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場品味「悠悠歲月」與「純淨天然」的茶敘
2024/01/26 19:40:24瀏覽629|回應0|推薦5

一場品味「悠悠歲月」與「純淨天然」的茶敘

~2024.1.26 陳宗嶽寫於台北

  2024年1月16日應約到沈山人的汐止工作室喝茶聊天,飲茶中,他提出:在其他泡茶條件不變的情況之下,逐一試用各種不同的紫砂壺,結論出:1970年以前宜興紫砂一廠製作的廠壺、以及現代原礦朱泥壺可以泡出加分的普洱古樹茶滋味。

  意思是說:「原礦的紫砂料」與「早期的明火窯燒」是發揮普洱古樹茶滋味的基石,這是經過沈山人逐一並列沖茶實驗所獲得的結果,但是茶品目前只限於他持續鑽研的普洱古樹茶。

  因此相約1月20日週六下午,請既是曾留學法國的專業畫家、也是古樹茶道老師的沈山人,以及他的牽手兼茶侶,也是珠寶設計師兼金工的黃琛香一同來家裡泡茶,同時請沈山人帶上他專業的茶道具,包括宋代的建盞、陳景亮大師的燒水壺與茶海,以及他專研的普洱古樹茶品,我這裡則提供清代的朱泥老壺,由他執壺泡茶。

  1月20日週六下午,雖是節氣的大寒,卻是陽光明媚,一個適合品茶的好天氣。兩對夫妻,加上每周六固定來家茶敘的老友余讓堯五個人同席,由沈山人執壺,其牽手協助,他們還特地帶來汲自新竹關西的山泉水以確保沖茶的品質,我們其餘三人則是很幸福的純粹品茶,間歇在分享一些金工收藏品與朱泥古壺。

  沈山人沖泡時採用他近年專門研發出來的「悶泡茶法」,他所專情的古樹普洱茶通常能耐泡到20泡次以上,其間要到第10~11泡時茶性才能完全釋放出來,因此他將前10泡以朱泥小壺沖泡好的茶水先倒入茶海,累積2~3泡之後再從茶海灌入以316L醫療用不鏽鋼製成的保溫壺裡悶著發茶,等到第11泡開始,先從朱泥壺倒入茶海,再分茶到每個人的宋代老建盞之中,但是只倒入一半茶水,另外一半茶水則由原先保留在不鏽鋼保溫壺裡悶著的茶水倒入,由前後兩段茶水混成當下最能彰顯茶質的茶水。這樣的沖泡法,讓執壺的沈山人必須很專注的投入在茶的沖泡之中,因此將近三個鐘頭的飲茶時間裡,也只品嚐了如下三款普洱古樹茶。

第一款~使用清代中期110cc的君德詩文底款朱泥壺

  茶品:木化茶丹,純日曬二重奏,以2018年份與2023年份特別拼配而成。

  產自:雲南臨滄雙江縣木化茶區,平均樹齡300年左右,古樹純料,單一茶山。

  原料:三月頭春,以1芽2葉的茶青為主。

  工法:古法、純日曬、百花百草工藝。

第二款~使用清代中期130cc的孟臣詩文底款梨形朱泥壺

  茶品:2007普華古樹

  產自:雲南西雙版納,勐臘縣國家森林保護區(國有林)普華山茶區。平均樹齡4-500年左右,古樹純料,單一茶山。

  原料:三月頭春,以1芽2葉的茶青為主。

  工法:傳統鍋炒,曬青毛茶工藝,手工石磨壓餅。

第三款~使用清代乾隆朝120cc的逸公詩文底款平蓋折肩朱泥圓壺

  茶品:2004麻黑古樹(尚大房包裝/訂製茶)

  產自:雲南西雙版納,勐臘縣易武正山,麻黑古樹茶區。平均樹齡500年左右,古樹純料,單一茶山。

  原料:春茶茶青。

  工法:傳統鍋炒,曬青毛茶工藝,手工石磨壓餅。

  品飲之間,對普洱茶主張:先喝熟一個茶區的各色茶,再以此為標準去評鑑其他茶區的普洱茶。因而較有主觀體驗的余讓堯,就這三款普洱古樹茶表達了如下的感覺:

  第一款:臨滄茶區是滇紅之鄉,香氣、色澤都不錯!若壓成餅,假以時日會圓潤點!

  第二款:勐臘是古六大茶山,清朝中期前的貢茶主要產區。湯色澄黃、味純正!已過十五年第一個轉化期,預測後面香氣、滋味漸入佳境!

  第三款:麻黑是大易武區產區之一,易武是普洱茶製茶交易中心。有易武茶明顯的煙燻味,湯質綿長回甘、氣韻爽朗!繼續陳化更為香勁濃釅。

  我因為對茶的口感沒那麼敏銳,只能概括地說:都很順口,有純淨的感覺。我家太座則感受到:第一泡茶雖較新,氣感卻強,入口後不久就開始額頭冒汗。另外,沈山人也確認「這些朱泥古壺對普洱古樹茶有加分與減新澀的作用」。

  如今追記當日品茶景象時,不禁想說:只是喝個茶,卻是如此大費功夫,還真是「功夫茶」,不怕麻煩!但是,再細想,使用清代朱泥壺、天然山泉水、陳景亮大師的燒水壺與茶海、宋代的建盞來泡茶,如此費工夫,也不過是想「返回古代喝茶的情境~回到古代那個沒有污染的天然環境之下喝茶而已!」因此,或許可以為這場茶席盛宴下個結語:那日口舌啜飲的雖是「古老茶具的悠悠歲月」,入腹感受的卻是「純淨天然的茶滋味」。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y43115&aid=18029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