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4/18 16:18:05瀏覽2074|回應1|推薦52 | |
托馬斯·伯恩哈德 Thomas Bernhard—《Frost》 插畫/弗蘭齊沙·布林德 Franziska Blinde(德國) 有些畫可能看了半天轉頭就忘了,有些畫只需一秒就能吸引人目光,讓人定住不動,看了又看捨不得走,整場看完還忍不住回頭再看,這組作品便是如此。或許在諸多色彩繽紛的作品中,簡單的黑白色調顯得特別靜謐、突出!?又、或許不只如此... 原典出自奧地利作家、托馬斯·伯恩哈德於1963年發表的初部長篇小說暨成名作《Frost》,無怪乎畫裡滿是孤寂、荒僻、冷冽、絕望之感,運用數位繪圖營造出如黑白攝影般的視覺感官也令人印象深刻。此作問世後即陸續得了朱利葉斯坎普獎、不來梅文學獎,直至2006年才有英譯版,2019年由日本東大名譽教授—池田信雄推出日譯版,中譯版...尚未找著!?後期的自傳小說五部曲及英雄廣場等劇作較為人知也有多國譯本。 小說內容是以年輕實習醫生奉外科醫師長官之命,前往名為畫家實質無業且身心狀態不佳弟弟、Strauch所居荒僻寒冷的村落,觀察並記錄其生活的日記為主。實習醫生在26天的日記中記錄了Strauch諸多讓人感到無休無止的獨白,這些獨白多具有死亡、疾病、寒冷、暗黑、陰鬱、批判、憤怨等負面情感。而這些也漸漸侵蝕滲入實習醫生的內心深處,讓他不知所措。故事最後是以實習醫生重返原本的醫院生活,透過報導得知Strauch在雪地失蹤一事畫下句點。 一部情節看似平淡、九成內容只有個老頭一直在碎碎念的小說,為何能讓三十二歲的伯恩哈德一舉成名並接連獲獎?若如是想其實也不足為奇、甚至大有人在。如果能對當時的歷史背景與社會氛圍、以及伯恩哈德本身的成長過程多加了解,或許有助於理解此作受人矚目的箇中緣由。譬如從現代機械化及戰爭對傳統框架所造成的瓦解、對人(性)的影響,或是以荒僻寒冷村落這樣的舞台背景來反諷傳統文學裡田園詩般的美好生活,還有透過極端批判式的寫作手法凸顯人性善惡等面向...。 除此之外、伯恩哈德還有個重要的創作特點—「獨白」。他擅用含有多重副句的長句,並透過重音、節奏跟詞組的對應押韻,創作如詩歌般、極富音樂性的文字組合。如此獨樹一幟的文學特性一直頗得讚賞。 托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是奧地利知名兼具影響力的文學作家之一。1931年出生於荷蘭海爾倫,自幼由外祖父母扶養,童年在薩爾茲堡度過,曾上寄宿學校,戰後繼續升學也受過職訓,十八歲罹患肺結核,經歷了漫長的住院生活也曾面對過死亡。 外祖父是引領伯恩哈德進入文學創作的啟蒙者。是創作療癒了他受創的心靈,撫慰了他的病體。而他也是在身心艱困的情況下遇見那位支持他專職寫作的伯樂;一位與他相守三十多年的女性、海德微·斯塔維雅尼斯克(Hedwig Stavianicek)。病癒後在經濟無虞的情況下,伯恩哈德持續創作並上了幾年歌唱課程,1955-1957年在薩爾茲堡大劇院學習戲劇與表演,1963年以《Frost》嶄露頭角,陸續發表多部小說與劇作,至1970年已是位成功的德語劇作家。 早期伯恩哈德創作的多是關於家的渴望、自我認同、宗教、戰爭、生死等傳統抒情詩歌,成名前曾發行三本詩集。正如他在1981年的自傳中所述:“一個絕望的男人除了這些詩,好像什麼也沒有。” 他藉由創作呼求上帝、抱怨上帝,也自我折磨、指責、爭吵並沈迷於救贖。如此種種使其早期詩作充滿著死亡與絕望、憤怒與悲傷、眼淚與傷口、謊言與折磨、霜凍與麻木。而這些使人絕望欲擺脫生存困境所抒發於詩中的意象,在伯恩哈德後來的作品中不只顯而易見、一再重複,也是慣例,之後的作品更是荒誕、極端與暗黑,但多了幽默。 就小說學的角度而言、小說人物並不是作者對活生生的人物進行模擬,那是一個想像的生命、是一個實驗性的自我,越是荒誕不經的寫作手法,透露的越是真實的人性。伯恩哈德確實將這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後記 瞧瞧《Frost》這書名,不難想像那種凍到讓人骨子裡發麻的感覺,其意指的豈止是人體,或許更多的是人心對萬惡的麻木不仁。 插畫作者/ Franziska Blinde |
|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