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3/08/26 10:41:52瀏覽1379|回應4|推薦5 | |
美中共管對台軍售?
台灣國防的未來? 王志鵬 (備役海軍上校、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本文刊登於2013年8月26日,自由時報,版A15。 近日,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向美國提出,若能停止對台軍售,中國可以考慮調整軍事部署,且對影響中美軍事關係的三大障礙,其中包括對台軍售,可成立工作小組。雖然,美國對此明確表示否認,也強調依據「台灣關係法」軍售立場沒有改變,仍引起各界的猜疑與議論。 就美國對台軍問題,確實已經到了必須審慎思考的問題,其主要有三層交互的影響,首先,美中雙方軍事交流將持續深層互動,台灣是否有機會與能力發聲?其次,台灣國防到底要建購什麼樣的能力,美國能否支持出售先進軍備,而不是賣些貴又沒有實效的次級武器。再者,在目前兩岸和平穩定發展下,台灣的政府與人民能否前瞻瞭解未來可能的變化,而支持國防大幅度的轉變? 隨著解放軍海空軍持續大幅發展的態勢,再加上美國對台軍售將日漸困難,未來若發生台海衝突或戰爭,台灣很可能會快速失去「制空」與「制海」。因此,面對如今兩岸軍力無論軟、硬實力都持續在失衡的情況下,台灣的國防改革正面臨強大壓力,國防戰略思維必須「不分藍綠、前瞻務實」。 個人提出五建議以為參考:建議一、務必認真思考如何落實自我建立有效關鍵「不對稱戰力」(如近海型潛艦、無人飛行載具、智慧型近岸水雷等),而不是花費有限的預算購買低效益的軍備;建議二、三軍必須全面「飛彈化」與「機動化」,如現今雄風三型反艦飛彈、雄風2E型攻陸飛彈,低調持續研發陸續量產部署,並且進一步以該型為基礎,研發推進段微型化的增程版,就是相當正確的方向;建議三、陸軍必須朝大規模「特戰化」與「野戰化」方向發展;建議四、注意推動募兵制後,形成年輕人普遍認為「作戰是職業軍人的專業工作」的現象將逐漸擴大,「愛國教育」與「後備訓練」宜強化落實;建議五、近年國軍召募廣告,既華麗不實內容又空洞,應由各單位拍攝其「特性(包含甘、苦、榮耀)」建置於公開官網,召募專業符合自願接受挑戰的人。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aug/26/today-o9.htm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