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何因應全球金融風暴
2008/10/10 20:42:46瀏覽861|回應2|推薦27

如何因應全球金融風暴?你問我?我問誰啊?但商周介紹的這本書或許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從兩三年前開始,我已經有工作到死的想法,周遭的人也都曾聽我這麼說,原因當然是我命賤....之外,個人的星圖也顯示著工作上必須要做努力的提示,加上這幾年景氣的大幅改變之下,中間階層的人的確也感受到一股涼意,故有工作到死的想法出現.

另外第二點,我看我父親從公務員的標準年紀退休至今,已經20年了,每天過著看電視配飯的生活,省吃儉用,想出去奢華一下也思慮許久,大多不願多花錢,生活乏味至極,如果我在65歲後仍然身體無恙,為何我不再找一點輕鬆有興趣的工作,賺錢也是一個誘因,但起碼我不必過等待別人施捨的日子,自己的生活不必一成不變,可以做許多嘗試,也算不枉此生吧!

閒暇再有旅行,逛逛不同的國家與美麗的風景,這種老年規劃說不定得到愈來愈多人的贊同喔?

為什麼要設定工作年齡拉那麼長的第三個重要因素是:政府到我法定退休年齡時,照目前的舉債速度,那時我可能沒什麼年金可以領,就算有每月三千,到二十二年後.....笑話,三千那裡夠啊,中途極有機會再調高目前按月收取的勞保健保以及其他年金類,如果勞保垮了,再另外巧立其他名目不就得了,羊毛還出在羊身上,想賺政府的錢,算了吧,還不如自己老老實時地...一日不作一日沒得食吧!

最後一個原因是現代人壽命實在太長,我退休沒有什麼金可以足夠養活之後也許將近一二十年的生活,而人一生病最多的階段卻大多發生在那個年紀,而突然的退休生活容易失去目標,更易造成生活作息大亂飲食也跟著不正常,疾病也就悄然而至了!故退休要如何退,全退不如半退,把生活步調調鬆,也許一星期也可做義工幾天或幾次,不論如何要活還是要動才行!

.

別再過乏味的退休生活了!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90 期
整理者:編輯部
.

永遠的先知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二○○○年發表了一篇論文,論及在他眼中,這世紀人類事務的重大革命為何,他在文中提醒我們,人生的選擇(以及選擇第二、第三個職涯的權利)將日漸重要:

未來幾百年之後,當有人能夠以長遠角度來書寫我們這段歷史時,歷史學家眼中最重要的事件,可能不是
科技、不是網際網路、不是電子商務,而是人類生活狀況的空前轉變。史上第一次,有越來越多人擁有選擇人生的權利,人數成長幅度大而快速;史上第一次,人類有辦法掌握自己的人生,而社會完全沒有意料到這點……。

綜觀人類歷史,幾乎沒有人有權選擇自己的人生,而現在突然之間,有許多人有了選擇的權利。不僅如此,他們還擁有不只一個職涯,因為現在他們的工作年限可以長達將近六十年,是一九○○年的三倍。

各位六十歲之後的人生如果還是循著自己過去所見,按照父母那一輩的方式來度過,根本就沒有道理。各位的這段人生會跟他們的完全不同,時間長度不同、世代間的關係不同,擁有的機會也不同,因此各位也非常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興趣和志向。

各位在「空巢期」之後、「老年」之前的這段美好歲月中,擁有前所未有的機會,可以獲取滿足感、生產力、試驗和創造,如果你願意,還可以用來重新規畫自己的人生。你可以去創業和投入公益
活動;可以追求專業工作、持續學習和自我成長、心靈成長、以興趣為副業、休閒娛樂、和親友的關係,也可以透過社區服務和人道工作來回饋社會。各位可以結合多樣的活動,也有機會再次激勵起自己的企圖心,甚至可以復甦我們的經濟、重新建構我們的組織,並修正目前大環境中有待加強的地方。

五十五歲以上的人已經把自己重新認定為中年,跟各位同世代的人也開始跳脫過去的工作,轉而創立屬於自己的事業。他們正在世界各地旅遊,從有志一同的人身上吸取經驗。此外,他們也更大規模地投入志願服務工作,五十五歲以上的美國人在二○○五年,幾乎有半數至少曾從事一次志工服務。

可能會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職場多留二十年的可能性,並沒有因為目前的薪酬制度而受到限制,至少對大多數嬰兒潮世代來說是如此,相對的,持續工作顯然已經成為許多這個年齡層的人想要做的事,不論「工作」是表示要留在企業繼續努力、把嗜好轉換成賺錢生意,或是去建立和社會公益相關的第二職涯。

事實上,金錢只是大多數人想要在日後繼續工作的理由之一,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在美國,可以做有意義或有價值的事情、保持身體健康等原因,都和金錢同等重要。戴可沃(Ken Dychtwald)進行的研究指出,儘管各國統計所呈現出的比例各不相同,但是全球五十五歲以上的人都有志一同的想要在日後繼續工作。

改變五十五歲以後面對人生的態度,已經漸漸成為共識。在一項針對一千名五十五歲以上受訪者進行的調查中,戴可沃發現:

●低於二五%的受訪者認為,退休是享受清閒的時間。

●退休被視為是前景看好的人生另一樂章,而不是終曲。

●七五%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心理上從不覺得自己「老了」。

●八○%的受訪者說自己「還年輕」。

●已退休的受訪者普遍認為自己比實際年齡年輕,平均年輕十七歲!

●受訪者用「第二個開始」、「人生的轉變」、「全新的開始」和「新的篇章」來形容退休。

●受訪者認為退休要尋求的是「新的自由」,而不是「晚年保障」。

●一九%的受訪者表示目前仍從事全職、兼職工作或自由工作。

●已退休的受訪者中有四○%在退休後至少從事一份工作。

●八六%的受訪者表示工作能讓他們的生活充實、有挑戰性和繁忙,但還不至於影響到私人生活。

●退休人士工作不只是為了金錢,更是為了貼近社會脈動、學習和自我肯定。

●五○%的受訪者表示,就算薪水不高或甚至沒有薪水,還是願意在退休後繼續工作。

你準備好想像自己未來的三十年了嗎?

哪些機會最重要?兩項架構協助過濾檢視

要訂出未來的職涯策略,你會需要建立心理模式,使你在新機會和新的可能出現時,指引清楚思考哪些機會對你未來幾年來說會是最重要、最有吸引力的。取決標準形成之後,當你遇到各種可能性、當新機會出現時,這些架構就會幫助你評量各個選項的吸引力。

有兩項架構會大大影響職涯的滿意程度,因此在各位進行選擇時,會是相當有用的指引。其中一項是職涯曲線,根據的是你願意在工作上投入的程度。每個人希望投注於工作上的時間和心力各有不同,因此會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觀點,在日後的階段更是如此。各位希望接受的挑戰程度不同,願意投注心力的程度不同,基於經濟現實而需要有酬工作的程度也不同。

第二個架構是從我自己在工作和個人之間的拉鋸之中浮現的,也就是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感到振奮,專心到幾乎搞不清楚時間的感覺。我和同事在我們的研究中發現,每個人會被各種不同的條件吸引。了解哪些因素會打動你的心和腦、哪些原因會讓你對目前手邊的工作感到熱忱和驕傲,對現在的你來說非常重要,而這些因素也就是你的人生誘因。你必須為自己撥出這段時間,選擇真正吸引自己的工作,如果你在第一個職涯中並沒有這種感覺的話,那更應該這麼做。

這些架構並不是選項,而是濾網,可以透過這些濾網來篩選各位要檢視的每一個可能,去尋求符合職涯曲線和人生誘因、最適合自己的選項。

在二十世紀後半,工作者和工作之間的關係往往循著一種非常固定的途徑發展:大多數人的職涯進展緩慢,工作者必須非常努力(通常要長時間加班)來盡到自己的職責,一步一步邁向更高的職涯階梯。大多數工作者是在約四十五歲到五十五歲左右達到個人生涯的高峰(或者是距高峰一步之遙),也就是達到權力、名聲和收入能力的高峰。接下來,大多數人會在某個星期五下午有個退休派對,然後在忽然間,發現自己星期一早晨躺在吊床上,退休了!

這種模式實在和目前的現實環境格格不入,這種曲線也並不符合我們的體能或智能,對許多人來說,這從財務的角度來看也不合理,而且這對於企業來說將逐漸成為一大問題,退休潮將造成高績效人才的流失,而企業將無以為繼。

職涯曲線怎麼畫?審慎考慮五個要點

嬰兒潮世代必須領先其他世代,為職涯曲線下新的定義。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個發展趨勢應該會呈現鐘型曲線,而不是過去一個世紀的峭壁型走勢,也就是個人以持續上升的走勢,朝著持續累積的「成就」發展,直到碰上驟然而止的結尾,二十一世紀的職涯大多會在工作者五十歲到八十歲階段呈現職涯發展漸緩的趨勢,和二十歲到四十歲間職涯發展上升的階段形成對比。個人的職責在職涯中期達到高峰之後,還是能繼續為企業做出相當重要的貢獻,只不過工作狀況比較不那麼緊張。大多數人雖然都希望以某種形式繼續工作,但是並不希望像從以前到現在一樣,工作那麼長的時間或是那麼緊張,他們希望放慢腳步。

然而對其他人來說,尤其是過去幾十年來擱置自己事業心的女性,會希望再積極一些,而不是放慢腳步。有些人會把這視為自己苦候多時、可以發光發熱的好機會,也是實踐自己事業心的第二次機會。如果各位的職涯因為人生其他面向中的挑戰和責任,而受到某種程度的牽絆,各位可能會渴望擁有能在這個新階段發揮的新生能量感。或者,各位可能會有全新的夢想,例如新的職業或創業目標,會需要更多心力和時間來推動。

如果你認為自己比較喜歡「鐘型曲線」,那麼可以從幾個選項去思考後半個職涯的樣貌。有部分企業開始提供不同的「階段性退休」制度,這種方式就是預估這位員工會在某個時間點離開組織,然後逐步減少工作時數。有些企業則會制定多種「彈性退休」選項,讓員工可以選擇各種方法續留在組織之中,並且減少所投入的時間或所承擔的責任。這些方式可能包括更彈性的工作形態,包括透過網路工作等方式,彈性工時可以讓人更自由地主導時間運用,可能是減少工時,也可能是採取更新的工作形態,例如職務分攤等。

如果你不是想慢下腳步,而是要加速,你也必須開始深入了解這些選項,並且讓大家知道你的想法。目前許多企業在思考人才培養和接班計畫時,基本上會排除五十歲以上的員工。這種想法是認為到了這個階段的員工已經「無用武之地」或發展到極致了,或者將屆退休,待在公司裡的時間也不會長,投入大量資源加以培養將無法回收報酬。當然,因為平均壽命的關係,後面這項假定是相當不合理的,現在五十五歲的員工會有三十年以上的時間可以回報價值給公司,比企業目前聘雇的任何一位二十二歲新人可能會待的時間要長得多。

在各位替自己下個人生階段進行規畫之時,要考慮到所要耗費的時間、金錢和願意投入的程度,藉以思考自己想要依循何種曲線。

在你繪製自己的職涯曲線時,應該考慮到以下幾點:

●時間:你願意投入多少時間在工作上,以及你希望工作在人生各項活動之中扮演什麼角色。

●節奏:時間規畫以及各種理想的工作條件,包括自主、固定和著重的程度。

經濟現實:工作薪資在個人未來財務狀況中必須扮演的角色。

●挑戰:你目前在這個時間點上希望(或不希望)扮演的角色,困難程度或挑戰性有多高,包括你願意投入多少心力學習新技能。

●職責:你擔任直接影響他人角色的意願有多高,包括負責各種彼此相關的管理工作。

我能投入工作嗎?檢視四大關鍵要素

你對於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會感到振奮和熱忱的頻率有多高?你是否曾經「廢寢忘食」,在你進行自己真正喜愛的事情時忘記了今夕何夕、身在何處?

你會不會習慣性的付出無條件的努力,或是締造超越工作要求的成果,常常在各種時間工作以完成任務,並且把事情做到最好?

你的情緒是否能感染他人?你是否會邀請其他人才加入自己的行列,激勵同事達成更好的表現,並協助他們?你是否能靠生意往來累積大量支持者,例如顧客等,為公司帶來高度的信譽(和業績)?

上述種種都可以清楚判斷你在工作上的投入程度。

許多人大概都曾思考過自己對以往工作的滿意程度,但滿意程度並不等於投入,而是不同來源造成的不同現象。滿意程度的重點是在於充足與否,例如足夠的薪水、適當的福利,以及跟老闆之間沒有重大問題或不公平對待等不愉快的事。

全心投入的重點是在熱忱和付出,願意付出無條件的努力來達到成功。對於投入的員工來說,他們認同自己手邊的工作、他們的熱忱會影響他人、所從事的活動會激發也會消耗他們的活力,而且他們極為關切努力後的成果。

工作環境中有四大關鍵要素,會深深影響各位在工作上的投入程度。在建立架構來評量哪些機會最能體現人生誘因時,都應該反省到下列各項要素。

●內容:你有多喜歡你的工作?你喜歡按部就班的工作還是積極的工作;喜歡快速的步調還是從容的節奏;喜歡有高度互動的團隊,還是喜歡個人獨力完成的工作?

●薪資:廣義來說,你希望獲得什麼樣的報酬?在薪水、福利、遞延報酬、學習機會、回饋的滿意度、人脈中獲得的快樂,或是其他你在工作中最重視的益處之上,你希望搭配成什麼樣的組合?

●關係:你希望如何和公司互動?你希望是全職員工還是接案?你偏好有許多管理階層的管理,還是偏好獨立工作?你認為以哪種頻率和方式提供意見,對你最有幫助?你喜歡科層的管理風格還是參與式的?

●溝通:你希望向組織和領導人分享什麼核心價值?

不同組織所提供的工作體驗各不相同,部分企業採用風險導向的薪酬制度(股票選擇權、分紅等),而有些企業則是採用固定的基本生活薪資結構。有些組織會規畫高度彈性、自行安排進度的工作團隊,而有些則大多採取相當嚴謹的「統一標準」方式。有些會反映出家長式的基本哲學,有些則幾乎完全像外包一般採取放任態度。

在你思考自己接下來要從事什麼工作時,思考這些工作體驗對自己的重要性,和考慮自己要實際從事什麼工作一樣重要。如果沒有思考清楚,不論你在理性上有多喜歡自己在推動的概念,你都不會全心投入的。(本文摘錄自前言、第三章)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nn95cnn95&aid=2287942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說的做半天休半休最好了~~
2008/10/14 14:03

如何因應風暴 肥佬黎有說ㄚ

一切簡化囉~~簡化在簡化囉!!

以後將會是無人店舖式經營模式~~

桃麗絲的家(cnn95cnn95) 於 2008-10-15 01:35 回覆:
回歸核心精神,砍除枝節.

小禾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能做到不能動
2008/10/12 12:43

也是福氣

桃麗絲的家(cnn95cnn95) 於 2008-10-12 14:06 回覆:
系啊,不能動到死就口憐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