在牛背上欲撲捉他那被風吹走的斗笠,就是因為這個薄意浮雕刻得精采,就耗費不貲的收藏入囊。由於只有圖案,沒有落款,所以也從來沒想過‑這是誰刻的?直到偶然間看到一個吳之藩款的牧牛圖竹雕筆筒,才赫然聯想到‑莫非這也是吳之藩的作品,因為明清時代的刻竹名家,不僅都有著很好的書畫底子,除了竹雕之外,兼刻其他類似的紫檀、黃花梨、犀牛角、象牙、琥珀等軟材質的雕品,所以做了如此推測,以下是 吳之璠牧牛圖竹筆筒的說明: 清代竹雕。高13.3釐米,徑8釐米,半面無雕飾,半面刻一牧童,斗笠為風吹颺,遽起立牛背,奮臂前伸,欲攫捉而未能及。牧童鬢髮衣衫飄飄有風意。水牛嘴角眼坳,角棱脊骨,起伏微妙。牛尾用斜刃刮成,亦頗傳神。加之,這些均以浮雕取代筆墨,更與清代後期竹人只知用刀刻追求筆墨意趣,不可同日而語。 吳之璠,康熙時人。字魯珍,別號東海道人。原籍嘉定,後移居天津。工人物、花鳥,行草秀娟遒勁。竹刻尤稱名手。所制薄地陽文,最為工絕。繼嘉定派三朱之後,有所創新發展,造詣甚高,居各家之首。
四川博物館藏的”吳之璠牧牛圖筆筒” 吳之璠傳世之作不多,四川博物館藏吳之璠牧牛圖筆筒是其主要代表作之一。該藏品刻一牧童放牧晚歸,斗笠忽為風吹揚,遂起立牛背,奮臂前伸欲抓而未能及。牧童鬢髮衣衫,在晚風中飄動。老牛鼻繩搭在背上,昂首發蹄而前。無論是牧童頑皮之情,還是老牛極得水草之飽,日夕將歸之致,都刻劃得淋漓盡致。就此景而言,宋人畫本中並不鮮見,而吳之璠移之刻竹,不啻是藝術再創作。如牛嘴角眼拗之皺折,面側隱現之頰頜,列如櫛比之角棱,雖然是在極為有限的淺浮雕上鐫刻,也層次分明,極有透視深度。至於頦底腹下之毛以斜刃刮出,回拂之尾又絲絲以立鋒刻成,其刀法意趣,非畫家筆墨所,能至。 吳之璠,字魯珍,號東海道人,康熙年間人。他在學習朱三松竹雕技法的同時,又借鑒北魏石刻中的淺浮雕技法,獨創薄地陽文竹雕技法。《竹人錄》雲其“所制薄地陽文,最為工絕。”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得到吳之璠刻黃楊木筆筒一件,愛不釋手,賦詩稱讚說:“刻竹由來稱魯珍,藏鋒寫像看傳神。”可見吳之璠在當時已有極高的藝術地位。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