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對國共唯一的一次交接有感
2013/03/17 01:25:28瀏覽581|回應7|推薦16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B5%B5%E7%A5%96%E5%BA%B7

1949年5月, 解放軍集結42萬兵力準備進攻僅有22萬國軍的上海。雖然

國軍宣示要死守上海, 不過明眼的人都清楚上海淪陷是遲早的事情!

由於南京失陷時, 軍隊夾雜民眾逃難時亂無秩序而被國際輿論批評。湯恩

伯將軍將手諭交給當時的上海市長陳良, 假使守不住上海, 上海市政府仍

須堅守崗位到最後一刻! 陳良不願意留在上海, 因此他開始尋找接替人

選。有一回他從新華社的廣播內聽到共產黨希望當時的上海市府工務局

長趙祖康能留在大陸, 不要隨著國民黨到台灣去! 因此他心生一計, 請

趙祖康接任代理市長, 趙祖康剛開始還表明拒絕的態度, 但陳良說他是技

術官僚, 共產黨不會為難他的。所以隔天的市政會議通過了趙祖康接任上

海市代理市長的職務!

趙祖康接任後, 要求上海市警察總隊維持上海市的治安, 不需要隨著國軍

到前線跟共產黨拼命, 他指示警察總隊捍衛民眾的身家財產到最後一刻。

接下來他指示各局處將上海市府內的資料清查, 準備移交給共產黨。

5月28日, 趙祖康先親自打掃市府大廳與市長室,  接著鋪上紅地毯迎接共

產黨首任上海市長陳毅, 兩黨唯一一次的交接典禮在市長室舉行。趙祖康

將印信移交給陳毅, 點交了上海市府內部資料後, 陳毅問他未來的動向,

趙表示應該會到大學任教, 此時陳毅邀請他繼續留在上海市政府服務。

看完以上的文章內心很有感觸, 如果我是趙祖康, 對盲然的未來, 怎麼

答應陳良的邀請擔任上海的代理市長?共產黨與國民黨的思維南轅北轍,

該如何相信共產黨未來不會因為他擔任過國民黨的工務局長而被思想改

造? 尤其是國軍面對解放軍凌厲的攻勢節節敗退, 逃難潮席捲全中國,

許多人想盡辦法只希望搶一張到台灣的船票。選擇留下還是跟其他準備

腳底抹油的官員們逃難, 確實要好好的思量一番。如果沒有無比的勇氣,

恐怕難以接下重擔。此外, 共產黨的執政能力無人知曉, 留在大陸是否能

發揮所長也令人質疑。

對於趙祖康的評價, 本人認為他對於中國公路建設遠大於他個人未來的前

途。國民政府讓他有機會發揮所長, 抗戰時完成了西安到蘭州、西安到漢

中與樂山到西昌的公路, 也讓他參與了中印公路與滇緬公路的建設。相信

他當時對中國公路的建設花盡不少心思, 如同抗戰勝利後被派到台灣的孫

運璿努力在五個多月內將台灣的電力系統幾乎完全恢復。這群人都希望

將自己的長才好好應用在提升中國的基本建設上。完全無私無我的付出,

讓中國有能力富強起來, 愛國的心思讓當時的菁英全心投入國家建設。

假使現今的中華民國政府官員也能仿效他們戮力從公的態度, 國家的發展

相信會比現在更進步!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oolymil&aid=7396455

 回應文章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版主:我記得詹天佑好像是民國八年逝世, 這張照片應該是1909年拍的才對吧?
2013/03/19 07:57
Jimmy 兄眼力真好,那張照片是1908年拍的。

可是八達嶺隧道幾時貫通?又是一個問題。

《詹天佑巧設計“人”字形鐵路穿越八達嶺》說

1908年5月13日,居庸關城下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開挖居庸關隧道南北兩頭的工人在中點準確地會合。經過襯砌,居庸關隧道勝利竣工!

9天後,即1908年5月22日22時30分,長1091米的八達嶺隧道也終于貫通。八達嶺隧洞竣工時工程人員合影(1908年)

http://big5.sznews.com/culture/content/2010-08/18/content_4847158.htm

《京張鐵路三大謎團八達嶺隧道挖了幾個豎井》說

為儘快打通這座隧道,詹天佑在當時採用了先進的豎井開鑿法,最終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四月二十三日打通隧道,為京張鐵路全線貫通打下了基礎。

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cul.china.com.cn/lishi/2012-10/15/content_5402679.htm

竟然有二種說法,怎麼一回事呢?

答案很簡單,利用中央研究院兩千年中西曆轉換

http://sinocal.sinica.edu.tw/

,就知道清德宗光緒34年(歲次戊申)4月23日是1908年5月22日,兩種說法都對。
查這些資料,真的比幫涼涼坐在那邊說風涼話的美國碩士找資料,有意思多了。

Jimmy~簽不成FTA, 怪誰?(coolymil) 於 2013-03-28 23:17 回覆:

美國碩士有些邏輯與美國人民沒有太大的差別。以前我看過一篇文章, 孫運璿

時代的"一村一公路"的政策就是仿效美國的大陸型運輸模式。台灣經濟起飛後,

家家有閒錢購買汽車, 此舉造成台灣公路不敷使用, 只好加蓋國道三號和各縣

市的東西向快速公路, 原先較小型的公路只好拓寬。北宜高就是很鮮明的例子,

即使濱海公路拓寬工程趨於尾聲, 大家寧願塞車也不願意走濱海公路或北宜公

路! 因此, 就算林聰賢爭取到北宜直鐵, 要紓緩北宜高速公路的車潮, 效果並

不被看好!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942年緬甸第一次戰役兵敗後中國的處境:以大數學家陳省身為例
2013/03/18 23:14
1942年緬甸第一次戰役兵敗後, 滇緬公路落入日軍之手,中國沿海被封,南方和中南半島聯絡也被切斷,美國想援助中國,只能靠緊貼喜馬拉雅山脈飛行的駝峰航線。

參看: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9%BC%E5%B3%B0%E8%88%AA%E7%BA%BF

1943年大數學家陳省身由昆明去普林斯頓,就是走這條航線,陳省身回憶

『我一九四三年由昆明去普林斯頓是一生的大決定。那時大戰方酣,中美交通困難。一個可能的路線是從昆明飛印度,再坐船經好望角泛大西洋赴美。想到德國潛水艇的活躍,這條路線自然有相當危險。但我決心赴美,不顧一切困難。Veblen 先生欣賞我的工作,給我弄到經濟援助。結果我於七月中坐軍用機,用了七天功夫,經印度、非洲、南非洲,至邁阿密。』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mm/mm_01_2_01/index.html

前輩人員在抗戰期間堅苦卓絕做研究的精神,才是後生小子該學習的。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版主:那群洋人我相信是修建鐵路的專業人士, 不過現在喊"愛台灣"的那群人是呼口號,
2013/03/18 22:38

沒錯,因為那群洋人是修建鐵路的專業人士,深知面臨的困難,才會認為從零開始的中國不可能開鑿八達嶺隧道。而詹天佑發揮高超的本領和強烈的愛國意識,終於克服困難。

至於沒本事只會喊"愛台灣"的人,唉!

八達嶺隧洞竣工時工程人員合影(1809年)




Jimmy~簽不成FTA, 怪誰?(coolymil) 於 2013-03-19 00:52 回覆:

草山:

我記得詹天佑好像是民國八年逝世, 這張照片應該是1909年拍的才對吧?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版主:當時的青年有強烈的愛國意識, 這點也讓我挺感慨的。
2013/03/18 21:58

除了有強烈的愛國意識,更有高超的本領,然後有令人佩服的功業。

Jimmy 兄提到修公路的趙祖康,令我想起修鐵路的詹天佑。網路搜索一下,查查京張鐵路的八達領隧道:

『京張鐵路工程難在哪?難就難在第二段工程,而難中之難是隧道開挖。』

『為了加快翻越八達嶺,詹天佑率領工程技術人員在青龍橋一帶反復選測比較線路,以減少隧道長度。經多次研究,他匠心獨運,借鑒美國早期修鐵路經驗,決定將線路引進青龍橋東溝設站,並在此折返通過八達嶺,把鐵路鋪成“人”字形(也稱“之”字形)折返線,用兩個火車頭將列車前拉後推,把線路坡度提高到33 ,從而提高了線路與隧道的高度,使八達嶺隧道長度縮短近一半,從最初設計1800米縮短到1091米。這樣,形成用“人”字形線路越過八達嶺。為確保行車安全,詹天佑周密考慮,設置了12處“保險道岔”,防止機車制動失靈而造成溜車事故。』

http://big5.sznews.com/culture/content/2010-08/18/content_4847158.htm

內中介紹詹天佑碰到的各式各樣困難,值得一看。

『對詹天佑來說,跨越八達嶺並非最大難題;比打通八達嶺隧道更難的,是來自外部的干擾,來自洋工程師們的謠言與暗箭,它有可能使清廷改變決策,前功盡棄。』

百年以後,台灣面臨的外部干擾,並不來自洋人,卻是來是“愛台灣”的人,令人感概。



Jimmy~簽不成FTA, 怪誰?(coolymil) 於 2013-03-18 23:34 回覆:

草山:

那群洋人我相信是修建鐵路的專業人士, 不過現在喊"愛台灣"的那群人是呼

口號, 天天算計如何把執政黨鬥垮後執政, 拉著他們所愛土地上的人民一起

陪葬。


frank060606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命也
2013/03/17 16:06

國民黨當時是敗於學運與工潮

國民黨今天又面臨同樣命運

命也


Jimmy~簽不成FTA, 怪誰?(coolymil) 於 2013-03-17 19:57 回覆:

共產黨搞學運和工運的手段比民進黨聰明多了, 重點是當年反對內戰的民意

大於蔣介石和毛澤東發動國共戰爭的思維。民進黨想仿效共產黨, 民進黨要

學的還多著呢!

學運和工運只是擾亂國民政府的策略之一, 當年八年抗戰讓國民政府打的一

窮二敗, 物價狂漲, 經濟完全崩潰。蔣介石如果夠聰明, 國共合作是當下最好

的做法!可惜蔣介石仍決定立即剿匪, 給了共產黨發動學運和工運的最佳時

機。如果共產黨後來打算顛覆國民黨政權, 蔣介石師出有名, 人民才會支持!

一天內物價可以漲價漲個好幾回的情況應該不適合馬上打內戰吧!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趙祖康
2013/03/17 15:54
趙祖康(1900—1995),上海人。1922年畢業于交通大學唐山學校土木工程系,1930年後赴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1931年回國。歷任交通大學教員兼秘書,全國經濟委員會公路處處長,交通部公路總局副局長,上海市工務局局長、代理市長。建國後,歷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員、工務局長、市政建設委員會主任、規劃建設管理局局長、上海市副市長、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協主席等職。是第一至六屆全國人大代表。1981年後,連續當選為民革第五、六屆中央副主席。1988年當選為民革中央名譽副主席。

http://museum.sjtu.edu.cn/jdbwginfoplat/platformData/infoplat/pub/wetsite_12/zzk_1957/index.html

照片應該是趙祖康學士照片吧?

Jimmy~簽不成FTA, 怪誰?(coolymil) 於 2013-03-17 20:42 回覆:

草山:

當時的青年有強烈的愛國意識, 這點也讓我挺感慨的。台美斷交時, 多少人想盡

辦法到美國拿綠卡! 趙祖康和孫運璿當年為了爭一口氣, 回國展現當時青年們

多麼希望讓中國富強起來的豪氣。我相信趙祖康是為了要持續建設中國選擇留

在大陸, 至於執政黨是國民黨或是共產黨並不重要! 國民政府重用他, 大陸當

局也讓他發揮長才, 當他撒手人寰時, 相信他可以告訴任何人"我已不虛此生"。

Jimmy~簽不成FTA, 怪誰?(coolymil) 於 2013-03-19 00:40 回覆:

當年他和馬英九一樣拿公費留學的, 趙祖康成為中國公路之父, 馬英九擔任

中華民國總統, 兩人都致力於國家的建設。唯一不同的點是中共建政後, 趙

繼續建設國家的旅程; 而馬卻得面對耍無賴的在野黨, 想好好建設國家卻得

披荊斬棘。難道正港台灣人當總統才是政治正確? 那當年的劉銘傳和沈葆

楨之流都到台灣當閒官不辦事? 草山有機會去查一下, 劉銘傳當年將台灣

建設為全中國最現代化的省分, 而正港台灣人的陳前總統卻爆發"海角七億"

事件!當年蔣經國很難理解黨外人士的訴求, 因為他很清楚未來會由台灣人

接手中華民國政府, 他們努力建設台灣, 甜美的果實仍然會由全體台灣人民

分享! 這些被台灣人臭罵的"外省仔", 讓科技產業在世界取得立足之地, 而

現在的台灣呢?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版主:也讓他參與了中印公路與滇緬公路的建設
2013/03/17 15:16
滇緬公路,前稱昆畹公路,起點在中國雲南省昆明市,終點是緬甸臘戌,全長1,453公里,公路始建於1938年春,於當年十二月初步建成通車,以後陸續加以修改,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西南後方的一條歷時最久,運量最大的國際通道,有力地支援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初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B%87%E7%BC%85%E5%85%AC%E8%B7%AF

中印公路(Ledo Road),又稱列多公路、雷多公路、利多公路,是在二戰期間,日軍切斷滇緬公路後同盟國為了延續中華民國對日本的作戰能量,並支援緬北反攻部隊後勤所需因此修建的公路。1943年5月由中美工兵部隊自印度阿薩姆邦雷多鎮開始修築,經緬甸克欽邦密支那抵達中國雲南昆明的一條公路。是二戰中中國戰區的軍事供給線之一,通過這條公路,西方盟軍可以利用陸運對中國提供軍事物資,但是效果非常有限。

1945年初,改名為史迪威公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8D%B0%E5%85%AC%E8%B7%AF

趙祖康參與的滇緬公路建設在前,中印公路在後。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1942年初,日軍進攻緬甸,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結果大敗, 滇緬公路落入日軍之手。當時新38師師長孫立人在仁安羌解救了英軍7000多人和被日軍俘虜的英緬軍官兵、美國傳教士和新聞記者等500多人,是唯一的勝仗。

1943年3月,新38師的114團即先行開進野人山區,掩護中美部隊修築自印度列多到野人山區的中印公路。1943年10月下旬,雨季停止,在列多的新22師和新38師主力乘車到達胡康河谷邊緣,駐印軍緬北反攻戰正式開始。

參看: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8%BF%9C%E5%BE%81%E5%86%9B

趙祖康參與的滇緬公路和中印公路對抗戰十分重要。

Jimmy~簽不成FTA, 怪誰?(coolymil) 於 2013-03-19 00:49 回覆:

仁安羌那一仗確實是遠征軍唯一的勝仗, 孫立人藉這場戰役打出名號。抗戰

勝利後,孫立人的部隊開拔到東北與林彪的部隊激戰, 在四平街打得林彪到處

亂竄。國軍在內戰打的正火熱的時候搞不和, 孫立人被派到台灣鳳山訓練新

兵。後來他訓練出來的台灣兵在古寧頭痛擊共軍, 而他在大陸的新一軍卻在

遼瀋戰役時被俘, 令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