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惠萍
「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安迪‧沃荷
寫完「高鐵駕駛、服勤員駕駛室共處15分鐘」新聞後,腦海裡一直浮現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這句曠世名句,不只是我,對這句話同樣感受很深的,應該也包括那兩名被開除的高鐵駕駛及服勤員,這想必也是他們生命中最難忘的「十五分鐘」。
那幾天,許多熟的、不怎麼熟還有曾經熟過但早已失聯的朋友紛紛現身,劈頭第一句話就是「到底那十五分鐘發生了什麼事?」「快把內幕完整版寫出來!」「聽說那女生不是坐著,而是.... (以下請自行想像)」,但還有更多人更好奇的是「你怎麼跑到這獨家的?」
記者跑新聞有各種消息來源,做為小眾發聲管道的網路當然是很重要的來源之一。當時,我在網路上發現一篇文章,有網友提到,他搭乘高鐵從左營發車北上的464次,看到女服勤員開車前進入駕駛室,直到台南站才離去,嘴裡還嚼著口香糖。這一幕讓這名網友很震撼,他懷疑到底是自己太大驚小怪了,還是真的「怪怪的」?
看到這篇文章時,心頭一緊「是條大魚!」我直覺判斷,服勤員進入駕駛室,絕對不是高鐵「體制內容許」的事(如果是台鐵,那就很難說了)。由於報社對於處理網路爆料文章態度很謹慎,要求務必取得原作者的第一手的訪談。於是,我雙管齊下,除了火速寫信給該網友,表明身分與來意外,也立刻聯絡高鐵,把文章內容貼給高鐵,請他們去查證。
等待的過程是焦慮的,因為文章是po在公開的網路上,不是一對一的爆料,其他同業也一定會看到。事不宜遲,下午報稿單時,我先提報,但當時高鐵跟網友都沒有回音。到了傍晚,終於接到網友的回信了,但答案卻是令人失望,對方表明不願受訪,這下子只能把希望寄託於高鐵,如果高鐵查明後證實有此事,新聞的證據力已經足夠。
沒想到,沒效率的高鐵查了一天都還沒查出來,在兩邊落空的情況下,在「寧可漏,不可錯」的大原則下,在與報社商量過後,決定忍痛先按下不發。當然,時間拖得愈久,新聞提前「走光」的機率就愈高,碰到網路爆料新聞,在「夜長夢多」與「新聞查證」中總是兩難。
到了第二天,基本上我已不抱獨家的希望了,但不論如何,就算不是獨家,也不能獨漏。因此,我繼續跟高鐵方面保持緊密聯繫(其實是不斷催促),高鐵只能初步跟我證實「確有此事」,至於要怎麼懲處,內部正在開會討論。
於是下午我再次提報,一邊等高鐵開完會的結果。直到晚間七點多,高鐵執行長歐晉德批准了簽呈,確定兩人遭到開除,高鐵發言人主動致電告知,一聽到「統統解雇」兩字,握著話筒的手微微發顫,沒想到,高鐵處罰這麼重。
高鐵下重手,也加重了這新聞的份量。原本規畫在三版,到了十點多,報社告知要提到頭版,不過,當時我也沒把握究竟是否是獨家,但不論是不是獨家,這個新聞都很具「爆點」。
依照我對線上生態的了解,其他同業必定都看到了這篇文章,但為何沒有人想到要進一步追查,或許,有一部分是運氣有一部分是敏感度。至於大家最關心的「那十五分鐘,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就像去問老店傳家秘方的回答是一樣的:業務機密,無可奉告。
後記:
組裡長官事後開玩笑地說,我把高鐵列車變成了情趣列車,甚至還有了極具創意的發想,長官認真地建議高鐵(他不是跟我說說而已喔,而是真的有告訴高鐵)可以仿效汽車旅館一樣也走「主題風」,第一節是「星光燦爛」、第二節是「熱帶風情」、第三節是「浪漫滿屋」...,12節車廂就有12種主題,當然,只有兩個座位駕駛室就是「情人雅座」,可以保留給喜歡狹小空間的人。反正高鐵欠了一屁股債,不妨「多角化經營」,搞不好會比本業更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