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記“張蕾”~一位純藝術的守門人
2010/11/18 15:05:16瀏覽1115|回應0|推薦0

*

*

記“張蕾”~一位純藝術的守門人

*

※張蕾的藝遊旅程

  張蕾/Rae,又名“寶積慧日”//Baojihuei Rae”,1965生於臺北,國籍USA,祖籍江蘇,現定居杭州。

  1987年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畢業。

  1989年於美國洛杉磯好萊塢華納電影製片廠、英特影業公司、以及18台電視節目部從事幕後攝影、編導、音效等媒體工作。

  1990年赴中國與北京中央電視臺合作,攝製“八千里路雲和月”節目。

  1995年受央視“東方時空”節目邀請,於中央台內針對國際大眾傳播學議題,舉辦個人講座。同時期也參予臺灣電影編導、音樂演唱會舞臺佈景設計製作。

  1999年留學浙江中國美術學院。

  2003年獲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文學碩士學位。

  2008年創作有音樂家系列、中國四大佛教聖地系列、人物系列、佛像雕塑、以及銀飾藝術品,形成多元豐富的藝術形式。

  2006年以好萊塢演員頭像為題材的“佛教十大弟子系列”,獲好萊塢演員本人,Robert De Nior Ed Harris對其肖像權的使用及作品的肯定,並同意張蕾所創作的“十大弟子系列”於國際間巡迴展覽,同時願意在美國地區內受邀出席參加展覽。

*

*

 

*

*

*

※純藝術的守門人

.“純藝術的守門人”,這句稱號是怎麼來的?

  美國CNN有個節目(Power Of Interview),主持人叫艾曼普(Christiane Amanpour);號稱是美國價值觀的守門人。而事實上她的父親是伊朗人,母親是英國人。艾曼普的先生是前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兼發言人魯賓(James Rubin),艾曼普曾經是伊拉克戰爭中的戰地記者

  這位號稱是美國價值觀的守門人”(Goalkeeper of American Merit)的艾曼普,特別在七月三十日晚間七點四十六分,也就是特別選在上海世博會正式開幕典禮的時辰;代表美國,對馬英九進行尖銳且質問式的採訪。她對馬英九說:「美國民調顯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美國人都不贊成美國為臺灣而戰。」馬英九說:「I Will Never Ask American Fighting For Taiwan.」意思是:「永不要求美國為臺灣而戰。這位偉大的美國守門人,真的在捍衛美國價值麼?從她一連串的尖銳問題中,並未感到她是個會去關心美國重建災區的人;紐奧爾良整個被Katrina颶風消滅後的募款工作還是影星布萊德彼特在做的。在這一切利益驅使化的世間,純粹的藝術,確實真的需要很多守門人。藝術是人性通往自心與天地的橋樑,更須捍衛及守護,中國也有守門人;純藝術的守門人就是這麼來的。

*

*

.那麼,你的藝術形式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以無間式的主題,分編多元的系列,傳遞形而上的右腦語言,也就是藝術。

*

*

.何謂無間式主題”?還有形而上的右腦語言是什麼?

  無間式主題的意思是無間斷的主題思維;在一個叫願力的總主題脈絡下發展。所有的系列共有一總主題,每個系列各別也有主題,譬如說:搖滾樂的主題又叫“Never Die”(不死系列)。它們都包括在願力總主題下,說的是音樂家的願力;而另一稱為十大弟子系列則是表演者的願力,四大道場系列說的是聖者的願力。每個系列的主題雖由作者自定,但每件單一的作品,主題則留給觀者去定。也就是說,即便是創作者,也不能干預觀者的自由意志。總主題的命名,代表的是所有系列的中心思想,包括作者的創作意圖、動機,亦或潛意識等等;也就是作者的終極關懷。換言之,無間式主題,就是在終極關懷的主旨下,無間斷地發展出多種系列式的創作。

  形而上的右腦語言是什麼,這麼說吧,由於至高無上的道,是不可說的;原因是人類從左腦整理出來的真理,用說的不見得能窮盡終極;是故有了另一種來自右惱的語言圖像,視覺藝術。

  一般來說,左腦管的是計算、測量、理性分析;右腦是管圖像、感覺、和想像力;西方人大多是左撇子,左手直通右腦,所以想像力與創造性強;感覺敏銳。東方人多數是右撇子,習慣用左腦思考;比較理性。形而上指的是精神層面,右腦可以把精神層面的靈感,轉為圖像顯示出來,形成視覺能辨識的語言藝術。所以藝術是另一種語言,一幅畫面往往會向你傳遞某種感覺,好像對我們說了一些什麼,亦或一句話。有時是衝擊性的一句話,有時像一陣旋律傳過來,視覺的旋律。如同音樂,有開心、有哀傷、冰冷的、還是熱情的。無論哪一種,只要你感覺到,就通了;於是你就能說的上妳是否喜歡這幅畫了。倘若連這點都辨識不出來的話,就表示那畫面的意向未能和你產生交感作用。至於觀者是否能用左腦去解析右腦的藝術語言,見仁見智。

  每個時代,由於時空的差異,語言上就有差異。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語言),包括那時人說的話,就和我們現在不同。

*

*

*

.你畫西方搖滾樂系列的同時,也研究東方釋道儒學說,兩者會出現衝突嗎?

  不會衝突,用中國文化的智慧,看西方的能量,再融合自己的,轉移到畫布。

*

*

.你說搖滾樂題材是你從2003年至09年繪製了六年的願力系列下的另一支主題,何以選搖滾樂這樣的主題與形式?

  搖滾樂源自一種西方平民奮鬥的精神,崛起於英國,而後流行於全世界,其中的重金屬音樂,從文化意義上說,西方國家除愛好運動娛樂之外,搖滾樂更屬於激情與能量的釋放形式,激勵人的意志平民奮鬥的精神。這種精神特性,明顯地體現在他們個人的獨奏性創作、唱腔、節奏、以及另類的肢體語言。那些動作非刻意造作,是自然性扭曲,對全世界釋放能量。用高超的絕技說:奮起吧,不要懶懶地!我何人也,他何人也?我們都是從十歲就開始練習到今天的,所以我站在這裡。

  事實上,西方的搖滾樂手,必須具備著強大的能量與不屈不撓的毅力,才能造就出一兩個鳳毛麟角;音樂界都知道,以吉他為例,彈吉他是很痛的,除左、右腦要並用之外,必須一直忍住手指在弦上摩擦的痛楚,才能彈出一點東西。孟子說: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我將聖人孟子的勸導都搬出來說,足見搖滾樂的難度,實在不亞於任何主流藝術的追求,甚至窮盡一生去鑽研。而無限期地繪製搖滾樂系列作品,表示我對這樣的精神是尊敬的。可見西方也懂孟子的精神。

*

*

*

.除了畫畫,你還創作銀飾品,這兩種創作是一起進行,還是分階段性呢?兩者會否相互影響?

  不一定,系列不同就得分階段性。銀飾屬設計性成分居多,完成設計前,要考慮質感,定義主題性。譬如設計這個銀飾做什麼用的,純粹為了美觀?個人形象標誌?它象徵什麼?花這麼多時間把它們製造出來,須要提煉與參考非常多的學術資料,其中還包括材料屬性、時尚元素、時代意義。是「簡約主義」,還是「後現代低調奢華主義」?如何融入中國先賢的道德智慧,用什麼符號和象形文字傳達。以及如何用現代藝術形式,體現中國文化獨到的睿智。在此同時,倘若與繪畫同時進行,怕左、右腦相互干擾而無法專注。

.你的銀飾品看起來像一件件的藝術品,不像坊間的配飾,你想傳遞的藝術性是什麼?

  我認為自己時常會犯錯,同時又愛配戴較另類的飾品,於是突發奇想,將兩樣結合,把想要提醒自己的字句,刻在藝術品上配戴。藝術是一種性質,你想它是什麼樣子,就會成為什麼樣子;文學家以文載道,我們以藝載道;用我們喜歡的藝術,造化出能幫助自己或別人的力量出來,人生很短,我覺得這麼做很好,在觀賞藝術的同時,提醒自己不要犯錯。

  舉例說,我若想設計一套件式的鍊墜與戒指,墜面上是舜何人也,戒面上是禹何人也,那麼有為者亦若是便得多設計一個手鏈來完整這套銀飾然而過一段時間,重新看看稿子,發現這形式的藝術性不足,就得放棄原先的想法,再琢磨一段時間。有時配套不見得會出現獨一無二的效果。

*

*

.當你在創作吉他手的時候,你說你在完成油畫後,自己會再彈奏那些吉他手的SOLO(獨奏部分),確定那些吉他手的指法和你畫中的一致。我要問的是,你是不是想說繪畫和音樂之理是相通的?

  音樂界有吉他之神,我時常在想,那藝術界的繪畫之神又當如何呢?我常用音樂的標準來看自己的繪畫,也用繪畫的標準去區分音樂的水凖;將視覺與聽覺交錯,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有趣的是,我變的比較客觀了。雖說藝術是主觀的,但也不能失去客觀性,主觀有時會阻礙前進。

  吉他之神有許多特點,所以稱之為神,他們的作品多數具有隨機的創造性,具高度純化的亂中有序性、與普遍性擦身而過的微差性。雖然我未曾知道繪畫之神如何,但從吉他之神去悟,卻不難窺知。簡單地說,他將手指彈奏的音樂,經過我的右耳,再由聽覺傳至右腦,然後解碼,經消化吸收,再整合出視覺的畫面。接著重新播放音樂,然後盯著我的畫面,看感覺相不相應。以吉他之神一秒鐘能彈奏38個音符的速度,與繪畫對應的並非筆觸或調子;音樂上的速度在繪畫中,代表他左、右腦在同時運作的即興反應。只要能抓到這個反應力,聽覺與視覺就能同步。

*

*

.若說讓左腦與右惱並用,你如何讓它們聽你的話?

  同時聽話是吧是啊,你問的很好;憑什麼它們要聽你的話?那就賦予它們一個主義,如同有用的指令,就是以中心思想來統合。但這中心思想,必需建立在能超越整個左腦的經驗總結,且完全尊重右惱的自由意識等條件之下,才能成立。

*

*

10.你怎麼掌控它們呢?

  無法掌控,它自然啟動。自然性條件一成立,它們自己會並用;學習樂器讓左右手並用是一種練習。繪畫也是,條件會出現在極為專注的創作之際。正確的思想,加上左右腦並用下的一切行為與取捨,便可與佛家所說的圓滿性相應。

*

*

*

11.聽說你的祖籍是江蘇,在臺北出生,美國洛杉磯長大,目前在杭州居住;父親又是國民黨元老,這樣的成長背景,對你本身的人文定位或者藝術具有什麼影響?

  我去過的國家不多,但地方很多,早期從事大眾傳播媒體工作;因此地方性人文接觸繁多。臺灣早期分本省、外省與原住民等南、北、東三種文化;再以美國每個州來說,東、西、南、北文化各不同。我在臺灣讀中學,洛杉磯完成高中,而後到北部明尼蘇達州讀大學,而後獲大眾傳播學碩士,再回好萊塢影城從事影視工作,然後回臺灣,做報導中國的八千里路雲和月節目於是來到中國大陸,真正站在從小課本裡面所認識的土地上。

  世界各地都有中國人,但那不完全是中國的中國人文,臺灣又是另一種;每個地方經過環境和政治的造化,人當然有區別1990年之前,我未曾見過這麼多中國人,這是相當震撼和深刻的印象;可以用見到一隻巨大的象來形容,這感覺與看世界地圖是兩回事。美國在州與州之間開車,看到與經過的多半是沙漠或杳無人煙的山巒;而中國大陸到處是耕種的農田與牛車,好像坐著時光隧道的列車,回到兒時的年代,啟動了我的童稚。

  我的家是說著江浙口音的外省人,之所以會移民,是中學那年台獨鬧的很厲害,社會很不安定,又怕兩岸打起來,外省人人心惶惶,都在找出路離開這個是非之地。臺灣這兩個字對我的意義,曾是一種傷痛每當有人稱我臺灣人時,我便想起七0年代祖母的話:「臺灣容不下我們,老總統已經死了,我看回不去了!」直到九0年代我站在杭州的筧橋機場,見到了外省人口中的老家;和那段老一輩慨歎的往事,誰又知道,我這一代人身上所背負的歷史責任。這並非身上持有什麼護照的問題,那是不能為任何一岸丟臉的責任。

  在美國,我們要學習去適應美國人的社會價值和一切秩序,才能在那裡生存;在臺灣,我們要學習不去分化種族,學習大乘佛教的做人處世;在中國大陸,更要懂得尊重人,修身養性,增益其所不能,要懂得感恩。我們只能想著如何以最快最穩的速度,一步步踏實的往前走,不往後看,將最終昇華的東西留下,成為藝術創作。

  2001年初我考進中國美院陳宜明、翁誕憲教授的碩士研究生班,2003年畢業之後開始中國四大佛教道場及絲綢之路巡旅,進行六年創作。其間在臺北和洛杉磯舉辦過兩次展覽,也和我畫的好萊塢影星們及搖滾樂吉他手聯繫過。

*

*

12.上海世博會剛開幕不久,也被炒的很熱,你有去觀看嗎?有什麼感覺?

  中國人等的太久了,一百五十二年;高科技產物還在其次,那片看似無止盡的園區,代表了多少億中國人的血汗和苦難,才走到的今天。八0年代的中國我來過,九0年代也看過,加上這第三個十年的中國;每條街道幾乎每天都在建設,敲敲打打的沒有一天停過;中國富足了,人們都可去臺灣旅遊了,也可以每人平均數千美金的經濟水準去美國消費;中國人的熱情與天真,處處可見。這說明強大而富足的中國是會伸出援手的善良民族,西方人更清楚這點當世博會裡的法國007跑車設計大師說:「我們是來幫助中國創造更好的汽車」時,可想而知,西方國家的市場生計漸漸得仰仗中國了。

  世博會裡的臺灣館,唯一感到有點遺憾的是MV裡面沒有出現鄧麗君,鄧麗君已死!但那聲音有著聯繫大陸與臺灣的力量。臺灣的精髓,絕非僅是物質化與臺灣小吃,也不只是故宮博物院而已。最能代表臺灣價值的,是那些無限期、無條件為人民服務的中年義工,也就臺灣稱做歐巴桑的那些人,落實著仁慈正義的人文情操。

*

*

*

13.聽說今年11月妳要在杭州西博會中的藝博會舉行個展,你準備了些什麼?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

  鑒於美院焦小健教授和余旭鴻同學的建議,決定參加2010年杭州西博會,屆時展出的是搖滾樂系列、麥克傑克遜油畫作品、以及另類銀飾創作。希望與大家分享吉他之神的力量,以及一個華裔畫家所呈現的麥克傑克遜。更藉銀飾藝術,載以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

*

*

*

*

*

*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y43115&aid=461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