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11/28 13:38:59瀏覽816|回應0|推薦1 | |
用楊鳳年百年圓鼓壺品嚐十年黎明珍品普洱茶
2018.11.28 陳宗嶽 寫於台北 2018.11.17 下午,特地與老友小余拿出這把重新洗淨的170年前的楊鳳年圓鼓壺來品茶,這把壺至少15年沒入過水,此次取出使用,是想在珍藏多年之後再親身品味170年前的古韻,體驗操持曼生文人壺的感覺,尤其是泥質的厚實,書法的妙曼與詩境的幽遠。
壺左側銘文:諸緣所住,音聞鼓聲,百年之誦,源蘊蘭馨。七薌銘 長14.5公分*寬8.7公分*9.6公分高,重285公克。
右側銘文:味香聽經
今日宜興壺界對曼生壺的認知~咸認是一群書畫名家與幾位製壺名手在跨界交匯下的智慧產物,本壺即屬廣義範疇的曼生壺。
底款:楊玉禽(鏤空銅錢紋裡)
一、楊鳳年 楊鳳年,清乾隆~咸豐年間製陶名藝人(約1774—1855),女,字玉禽。楊彭年、楊葆年之妹。
二、改七薌 改琦(1773-1828),漢族,中國清代畫家。字伯韞,號香白,又號七薌、玉壺山人、玉壺外史、玉壺仙叟等。松江(今上海市)人,宗法華喦,喜用蘭葉描,仕女衣紋細秀,樹石背景簡逸,造型纖細,敷色清雅,創立了仕女畫新的體格,時人稱為“改派”。工人物,佛像,仕女,筆意秀逸瀟灑,其遠祖為西域人,於元朝時入居中原,明清兩代世居宛平(今屬北京),祖父改光宗一度任松江(今屬上海)參將,遂入籍於此,其父改筠也曾擔任過松江海防提督衙門書辦。 明清以來,松江地區文人薈萃,書畫鼎盛,改琦從小耳濡目染,深受影響,青少年時就在藝術上取得一定成就。稍長,結交地方名人,如王芑孫、李廷敬、李筠嘉等,詩、書、畫上得到指點,開闊了眼界,名聲漸著,慕名索畫者接踵而至,作品不但在江浙一帶備受推崇,而且還得到京師的王公貴族、官僚文人的贊許。與之交往的有錢杜、蔣寶齡、陳文述、陳曼生等畫家、鑒賞家和文學家,相互唱和、切磋畫藝。先後到過上海、杭州、吳興、蘇州、常熟、無錫、金陵、宜興、溧陽、當塗、揚州、袁浦諸地。 外遊期間,與所到之處的文人、畫家均有書畫應酬、詩詞贈答,並遊山玩水,領略江湖名勝,使其視野、胸襟得到了開拓和豐富,對其藝術創作有一定的影響。 改琦善畫人物、花竹,尤以仕女畫最為著名,數量較多。曾畫《紅樓夢圖詠》50幅,鐫版行世,筆下仕女形象柔弱削瘦,別具風格。其花鳥、山水、蘭竹等,吸取前人之長,亦有一定造詣。代表作有《張夫人曉窗點黛圖》、《元機詩意圖》等。能詩詞,有《玉壺山房詞選》問世。其子改小薌、孫改再薌均能畫,畫風尚能相似。
三、改七薌與陳曼生的交往 嘉慶19年(1814年) 6月15日改七薌為陳曼生完成“桑連理館主客圖” 粉本,郭頻迦撰“桑連理館主客圖記”凡姓者34人,為客者26人,陶工楊彭年入傳於內。7月陳曼生刻「七薌詩畫」印贈改七薌。嘉慶20年(1815年)初由錢叔美、改七薌、汪小迂點筆完成“桑連理館主客圖”,3月郭頻迦撰“桑連理館主客圖後記”,錢淑美、改七薌均列名44位圖記賓客名單中。
四、存世稀少的“曼生壺” 依據不完全的統計,目前各博物館、拍賣公司、公開書籍上曼生款的古壺大約有一百多把,其中大多數是晚清、民初時期的仿壺,只有二十把左右是被認可的真“曼生壺”。而沒有曼生款的“楊氏兄妹紫砂壺”中,“楊彭年”的約有四十把,“楊鳳年”的約有十把,“楊葆年”的約有五把,中間一樣有晚清、民初時期的仿壺,當然名氣最響的“楊彭年”仿壺最多;“楊葆年鐘鼓形壺”因為“宜興陶器圖譜”上卷在1937年即已初版,因此在亦有仿壺。
五、「壺依字貴,字依壺傳」的“曼生壺” 對「壺依字貴,字依壺傳」的“曼生壺”而言,壺上鐫刻的詩文與書法才是“曼生壺”最被人稱道的亮點,因此鑑定“曼生壺”最重要是~壺身要銘刻有精彩的詩文與書法。但是如果像「求一把曼生壺都不得」的歷任廣東、湖南從二品巡撫的金石家吳大澂,在聘請黃玉麟製作仿壺時,兩人攜手,依據文獻,黃玉麟製作仿壺,金石家吳大澂仿陳曼生筆意銘文,這樣的仿壺必然精采絕倫,後世也難以勘破其作為之處。面對這樣的極品仿“曼生壺”,就當它是真品吧!
六、始終價昂的“曼生壺” 《陽羨砂壺考》記載:「尋常貽人之品每壺值240文,加工者價三倍。」而《揚州叢刻》記載:「嘉慶道光年間,運河挑工每日20文。」當時一升米要價30文,因此一名挑工需要工作12天才能買得起一把普通壺,工作36天才能買一把“曼生壺”。《溧陽縣志》記載:「知縣俸銀歲俸45兩」,折合每月約4兩銀,按嘉慶23年(1818年)白銀一兩兌換銅錢1350餘文來換算,等於正七品的溧陽縣令陳曼生每月俸給5220文,可以買7支“曼生壺”。即使後陳曼生來升到正五品的江防同知,年俸77兩1分8釐,等於月俸約8400文,也只能買11支“曼生壺”,足見“曼生壺”這樣的“文人壺”價昂。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