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19 13:45:29瀏覽542|回應0|推薦1 | |
與生命相約(一行禪師文集) 一行禪師著‧明潔、明堯譯‧橡樹林文化出版 1.一行禪師於1926年出生於越南中部,16歲時在「歸原寺」當見習僧,後來赴美研究並教學。1982年在法國南部立了「梅村」(Village Des Pruniers)禪修道場,也多次來台弘法,目前已是86歲高齡。 2.這本書我過去曾閱讀過,因他最近又來台,我於是將本書拿出來再看一遍! 3.在佛教中,識是由兩部分所組成,即「藏識」和「意識」(分別事識);後者乃指八識中的第六識。至於前者又稱為「阿頼耶識」,即所有我們做過、經歷過和看見過的事情都作為種子埋藏在這「藏識」中。 4.作者認為我們的「藏識」中有一尊「幼佛」埋藏在我們心中的愛和理解的種子。當我們感覺到我們幼佛存在的時候,我們便擁有了「菩提心」,即覺悟的心,慈悲的心。 5.出家人一定要有開濶的心胸,如不能接受菩薩的理想,為眾生而修行的話,他們「不是真正的佛子」。 6.作者認為我們如果練習對「無常」的本性保持覺照,我們就可以少些痛苦,多享受些生活,如果我們知道事物是「無常」的,我們當下就會珍惜他們。「無常」不是消極的。 7.佛教禪定的一個首要方面就是「三摩地」(Samatha,止和定),另一方面就是「毗婆居那」(Vipasyana,禪觀,深入地觀察)。 8.佛陀曾教給菩薩們很多具體的修行方法,以幫助他們,不僅為自己,而且為一切眾生獲得覺悟,從而達到生命的圓滿。 9.作者指出「花」是由「非花的因素」(如:泥土、水、陽光……)所構成,宇宙中的所有事物共同作用,才導致一朵花的存在,所以看任何事物,我們都可以看到這種「互即互入」的本性。沒有「非我的因素」,「我」是不可能存在的。「一」是由「多」組成的,為了照顧好我們自己,我們就要照顧好我們周圍的人。 10.佛陀非常清醒地認識到「我」是由「非我的因素」構成的,這才是我們真正的「自我」。 11.真正的佛法一定符合「三法印」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12.人認識到「無常」,會變得積極、慈悲和富有智慧。「無常」是從「時間」的角度來說;「無我」則是從「空間」的角度來說。 13.佛陀教導我們要安住於「正念」,諦觀「互即」、無我、無常,從而進入「三摩地」。 14.涅槃寂靜,「涅槃」是滅除的意思,而「涅槃寂靜」就是滅除煩惱和名相,人類的三個基本煩惱是貪、瞋、癡。 15.學習深入地觀察事物的本質,直接體驗「實相」,而不用「名相」概念這些術語來描繪它,這就是「修行」。 16.古人云:「溫故而知新」,再把這一本書再看一遍,還挺有助益的,感恩本書的作者、譯者及出版社。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