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01 16:11:04瀏覽2595|回應0|推薦0 | |
* 現代橄欖核舟記………….陳宗嶽 二00九年十一月,友人傅歐自杭州鄉下代尋得一枚橄欖核舟,舟重2公克,舟長 舟上的船艙篷有高低二層,第二層左右各有三個氣窗。船艙的左右各有四扇窗,窗分上下二格層,上格層為回紋,下格層為八弦紋;中間兩扇可以自由開合。 * * *
* 舟首有四人,左舷一和尚裝束者(應是佛印),悠閒的往遠方眺望;居右與居中的二人,都在爭睹手中的書冊,其中右者有鬍髯(應是蘇東坡),居中者無髯(應是黃庭堅,字魯直);居下者,留有鬍髯,左手邊還倚有一個魚簍(應是舟子)。 * * * * 舟尾有四人,右舷的兩名童子,正往外張望;靠左舷者,拿者蒲葵扇搧竹爐(因風向,爐火都置於舟尾),爐上有一壺;居中者,則在幫忙試水溫。舟艙裡,寬敞平坦,中間以核仁雕了一個方型的五官輪廓,代表一人端坐其中。總計舟上共有九人,描述的依然是蘇東坡遊赤壁故事。 現今中國大陸的山東濰坊及江蘇舟山,都以核雕技藝聞名。其中濰坊核雕始於清末,主要以核桃為素材,著名藝人考功卿及徒弟王德緒,巧妙利用核桃上的自然麻紋,雕出各種生動景物,如「夜遊赤壁」、「西記」、「泰山風景」等。其中有「夜遊赤壁」是繼承了王叔遠的藝術成就,船舷左右有窗八扇,開合靈巧,船上刻有六十多字筆畫剛勁,字跡清晰。尤其令人贊嘆的是,由船首垂下一條錨鏈,是由四十五個小如米粒、細如髮絲的橢圓形環聯結而成,環環相扣,轉動自如,製作精巧,令人嘆為觀止。 而舟山的核雕則以橄欖為材料,果核圓潤飽滿、肉厚,質地比核桃細密,表面沒有蜂窩狀褶壁,可作深雕細刻,雕成之後,以豆油或核仁擦拭,光澤瑩潤如琥珀。名家則有殷派的殷根福、殷小男、殷小妹,及鍾派的鍾年福。 因此,此一現代橄欖核舟應是參酌了兩地技藝,仍由舟山的藝坊完成。但是,不論那裡的產物,仍都在追仿明清時代的工藝。一如我們小時候初、國中的國文課本裡,那篇王叔遠核舟記(作者魏學洢)裡的描述,令人神往,只是核雕保存不易,如今只能從文詞裡追憶。如今能有實物參佐的,就只有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那枚清代陳祖章所雕的橄欖核舟。儘管相較之下這枚現代橄欖核舟的技藝仍有番距離,但是,假以時日,當有超越的可能。這枚現代橄欖核舟,是我看過的十餘枚現代橄欖核舟中,刻的最好的,雖然沒有落款,也不知何人所作,但是,古今相較,仍值得立文為憑,為歷史作見證。 核雕工藝最近一次興起的時間很短,大約在二00二年左右,因此市面上全是新工作品,老件只在玩家圈內流通,目前一枚老件要價將近萬元新台幣,甚至萬元起跳。 * * * 一九九0年,一枚核雕的要價,大約在新台幣數百元之間,曾收過一串十八羅漢的十八顆新雕橄欖核,要價新台幣一千五百元。二000年時,買過一串同樣工法的猴子橄欖核,平均每枚要價新台幣一百元。二00八年經過杭州時,在風景區看不到雕工精細的精品,一些普通品也要價五、六百元人民幣。反到是在台灣,還能以一枚三~四千元新台幣的價格,買到一些精品。目前看到網路上類似的現代橄欖核舟,工藝尚差,要價卻在人民幣一千二百元。曾看過最貴的一枚,是在拍賣目錄上刊出的清代橄欖核舟,拍出價超過新台幣一百萬元。 收存新核雕最妥當的方法,是存放在封口袋或錦盒內,再放置於抽屜、大盒子內,需注意的是,存放於封口袋內,用不著把口袋全部繫緊,應留一點縫隙,讓空氣內外均衡,溫度在不可過寒與過熱。 我個人不喜歡上油,自然盤出來的光澤最自然,也不膩手。曾幹過一見笨事,將一件雕滿猴子的橄欖核,因嫌它灰膩太多,拿去直接用水洗,後來當然是裂開了,幸好只有核尖的部分,雖然有點笨,但是我還是喜歡每顆橄欖核都乾乾淨淨的,只是下回要改進清潔的方法。 * * * ※蘇東坡與赤壁 核舟上所雕刻的是東坡泛遊赤壁的情景,而東坡對於赤壁有著特殊的情感,曾經做了前、後赤壁賦,他和赤壁的結緣來自於謫貶黃州。 宋神宗元豐二年(西元1079年)時,在他移任湖州的第三個月,一天,突然闖進一位朝廷欽差,不容分說的把蘇軾捉拿進京,原來是一群和蘇軾有嫌隙的御史,為了要討好王安石,指稱他在詩文中歪曲事實,誹謗朝廷,請皇上下令司法官員判他的罪。不久蘇軾就被送入獄中,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 這件案子真是轟動一時,除湖、杭州等地的百姓請和尚唸經為蘇軾祈福外,幸得前太子少師─張方平、前吏部侍郎─范鎮,替他上疏挽救,才將情勢緩和下來。再加上神宗原本就喜愛他的文學,又生病的曹太后(神宗祖母)也為他說情,最後只定蘇軾「譏諷政事」之罪。是年 元豐三年(西元1080年),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初到黃州,生活困苦、衣食不足,還要照顧一家大小,沒有薪俸,連住的地方都成了問題。後來只好暫居廟裡,靠僅剩的錢節儉過活。幸好一位在黃州做事的好友-馬正卿替他請願了一塊荒地,讓他耕種、造屋。他汗流浹背的在東坡上辛勤耕作,妻子王氏則在一旁協助他,同甘共苦。蘇軾親自在東坡開荒種地,對這個曾經長滿荒草的地方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他在詩中說:「雨洗東坡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他讚揚這東坡如同山石般坎坷堅硬的道路,要自己也必須不避艱險、樂觀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進。他把東坡看作是自己個性象徵。辛苦一年後,蘇軾在東坡旁築了一間書齋,命名其為「東坡雪堂」,從此自號「 蘇軾在經過了此次的文字獄衝擊後,決心重新做人,在張羅日常茶飯的生活中找到了淡泊自得的喜悅,一有空,仍不忘到處尋幽訪勝,賞遍山川景色,悠閒度日。並因對人生的新體會而創作出不少不朽的文章佳句,如〈前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後赤壁賦〉。蘇東坡文章中的赤壁並非三國時期的戰場,而是位在黃州,其被貶至黃州後,與三五好友暢遊此地,創作文章,一發思古之幽情,使黃州赤壁在蘇東坡以後成為勝景佳地。 ※蘇東坡的【前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曰。」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鳴嗚然,如想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潸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因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蘇東坡的【後赤壁賦】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板。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課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 於是攜酒與魚,復遊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普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正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千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仙。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遊樂乎?」間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嗚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子亦騖悟。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蘇東坡與佛印的機辯 佛印,名了凡,字覺老,長於詩及書法,與東坡往來密切,兩人之間的軼聞趣事,妙語相鬥,亦流傳千古。 一天,兩人相對坐禪,蘇東坡一時心血來潮,問佛印禪師:「你看我現在禪坐的姿勢像什麼?」 佛印禪師說:「像一尊佛。」 蘇東坡聽了之後滿懷得意。此時,佛印禪師反問蘇東坡:「那你看我的坐姿像個甚麼?」 蘇東坡毫不考慮地回答:「你看起來像一堆牛糞!」 佛印禪師微微一笑,雙手合十說聲:「阿彌陀佛!」 蘇東坡回家後,很得意地向妹妹炫耀,說:「今天總算佔了佛印禪師的上風。」 蘇小妹聽完原委,卻不以為然地說:「哥哥!你今天輸得最慘!因為佛印禪師心中全是佛,所以看任何眾生皆是佛,而你心中全盡是污穢不淨,把六根清淨的佛印禪師,竟然看成牛糞,這不是輸得很慘嗎?」 蘇東坡手拈一拈鬍子,黯然地同意蘇小妹的看法。 事隔多時,蘇東坡修禪定日漸有了功夫,一次出定後,喜孜孜地寫了一首詩: 立刻差書童過江,送給佛印禪師,讓他評一評自己的禪定功夫如何?佛印禪師看過後,莞然一笑,順手拈來一枝紅筆,即在蘇東坡的詩上寫了兩個斗大的字:「放屁」再交給書童帶回。 蘇東坡本料想佛印會給他諸多的讚美,怎之一看回信中竟是斗大的兩個紅字「放屁」,不由得火冒三丈,破口大罵:「佛印實在欺人太甚,不讚美也就罷了,何必罵人呢?我非立刻過江與他理論不可!」 佛印見到蘇東坡後,大笑說:「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兩人相視而笑。 ※核雕藝術 明清二朝在器物藝術的成就可說是集大成,尤其是文玩器物的製作,可說是極盡精巧之能事,件件精巧絕倫、美不勝收。 明代以微雕為特色的是核雕。這是以橄欖、桃子、胡桃,甚至櫻桃的果核為材料雕刻而成的。雕成之後,或是浮雕、圓雕、通雕,外形上都能保持果核的原形。核雕通常是單獨一件,繫之以細繩或配上座,懸掛或放在案頭賞玩。 明代核雕名家有夏白眼、邱山、王叔遠、刑獻之等。夏白眼是宣德年間馳名的核雕藝人。相傳他在一顆橄欖核上,雕刻了十六個嬰兒,每個只有半粒米大小,但是眉目之間,喜怒神情生動逼真,又刻有荷花九禽,飛走的姿態,各個不同,被認為是「一代奇絕」。 而王叔遠所雕的核舟聲名也很高,此一作品,已不知去向,只能從現存後人的作品中想像。如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雕橄欖核舟」,這是清乾隆年間陳祖章的作品。 明、清雕塑如許多小型玩賞性雕塑,往往太過細碎繁瑣、裝飾風格太濃。但是,核雕因其形體微小,人物刻畫都必須以最洗鍊沈穩的刀法,抓住對象的神態表情;經由放大鏡仔細觀看,核雕中的人物形象都是以寥寥數刀,簡鍊的線條就神態畢露的,可見這些工藝家技法之神妙。 * ※橄欖核雕的基本工序 一、選核-所選的核要質地緊密,有利於刀法的施展;其次根據所雕刻的不同題材選擇不同特質的橄欖核。例如雕刻現在較流行的18羅漢頭,可選圓而飽滿的核子;人物則選用體長飽滿的核子如彌勒佛,有些密度不高的核,因為表層密度相對?面高一些,可以做薄意浮雕或練習用。 二、構思-利用材料的特點,並配合各種技巧-圓雕、浮雕、陰刻、鏤空雕,發揮創作者的才能和特長,讓各種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都得以體現。 三、粗刻與細刻-,在橄欖核上刻出大體的輪廓,可以用筆先打稿,目地是要使佈局合理,調配好各部分的比例,然後進行細刻,使作品大體成型。 四、打磨-用木工砂紙進行第一次打磨,注意不能損壞輪廓線。打磨時,砂紙走向要與雕刻時線條走向一致,不要留下運刀的刻痕;然後用砂紙進行細打磨,使表面更加圓潤光滑。 五、細雕-在第一次打磨的基礎上,再進行精雕細刻,在細節上完善作品。 六、開相-眼睛的好壞關乎整體,所有的神情都集中表現在眼睛上,所以,開相時一定要成竹在胸,運刀如神,一氣呵成,這步驟可以是第一道工序,也是最關鍵的一個步驟。 七、拋光上蠟-首先在作品上塗上一層蠟,再用絨布使勁搓把蠟搓進橄欖核子?,然後再上一層,再搓,經過幾十次的上蠟、搓揉之後,蠟質完全浸入橄欖,表面自然形成一層包漿,非常漂亮。另外也可以用煮蠟的方式,把作品放到融化的蠟?去煮,可以讓蠟質更快、更周密的滲入橄欖,通常用在較粗工或較低價的產品,唯一要預防的是-不要因為參了水與高溫膨脹,讓橄欖核子開裂。 ※橄欖核雕的保養 論核雕的保養,因採用原料為橄欖核,核屬木質,最可怕就是會開裂。開裂是橄欖核容易出現的現象,開裂的原理在於核內與核外的濕度不統一。橄欖核一般有三瓣構成,三瓣之間相互隔斷,每瓣之間都有核仁。刻成作品後掏掉核仁,這就形成了三個空囊。囊內空氣濕度與核外濕度應保持平衡,如果內高外低,相差懸殊的話,則核內濕潤向外膨脹,核表面乾燥向內收縮,這就會開裂。防止開裂,應注意下述幾點: 1.防曬:太陽光或高溫燈光長時間直曬將導致開裂。 2.防水:橄欖核作品掉進水?或用水刷洗清潔,空囊進水後蒸發很慢,外表蒸發很快,導致由內向外膨脹而開裂。如果著水,可放在食品保鮮袋中打一松結,讓水份慢慢蒸發,切忌速幹。 3.防風吹:風吹是導致開裂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別是北方地區,短時間的風吹就容易將橄欖核吹裂。因此風力稍大,就應妥善收藏起來,以防不測。 4.防乾燥:冬季使用暖氣(或暖空調),室內(車內)很乾燥,橄欖核長時間放置在這種環境中肯定開裂。如果在暖氣環境中使用加濕器加濕,那就不會開裂。尤其冬季不能放在內衣口袋,人的體溫會產生“烘烤”的作用,使其開裂,在外衣口袋就不易開裂。 5.可上油:橄欖核本身有很多油性在內,但隨著時間推移,油性是會消散的,因此必須上油,來加強它的油質,油質少則易裂,就如木頭太幹了會裂,是一個道理。在表面上油,它會吃進內部的,塗抹均勻,整個核都可以吸收油分。 上油的方法是採用軟刷蘸少許色澤淡的油質(橄欖油、花生油、沙拉油、大豆油均可),先在隨便什麼器具上刷幾下子,讓油均勻流淌到刷毛上,然後就可以朝核雕刷上去,周身充盈油光即可。一次塗抹大量的油是忌諱,有些沒長熟的核,核質不好,會因刷油多而產生花斑,花掉。也有少數核,一抹上去就會花,可以採取的辦法是—上油後,在二分鐘內仔細觀察核雕表面,出現深色的斑點立即用紙擦幹,花斑就不會再擴散。 那如果已經花了,怎麼辦?新核出現花,可在把玩一段時間後,再上油塗抹,同樣要適量,這時因為表面已有淺淺的一層包漿,再花的可能性很小。 核雕花了之後,肯定要破壞品相,但玩家不需擔憂,因為花不會導致裂。而且,核雕在把玩一年半載之後,整體顏色都會深紅,花斑也會隱淡,最後消於無形,所以不用害怕。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