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05 11:06:21瀏覽648|回應0|推薦3 | |
上文提到,要在一個競爭激烈,全球化的經濟體系中成功,我們的下一代須要具有幾項條件: 創造力,溝通力,外語能力,誠實,有禮服,及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接下著,讓我們談談做父母的如何才能幫子女培養這些特性。 首先談增強創造力 台灣的教育一向是問題多多。教改改了好多年,還是遭很多人批評。大家對一試定終生的 聯考制都很不滿意。總算這幾年有些進步,但還是不儘令人滿意。 許多人,看了很多歐美的教育制度,很是羨慕。 很想引進到台灣,主要的原因 就是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小孩,從小就在大書包的壓迫下,無奈的消磨掉了可愛的童年。但很不幸的是,中國傳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一直 根深蒂固的藏在大部分的父母腦中。所以,許多年來,教育的目的,還是停留在:把書讀好,進一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這種教育體制下訓練出來的學生,創造力,一般較差。 在這樣子的教育體制下,做父母的應該如何去幫助小還培養創造力? 幾個月前,在美國的公共電視台看了一個很有趣的節目。其實主題是在討論:音樂天才,究進是天生的還是後天養成?我已經忘了最後的結論。但節目中提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新發現,是有關人類如何失去我們不用的本能的報導。我倒是記的很清楚。 報導指出,前一陣子,在美國,警方解救了一個女孩子,被父母單獨關在一個暗房中十幾年。這當然是一件悲劇。在這女孩被救出來後,許多社服人員及心理學家,都希望趕快能夠教會這名女孩講話,讓她能夠很快的溶入社會。不幸的是,這些努力最後都失敗了。由於這件案例,腦神經專家得到一個結論就是:嬰兒在剛出 生時,他們的腦神經相當的齊全,有能力去學習各種知識及技能。但你若久不去用,這些神經也就退化了。 這個發現,給了我很大的啟示:當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有些偏颇時,我們很可能就永遠的剝奪了他們學習很多 事情的能力。我們孩子的創造力很可能在他們小的時候,就被我們一點一點的剝奪光了。 要如何才能培養小孩的創造力?我相信有很多專家都比我知道的多。我在這 裡,只能從自己許多年,在美國觀察的結果,提出一些建議。 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小孩從小多想,多用腦筋。不要以為別人告訴你的都是對的。 這個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很不容易,尤其是在台灣的父母。 難在哪裡? 傳統的權威思想:一般,做父母的,為了維持父母的尊嚴,常常強求小孩,接受父母認為是對的看法。 傳統的孝道:小孩為了孝順父母,討父母的歡心,勉強接受父母的看法。 尊師重道:老師講的一定是對的。長久下來,就習慣於接受老師的看法。 更不幸的是,在繁忙的工業社會,大家的耐心都很差。誰有那些美國時間?陪你慢慢的想,慢慢的研究,慢慢的問。 也有很多人認為,社會競爭如此激烈,還是現實一點。不要去想那些,有的沒有的,不切 時際的東西。何況,這些問題考試又不考。知道了又不能當飯吃。 一般學校的考試,也還是重視,學生對所教課程的 暸解。很少老師會對你的看法有興趣,尤其是當你有不同的看法時。 畢竟,我們的傳統文化還是講究:順應,一致,與和諧。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躲在人群中。最保險的路,就是和別人走一樣的路。 當這種想法成了社會的主流思想時,要求兒童有創意,可能很不容易。 好在最近,上面提到的各個現象似乎有微小的改善。但是要能快速的進步,還有待大家的努力。 譬如:做父母的要能隨時提醒小孩,多想,多挑戰別人的看法。從小就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當小孩真的這樣做時,要鼓勵。若還沒能養成習慣時,要常常提醒。 當小孩培養出獨立的思考能力和習慣後,除了對長大後的創造力有幫助,同時也能幫助他們增強獨立性。獨立性強的人,比較能做決定,較有創意,不易被環境左右,較能堅持己見,成功的機會較大。這些也正好是我們台灣目前比較弱的地方。 對喜歡問問題的孩子, 一定要鼓勵, 不要澆他們冷水。但最重要的是,要能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的答案。沒有任何父母是萬能博士。也沒有父母需要是萬能博士。好在,現在有個幾乎是什麼麼資料都有的網路。只要能教會他們上網,父母的工作就輕 鬆了。當然,對那些還不能上網的小小孩,做父母的當然就要自己多努力,多上網了。 做父母除了要有耐心的回答孩 子的問題外,還要能主動的,讓小孩接觸各種不同的東西。小孩子的腦袋是要越用越好。知識越廣,創造力會越強。 當然,老師在這個文化演進的過程中,也扮演著 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做老師的要能多一點愛心和耐心。不要有那種傳統老夫子的心態。對學生要維持那種亦師亦友的關係。學生不能怕老師,怕了就不敢去問問題。不敢問問題,學生就學不到東西。 老師還有一項很有效的利器,來幫助學生改變學習的態度,那就是考試的題目及作業的問題。只有在考試和作業中,不停的要求學生去思考。學生才能養成多思考的習慣。 比起美國的學生,台灣的學生,看書看的是少很多。這不是說,台灣的學生用功的程度不如美國學生。事實上,可能洽洽相 反。只是,台灣的老師比較注重傳授書本內的東西。而且也希望學生能吸收書本內的東西。而美國老師,卻只是拿課本來做為上課討論的基本平台。 他們的目標不是要學生僅僅記住教科書上說的事情。他們是希望,學生能瞭解,為什麼會有這種 事情發生?這種事情的發生是否是最好的結果?能否有辦法避免?要回答這些問題,學生只能到處找資料,找書看。 單單去改變家長及老師的行為,若沒有整個入學制度的配合,也很難成功。教育部這些年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努力。我想只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遲早可以找到最好的方法。 若大家都願意朝著這個大前提去努力,我們下一代的創造力一定會比我們好。但是,有了創造力只是有了一個工具。這只是促進我們進步的第一步。要如何鼓勵大家多用這個有用的工具?讓他能替我們社會創造出最好的經濟及文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上文提到,一個人要成功,一定要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對一個在台灣早期惡補文化中長大的人,這句話給我的感觸最深。在那個年代,男孩子,在高中時,幾乎都選 理工或醫科為大學的目標。原因很簡單,現實問題。加上,從小學起,在校能夠接觸到的,除了聯考要考的科目以外,什麼都沒有。台灣那個時候大家都很窮。一般父母也無法提供兒童 足夠的課外讀物,讓小孩能接觸課堂以外的東西。 很多在台灣長大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少真正的去研究自己興趣所在。更不要說,去堅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結果,很多人讀了一個自己可以讀的下,但卻不是自己喜歡的系。更多的人,讀的只是畢業以後好找事的科系。 這樣子的結果便是,大家都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這種工作很難激起一個人的狂熱。一個人對一件事缺乏狂熱, 做起來就不會投入。做事不投入,就很難會成功。 做自己喜歡的事,做起來一 定會快樂。其實,快樂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很好的報酬了。不單是這樣,當你對一件事能真正的投入時,你會想盡心思的去把它做好。你會去充份的發揮你的創造力。你才能成功。也才能有大成。 做你喜歡做的事才能成功。聽起來是不錯的理論。但是要如何才能知道,什麼是你喜歡的事? 前面剛提到了如何培養創造力。現在又要給父母再加一個任務,就是如何替小孩找出他們興趣所在? 其實前面我也稍微提了一下,兒童的成長過程,除了要讓他們多想以外,還必須要讓他們多接觸各種不同的知識,及各色各樣的文化藝術。美國有許多製作相當好的節目,像國家地理雜誌製作的許多節目。這些節目,介紹了全世界各種不同的天文,地理,動物,與文化。對兒童的知識與見解非常有幫助。 另外有一個發現家﹝DISCOVERY﹞的電視台,也製作了許多有關新科技及人類探險的節目。因為這些節目都是給一般大眾看的,所有的報導都是深入淺出。很適合兒童觀賞。 要找出自己所喜歡的事,一定先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些什麼事。做父母的責任就是幫助他們去接觸這些好玩的東西。一個人能越早找到自己喜歡的事,就越早能成功。 當然,老師對學生,也有同樣的義務。也要像父母一般的去教導自己的學生。讓我們台灣的小孩個個常識豐富。同時,在高中,學校也要開始給予高中生有關將來就業的輔導。譬如,未來社會上需要那一種人才。他們在做些什麼?學校可以找各種行業從業人員來和學生談。讓學生了解那些行業是他們將來能做的。 音樂,藝術和文化對社會的貢獻,決不小於工商業。在台灣,對這方面有興趣的兒童也絕不會少。父母,學校及社會,一定要提供各種機會,讓小孩能多多接受這方面的薰陶。 請續看下段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