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23 09:02:34瀏覽487|回應0|推薦0 | |
飛彈試測補考 還是不及格 國防部今年一月舉行「聯合防空火力實彈射擊測考」七成命中率挨轟,但前天補測仍不及格!空軍前天在屏東九鵬基地進行年度精準彈藥射擊訓練,共發射地對地麻雀飛彈、空對空中程天劍二型飛彈、空對空短程麻雀飛彈、空對空中程雲母飛彈各一枚,但仍有地對地麻雀及雲母飛彈脫靶未中,四枚中二枚,僅五成命中率比上次還差,立委直批「離譜!」 19砲彈7發不中 空軍昨晚證實,前天射擊的狀況是地對地麻雀飛彈在鎖定目標後發射,初期飛行狀況正常,但後續卻向下飛行,並在視訊中消失,未命中靶機;雲母飛彈則是發射後過靶未爆。 今年一月的實彈射擊測考發射十九枚飛彈,有七枚未命中目標。空軍邀中科院、雲母飛彈所屬的法方專家、麻雀飛彈所屬的美方專家測評後,決定更換靶機,並在前天射擊訓練,僅射擊空軍所屬未命中的四型飛彈,卻仍有二型未命中。空軍說,飛彈問題正由專業單位研判中。 資料摘自:2011年 03月23日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266891/IssueID/20110323 這個情況如我在本月《全球防衛雜誌》(2011年3月,第319期,頁56至61)中的段落事先的預判,一樣會很糟糕。 國軍於1月18日在九鵬基地進行聯合防空火力實彈測考,發射19枚各型飛彈。結果天劍二型、雲母、麻雀及陸射麻雀等6枚飛彈未能準確擊燬目標,媒體報導估算成功率僅有68%;但隔日國防部於官網公開說明:經專業人員初判,係因引信或推進器發生問題所造成,且平均攔截成功率為73%符合經驗常數。 依據以往軍方準備實彈射擊的慣例,試射的飛彈必然會先行挑選至少2倍以上的彈量,然後經過外、內部,靜、動態之機械與功能檢視,沒問題之後再和發射系統進行整體模擬測試,任何一個結點出現疑慮必然會重新反覆再來一次,直到所有測試過關後,才備便等候正式的發射。這次公開的試射,豈是單純武器裝備本身的問題,若採取臨時隨機挑選立即測試的方式進行,相信命中率很可能會低到非常令人驚訝。本次實彈驗證,不能夠以單一事件來論斷,而應就以往歷年來國軍各型實彈射擊的成效進行通盤長期的追蹤觀察,其中涉及的關鍵仍然是國軍整體戰備規劃思維與官僚文化改革的深層問題。 觀察此次試射失敗與過去歷次案例即可發現,國造裝備的失誤率相對要低多(如現行服役的各型戰機中,就以IDF失事率最低,多數空軍飛行員均認同其妥善率高易於掌握)。如2010年6月11日海軍256戰隊的海龍潛艦在高雄左營港西南海域執行「獵鯨」操演時,試射一枚SUT型操雷,結果魚雷發射後即失去控制消失無蹤,至今尚未尋獲。箇中原因即在於,國軍高層將領已習慣也喜愛直接經由軍售採購所獲得的武器裝備,因為這樣最快最安全比較沒有責任一切都歸給美方,買完成軍就是大功一件,但對於是否能夠完全掌握整體後勤的技術、經驗與料配件則並不上心。因此,現今的先進武器與系統自購入開始,隨著儲存時間無論是電子元件、金屬結構或化學燃料等,都會逐漸衰減且各因素還彼此環扣,不經常進行驗證到了過期隱藏的問題當然就會更多,如果採購的是除役或已除役的二手軍備,後續原廠料配件停產或技術銜接呈斷層,那就更難以掌握了。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