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12/14 17:45:12瀏覽3467|回應0|推薦2 | |
*
* * 玉簪記~我的古玉收藏(二之二) 陳宗嶽 從1988年開始,看到一些好的髮簪,就會盡量去蒐藏,一直到1999年為止,大約收了20多支,隨著市場精品的減少,也暫時歇止了這項品類的收藏。 一個多月前,在建國玉市偶然發現一支「鎏金的一筆壽字銀簪」,因為與 1994 年在愛國東路古董店收到的「一筆壽字挖耳玉簪」有著同樣的花紋,因而當機立斷的立即買下;只是目前暫棲大都會文物老頑童古玩店、也剛從大陸蒐到這支銀簪的陳詩瀠小姐,一則以收到這支銀簪的價錢也貴,二則也認定這支銀簪是出自富貴之家;因此,開出的價錢也降下不去,甚而必須以高過我十五年前買這支「一筆壽字挖耳玉簪」的價錢,才能買下這支銀簪。 當初,我並不識這支「一筆壽字挖耳玉簪」的用途,店號龍門綽號大法師的老闆說:可能是古代富貴人家吃銀耳用。這是從它的挖耳簪上的小勺來推論。但是,我可以確知的是:一塊玉要不惜工本的雕成這樣九拐十八彎式樣的迴文,鐵定不容易,因此毫不猶豫的買下;直到有次在故宮博物院瀏覽清宮飾物時,才發覺它正確的名稱叫「挖耳簪」;後來在清宮舊藏的圖片上發現這支「壽字挖耳玉簪」,才確認它的珍罕,也才認出它那九拐十八彎是個草書的「壽」字。如今在整理這篇文稿時才確定它叫「一筆壽字挖耳玉簪」,文物的深邃有時真是一言難以道盡。 ※蘇東坡的碧玉簪 一天,蘇東坡對蘇小妹說:“都說你才智不凡,你要是能在一夜對好我出的對子,我就佩服你。” 蘇小妹笑答:“何須一個晚上。” 蘇東坡看她滿有把握,就說出他的上聯: 水仙子持碧玉簪 風前吹出聲聲慢 蘇小妹聽罷,暗稱難度大,竟一時對不起。 過了一會,她見月光下一個丫環端來茶水,觸景生對: 虞美人穿紅繡鞋 月下引來步步嬌 東坡聽了妹妹對的下聯,連聲贊妙。 這副對聯恰到好處地嵌入 “水仙子”、“虞美人”、“碧玉簪”、“紅繡鞋”、“聲聲慢”、“步步嬌”六個曲牌名,而且用擬人手法賦予具體形象,出對巧,應對更妙。 * 玉簪的故事 三、髮簪是身分地位的表徵 簪作為的中國古代婦女最為尋常的髮飾,與各個階層的女性生活息息相關,無論那個朝代,上層宮廷貴族多追求精美、絢麗,不僅品種繁多,使用材料多以貴重的金銀珠玉為主,插戴的數目也極多。 通常婦女喜歡在髮髻上插飾金、銀、珠玉、瑪瑙、珊瑚等名貴材料製成的大挖耳子簪、小挖耳子簪、珠花簪、壓鬢簪、鳳頭簪、龍頭簪等。簪子的種類雖然繁多,但在選擇時還要根據每個人的條件和身份來定。 滿清入關前,努爾哈赤的福晉和諸貝勒的福晉、格格們,使用製作髮飾的最好材料首選為東珠。兩百年後漸漸被南珠,即合浦之珠所取代。 與珍珠相提並論的還有金、玉等為上乘材料,另外鍍金、銀或銅製,也有寶石翡翠、珊瑚象牙等等,做成各種簪環首飾,裝飾在髮髻之上,這若是同進關以後相比,就顯得簡單得多了。 清代以來,由於受到漢族婦女頭飾的影響,滿族婦女,特別是宮廷貴婦的簪環首飾,就越發的講究了。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為其母辦六十大壽時,在恭進的壽禮中,僅各種簪子的名稱就讓人瞠目結舌,如:事事如意簪、梅英彩勝簪、景福長綿簪、日永琴書簪、日月升恒萬壽簪、仁風普扇簪、萬年吉慶簪、方壺集瑞邊花(鬢花)、瑤池清供邊花、西池獻壽簪、萬年嵩祝簪、天保磬宜簪、卿雲擁福簪、綠雪含芳簪……等等。這些髮簪無論在用料上,還是在製作上,無疑都是精益求精的上品。 從清代后妃遺留下來的簪飾來看,簪分兩種類型,一類是實用簪,多用於固定髮髻和頭型;另一類為裝飾簪,多選擇質地珍貴的材料,製成圖案精美的簪頭,專門用於髮髻梳理後戴在明顯的位置上。現故宮內珍藏的多幅宮廷寫實畫,都有后妃戴簪的描繪。從圖上看,她們有的將簪戴在髮髻正中,有的斜插在髮髻的根部。后妃們頭上戴滿了珠寶首飾,髮簪卻是其中的佼佼者。因而清代后妃戴簪多用金翠珠寶為質地,製作工藝上亦十分講究,往往是用一整塊翡翠、珊瑚水晶或象牙製出簪頭和針梃連為一體的簪最為珍貴。 如北京故宮珍藏的白玉一筆壽字簪就是一塊純淨的羊脂白玉製成的,簪梃即是壽字的最後一筆。用同一方法雕刻的翡翠盤腸簪、珊瑚蝙蝠簪都是簪飾中之佳作。 此外還有金質的福在眼前簪、喜鵲登梅簪、五蝠捧壽簪等,以雕刻精細、玲瓏剔透而受到矚目。還有金質底上鑲嵌各種珍珠寶石的頭簪,多是簪頭與針梃兩部分組合在一起的,但仍不失其富麗華貴之感。 隨著清代后妃髮式逐步加寬加大,簪飾的形制也逐步朝兩個極端發展,一種是簪頭逐漸變小,如疙瘩針、耳挖勺、老鴉瓢等;另一種是簪飾越來越大,不僅適合滿族婦女梳兩把頭、覆蓋面大的特點,還逐漸演變成頭花、扁方等大首飾。 頭簪作為首飾戴在頭上,不僅起到美飾髮髻的作用,簪頭製成的寓意吉語還有托物寄情、表達心聲意願的美好追求。就清代后妃遺留下的簪飾來說,形式之多,花樣之廣是前代各個時期所不及的。 曾在大陸故宮珍寶館展出的一支畸形珠「童子報平安」簪,就是一件少有的珍品。簪頭是一特大畸形珍珠,約五公分長,看上去就像一頑童在作舞蹈狀。在畸形珠左邊飾一藍寶石雕琢的寶瓶,瓶口插幾枝細細的紅珊瑚枝襯托著一個「安」字。頑童背後一柄金如意柄,將其與寶瓶連為一體,並將金累絲靈芝如意頭露在頑童右側。從頑童裝飾看是個男孩。整個如意連在一起便稱.之為「童子報平安」,或「童子如意平安」。 在民間,一般來說是富家多用玉質銀質,貧家則用骨質。普通人家嫁閨女,銀簪子也是必不可少之物。因是陪送來的較為貴重物品,女人們都非常珍視,有的用一輩子也不丟不壞。 民間一般廣泛使用的簪子絕大多數是骨質,所以人們總是習慣將其稱之為「骨頭簪子」。簪子一般長三、四寸,更長些的也有,但很少。簪子頭部尖細,尾部有一個圓疙瘩。頭細易插入髮髻,尾部的小疙瘩能使之牢固。還有一種扁簪子,兩頭粗,中間細,多是銀、銅質。扁簪子的兩面分反正,正面飾有花朵草葉及吉祥圖案,反面是光的,整個形狀略往裡彎。扁簪子具有十分明顯的裝飾意義,固定髮上,閃閃髮光。簪子是許多民族的婦女在修飾頭髮時所不可缺少的裝飾品,它是婦女們固髮、美髮的有效用品,這是它幾千年來盛用不衰的主要原因。 四、慈禧太后偏愛精湛華貴的豔麗頭簪 慈禧還愛美成癖,一生喜歡豔麗服飾,尤其偏愛紅寶石、紅珊瑚、翡翠等質地的牡丹簪、蝴蝶簪。咸豐十一年,奕濘病逝承德的避暑山莊。慈禧二十七歲便成了寡婦。按滿族的風俗,妻子為丈夫要戴重孝,釋服二十七個月。頭上的簪子要戴不經雕飾的骨質的,或光素白銀的。慈禧下旨令造辦處趕打一批銀制、灰白玉、沉香木等頭簪。同治元年二月,這批素首飾陸續送到慈禧面前。慈禧每天勉強插戴,極不情願。釋服期滿,這批首飾全部被打入冷宮。慈禧又戴上精湛華貴的豔麗頭簪,直到老年此習不改。 后妃戴簪有季節性,冬春兩季戴金簪,到立夏這天換下金簪戴玉簪。直到立冬又換上食簪。 * * *《慈禧太后畫像》完成於一九○三年 清晚期在慈禧身邊當過女翻譯的裕德齡女士回憶:1903年農曆四月二十四日是立夏,「這一天每個人都得換下金簪戴玉簪」。就在這一尺,慈禧賜給裕德齡母親、妹妹和她本人每人一支玉簪,「太后揀了一支很美麗的給我母親,說這支簪曾有三個皇后戴過,又揀了兩支很美麗的給我們姐妹倆各一支,說這兩支是一對,其中一支是東太后常戴的,一支是她自己年輕時戴的」。 清末,後妃頭簪子多都是祖宗傳下來的遺物,宮中后妃都視若珍寶。慈禧對討她喜歡的人可以任意賞賜,毫無拘束。但對光緒帝卻為一支玉簪而恨之入骨,至死都不予諒解。 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將光緒囚禁瀛台。一日隆裕皇后去看光緒,光緒極為反感。他與隆裕雖是名義上的夫妻,但夫妻情分絲毫沒有。因此,光緒一見到隆裕就厭惡得連氣都喘不均勻。隆裕的到來,光緒看也不想看,連說兩次「跪安吧!」隆裕十分惱火,故意裝作沒聽見。光緒見她不走,氣得兩手發抖,使足了勁想把她推出去,沒想到用力過猛,碰到隆裕髮髻上的玉簪。玉簪摔到地上立刻粉碎。這支玉簪是乾隆時的遺物,傳到慈禧手裡,她又給了隆裕。隆裕見狀,立刻哭著把這件事告訴了慈禧。慈禧大怒,心中更加氣恨光緒,從此派人嚴加看管光緒,送餿飯,送涼湯,對待光緒像對待罪人一樣。 政治分歧使慈禧和光緒關係如同陌路人,而一支玉簪成為他們母子親情澈底決裂的導火線,光緒的英年早逝也成為一種歷史的必然。 五、髮簪圖案的文化意涵 髮簪樣式豐富,從圖形紋飾上看,大致可以分為花卉果木、祥禽瑞獸、人物神仙、吉祥符號等。 花卉果木中常見的有牡丹、蓮花、梅竹、石榴、桃等。如明代的一支『水仙簪』,名中有『仙』字,是吉利的花卉,人們認為用它作吉祥圖案可避邪祛穢,給家庭帶來吉祥。另有『三多』石榴、佛手與桃三種果實的組合。石榴多子,佛手的『佛』諧音『福』,而桃比喻長壽,所以『三多』象徵多子、多福、多壽。有一件白菜蟈蟈銀制髮簪,造形生動,工藝精良,其中白菜與『百財』諧音,蟈蟈諧音『哥哥』,隱喻生男之意。 祥禽瑞獸有龍鳳、仙鶴、鹿、十二生肖等;如『梅花與鹿』 簪,因梅花分五瓣,比喻『福、祿、壽、喜、財』五種福。鹿借『陸』之諧音,『陸』與『六』同音,鹿又諧音『祿』,寓意六六大順。如『喜鵲登梅』紋樣由兩只喜鵲和幾枝梅花構成,有『喜鵲登梅,喜上(梅)眉梢』的意涵。另『鴛鴦戲蓮』比喻恩愛夫妻。如鴨子的偏旁是『甲』字,甲是天下的第一,故以鴨子喻狀元及第。 吉祥符號則有八吉祥、八寶、琴棋書畫、文房四寶以及各種傳統幾何紋樣等。 * 六、北京張營遺址北區清代墓葬出土的髮簪(摘自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昌平張營遺址北區明清時期墓葬發掘簡報) * 2004年初,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與昌平區文物管理所聯合勘探張營遺址北區的地下埋藏,並在2006年12月1日至2007年1月21日,對張營遺址北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在總面積為1116平方米的張營遺址北區中,清理出明清時期墓葬102座,其中明代墓葬12座、清代墓葬76座、年代不明的墓葬14座。出土完整或可復原的陶器、銅器、鐵器、金器、銀器、骨器、瓷器、玻璃器等200餘件(組),以及不同時期的銅錢300餘枚。 就髮簪部分,有銅、銀、骨等材質,依據簪首、簪體等型制區分,可概歸為十八類。 1、「手掌形」簪首的髮簪 出土3件,均為銅質,簪首為手掌形,大拇指和食指相交,食指上套一小圓環。腕部飾卷雲紋,其下為三角形雲紋。簪體細直,為錐形。通長14.9公分;簪首寬0.4—0.9公分。 2、「方球形」簪首的髮簪 出土1件,銅質,簪首為方球形。有棱形面六面,鏨刻「福」字;三角形面八面,鏨刻圓弧三角紋。交角處鑄小圓珠飾。 3、「龍首形」髮簪 出土1件,銀質,簪首為龍首狀,略彎。簪體扁平。 4、「如意形」簪首的髮簪 出土1件,銅質,簪首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略下彎,由三個相連的花瓣形飾構成如意雲紋形,其中鏨刻花葉紋,並以篦點紋為地紋。另一部分上卷,鏨刻花葉紋,以篦點紋為地紋。簪體細直,為錐形。通長11.6公分,簪首寬4.4公分。 5、「禪杖形」髮簪 出土4件,均為銅質,簪首為禪杖形,用銅絲纏繞而成,分成六面,掛有小銅環。頂端為葫蘆形寶瓶狀飾。簪體細直,為錐形。通長15公分;簪首長3.9公分,寬2.5公分。 * 6、「花瓣形托鑲嵌寶石」簪首的髮簪 出土8件,銀質。簪首為花朵形,中間鑲嵌一圓形寶石,包以花瓣形托,略殘。頸部飾三角紋,並纏繞銅絲。簪體細直,為錐形。通長11.5公分;簪首直徑1.1公分。 7、「半圓形」簪首的髮簪 出土4件,根據簪體寬窄、長短的差別,可以分為兩型: Ⅰ型,簪體較寬,略短,末端為圓弧狀;2件,銀質,簪首為半圓形,簪體扁平,末端為圓弧狀,素面,通長11.9公分,寬1.1~1.5公分 Ⅱ型,簪體較窄,略長,末端為三角形。2件,銀質。簪首為半圓形,內彎,簪體扁平,上部略寬,末端為三角形,素面,通長16.1公分,簪首直徑1.2公分。 8、「花蕊形托」簪首的髮簪: 出土2件,簪首的花蕊形托為銅質,簪體為銀質。簪首為圓形,花朵狀。中間應有鑲嵌物,已缺。四周包以花蕊狀銅絲,簪體細直,為錐形。殘長12.1公分,簪首直徑2.3公分。 9、「如意雲紋形」簪首的髮簪: 出土2件,銅質,簪首內彎,呈如意雲紋形。簪體扁平,為長方形,末端為圓弧狀。簪體上端鏨刻圓形「壽」字紋,下端鏨刻蝙蝠紋,輔以卷雲紋。通長12.4公分,寬0.9~1.6公分。 * 10、耳挖簪: 出土4件。根據簪體形制的不同,可以分為兩型: Ⅰ型:簪首為耳挖,頸部飾凸弦紋,簪體為錐形。2件,銀質,簪首為耳挖,頸部較細,有數道凸弦紋,簪體細直,為錐形,通長16.2公分。 Ⅱ型:簪首為耳挖,簪體上半部鏤空雕花,下半部為錐形。2件,鎏金,簪首頂端為耳挖,下部鏤空,以各式花葉紋為飾,篦點紋為地紋。簪體扁平,上部略寬,為錐形。簪體上部背面鏨刻豎行的款識。通長15.7公分,簪首寬0.4~1.8公分。 11、壓髮: 壓髮是兩端為圓弧狀、中間為束腰形髮簪的專用名。出土2件,銀質,兩端為弧形,略寬,中部較窄。鏨刻如意雲紋。通長13.7公分,寬1.15~2.1公分。 12、「大花朵狀」簪首的髮簪: 出土7件,均為銅質,簪首為花朵狀。中間有一圓柱形凸起,其鑲嵌物已缺。四周為兩層花瓣狀飾。底托背面鏨刻花瓣形紋。簪體細直,末端殘缺。殘長7.8公分,簪首直徑4.1,高2公分。 * 13、扁方: 扁方是首部捲曲、簪體扁平髮簪的專用名。出土9件,有銅質、銀質。根據簪體形制的不同,可以分為四型: Ⅰ型:簪體細長,上下基本同寬;5件,其一銀質,簪首捲曲,上有凹弦紋。簪體扁平,末端為圓弧狀,素面。簪體背面上部鏨刻「永□」二字,豎行。通長16.9,寬0.8~0.95公分。其二為銀質,簪首捲曲,簪體扁平,上部略寬,末端為圓弧狀。簪體上部鏨刻圓形福字紋和花葉紋,下部鏨刻花葉紋。通長13.5,寬0.8~1.1公分。 Ⅱ型:簪體細長,上寬下窄;2件,銅質,簪首捲曲。簪體扁平,上部略寬,末端為圓弧狀,簪體上部鏨刻花葉紋。通長14.4公分,寬0.9~1.5公分。 Ⅲ型:簪體較寬,略短,通體有紋飾;1件,銀質,簪首為長方形,外沿為花邊形,上端鏨刻蝙蝠形紋,中間為交叉棱形紋,下端以如意結為飾,以篦點紋為地紋,簪體扁平,下端略寬,為圓弧狀。簪體中部飾竹節紋、芭蕉葉紋、葫蘆形紋、花葉紋、元寶紋等,以篦點紋為地紋,三面圍以方折雲雷紋。簪體背面中部鏨刻「永足紋」四字款,豎行。通長11.6公分,簪首長2.9、寬2公分;簪體寬1.4~1.7公分。 Ⅳ型:簪體較寬,簪首為長方形,捲曲,簪體飾蝙蝠紋、壽字紋等。1件,銀質,簪首捲曲,簪體扁平,末端為圓弧狀。簪首上鏨刻如意雲紋,簪體上端鏨刻圓形福字紋,下端飾蝙蝠紋和卷雲紋。通長13.8公分,寬2.1公分。 * 14、「花瓣形」底托簪首的髮簪: 出土61件,根據簪首形制的不同,可以分為四型: Ⅰ型:共31件,簪首為扁平底托;根據簪首紋飾的不同,還可以分為兩個亞型。 ⅠA型:23件,底托以弧線紋表示花瓣;形制、大小基本相同,銅質。簪首為圓形,截面為「凸」字形,中間為圓形凸起,上面分別鑄「福」字和「壽」字。底托為花瓣形。簪體細直,為錐形。通長12.1公分;簪首直徑2公分,高0.4公分。 ⅠB型:底托以弧線和圓點紋表示花蕊;8件,形制、大小基本相同。簪首為圓形,截面為「凸」字形,中間為圓形凸起,上面分別鑄「壽」字和「福」字。底托為花瓣形,簪體細直,為錐形,通長12.7公分,簪首直徑2.5公分,高0.3公分。 Ⅱ型:簪首底托為斜面;共11件,形制、大小基本相同,銅質。簪首為圓形,截面為「凸」字形,中間為圓形凸起,上面分別鑄「壽」字和「福」字。底托斜面,為花瓣形。簪體細直,為錐形。通長12.1公分,簪首直徑2公分,高0.4公分。 Ⅲ型:底托為圓柱體;14件,形制、大小基本相同。簪首為圓形,截面為「凸」字形,中間為圓形凸起,上面鑄「福」字,底托為圓柱體,花瓣形,背面也飾花瓣形紋。簪體細直,略殘,殘長7.8~6.8公分,簪首直徑2.6公分,高0.8公分。 Ⅳ型:底托邊沿上彎。5件,形制、大小基本相同,銅質,簪首為圓形,截面為「凸」字形,中間為圓形凸起,上面分別鑄「福」字、「壽」字,底托為花瓣形。簪體細直,為錐形,通長9.5公分,簪首直徑2.2公分,高0.5公分。 * 15、方首銅簪: 出土1件,銅質,簪首為長方體,五面均鏨刻棱形紋,簪體細直,為錐形,通長11.3公分,簪首長0.5公分,高0.6公分。 16、銅釵: 釵是簪體分為兩股的一種髮簪,「兩扡或多扡聯在一起即為釵」。出土2件,應為一組,形制、大小基本相同,為長方形。簪首鏤空,飾花朵形紋、如意雲紋等,簪體分為兩股,細直,略殘。殘長14.9公分,寬1.25公分。 * 17、「工」字形簪首的髮簪 出土1件,銅質,簪首為「工」字形,簪體為長方形,末端有一圓形穿孔。通長7.9公分,寬0.7公分。 18、「圓球形」簪首的髮簪 出土2件,銅質,簪首為圓球形,鑄有十二個圓形面,以花瓣紋和小圓珠為飾。簪體細直,為錐形。通長10.1公分,簪首直徑1.7公分。 ~完~ *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