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31 01:15:01瀏覽1755|回應0|推薦3 | |
康熙六十年朱一貴事變起義地點即今光興村鴨母寮,雍正九年台灣縣加設羅漢門巡檢於今內門鄉,以加強防衛,預防民變再起;雍正十一年首任縣丞葉文炳,倡建紫竹寺,奉祀觀音佛祖,完工後並贈廟方「普濟群生」匾額留念;另外還有道光十二年的義民牌位、道光二十五年的禁示碑等,都是內門鄉珍貴的歷史遺跡與古物。 隨處可見的太祖廟,透露了內門鄉與平埔族的淵源很深,內門鄉舊為漢番交界處,故境內平埔族裔眾多,三平村、石坑村、溝坪地區至今仍可見鄉民崇祀太祖的情形。「佛祖、太祖與耶穌」同時存在於內門鄉,不僅使內門鄉民的生活呈現多樣化的面貌,也讓內門鄉民學會尊重不同文化與不同族群。 木柵教堂本身豐富的故事性,帶來不少神秘的鄉野傳說,其中一則「寡婦鐘傳奇」讓Connie和大堂哥十分好奇,遂而向牧師娘詢問,是否真有一口「寡婦鐘」在堂內?沒想到,還真有這一口鐘,也藉由牧師娘的解說,瞭解其傳奇的故事。這口全台灣唯一的『黑色』警鐘。傳聞只要警鐘響起,幾日之內,村內必有壯丁無疾而終,同時也多了一名寡婦。故名『寡婦鐘』。 相傳寡婦鐘原先吊掛在內門木柵一處觀光果園的鐘樓裡(即照片中紅色圈圈處),早期漢人驅逐當地原住民,佔據其墾地並築柵為界,因而全省有許多地名稱為「木柵」,漢人並在柵欄適當處所設置瞭望台警哨,見外敵入侵,立即敲鐘示警,內門鄉木柵鐘樓內的古鐘,就是因應當時功用而設置的警鐘。 木柵鐘樓的那口警鐘,不知何時開始,傳聞每次鐘聲響起,木柵村就會有年輕力壯的男子無疾而終,即使不信邪的大人故意敲鐘、或頑童不慎撞擊,也屢試不爽,鄉民以其鐘聲響起必有寡婦產生,而稱之為「寡婦鐘」。 村民忌憚,特別取下擱置地上,果然於鐘聲沉寂數十年間,青壯年男子暴斃之事不再發生。多年前,高縣某「鐵齒」縣長,認為該傳聞純屬無知村民的無稽之談,遂在山上建造鐘樓重掛警鐘,結果巧合地又發生了數次「敲喪鐘」事件,那位縣長角逐蟬連失敗,當時木柵村長向鄉公所提案,表達村民惶恐和反對掛鐘的堅決意念。 據牧師娘說明,由於當時內門觀亭紫竹寺歷史悠久香火鼎盛,受神佛庇祐,因此村民們第一時間決定把這口黑色警鐘送往內門觀亭紫竹寺,希望藉由神佛的壓鎮,能讓木柵村的男子不再意外而終。說也神奇,這黑色警鐘在紫竹寺期間,確實讓木柵村民安然無事的度過許多時日,正當村民漸漸遺忘這黑色警鐘的恐怖聲響時,那敲喪鐘的魔咒竟又再次復甦,讓村民們鎮日人心惶惶,陷於男丁的死亡恐懼中。 一般深山禪院鐘聲,因有神佛駐在鎮壓,所以暮鼓晨鐘外加各項廟慶或警鐘,都不會發生事端,但木柵鐘樓並無廟寺神佛鎮壓,山上的山神魑魈,在無緣無故受到驚擾後,才會有憤怒的報復行為,村民們堅持不可掛鐘,實在並非無稽之談,而是有許多「敲喪鐘」的事實證明,不可拿村民性命開玩笑! 最後在幾經商討後,鄉長順應民情,將「寡婦鐘」卸下,放在鄰近已有百年歷史(1868年迄今)的木柵教會3樓古文物收藏處鎮壓,詭異的是後來青壯年男子猝死情況不再見,「黑色星期五」怪鐘真是令鄉民聞聲喪膽! 由於木柵村的原住民男子大多從事模板建築及鷹架搭建工作,本身是高危險性的行業,再加上原住民同胞喜歡在工作之餘以酒助興,當時台3線道窄小,時有車禍發生,以牧師娘的見解,認為意外的發生與鐘聲僅是巧合,「寡婦鐘」傳奇應多為穿鑿附會之說,但為免落人口舌,看完有興趣觀賞的遊客,不妨藉著遊覽全省第3古長老教會的機會,去目睹令人聞聲喪膽的「黑色星期五」怪鐘,但千萬別不信邪亂敲喔! (內容彙整於牧師娘口述及網路資訊)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