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3/03/04 20:57:25瀏覽27327|回應0|推薦2 | |
骨折記──醫療篇 終於可以寫下這一篇文章了。 今天去照X光,等待醫生宣判時,忐忑不安。結果,太棒了,答案是:復原進度整個大超前!放下心中的一塊大石頭。這段時間,處理腳受傷,累積不少經驗,沒有分享一下,實在可惜。 先說說我受傷的狀況。2月2號,踩空台階,加上行走的速度與鞋子的高度,我等於是以接近小跑步的速度,踩空了約十公分。腳踝整個外翻。這個情形很像籃球場上常見的「翻船」。 一、診斷 這裡出現了第一個關鍵點。傷勢的判斷。雖然當下劇烈疼痛,疼痛到讓我有快休克的感覺,傷處立刻腫脹,無法站立,但是心存僥倖的想法讓我一廂情願自認,應該只是扭傷,幾天就好了。我家老公則認為,應該不只扭傷。快痛昏的我就在「好吧,姑且聽你的」這種心態下,勉強看醫生。骨科醫師一看X光,立刻審判──骨折,長好需三個月,完全恢復需半年。治療方式,打石膏。 這裡的第一個重點是,切勿自行判斷。我看到許多病友在網路上的分享提到第一時間沒有正確診斷的問題。在不知道自己骨折的情形下,以單純的扭傷方式處理,造成二度傷害,甚至到後來無法復原的大有人在。 二、石膏 好了,第二個關鍵點出現了。石膏。 當醫師很熟練的宣布他的審判時,我聽了頭皮直發麻。很不甘心反覆質問,有沒有搞錯,X光片那點傷,需要這麼久?只能打石膏嗎?醫生大概看多了我這種患者,很平靜地重複他所說的話。他可以調整的是,我可以選擇要打一半的石膏(可拆卸,綁上時,用繃帶纏緊),還是整個腳全包式的石膏。很沮喪的我想到2013年居然有一半時間得處理腳傷,當然選擇可拆卸式,不然連洗澡都成問題。 還好,我的不甘心還有纏功,免除了自己整隻腳被石膏包三個月的命運。如果如我的情形:封閉式骨折、不需開刀者,或許要仔細評估石膏的使用方式。不少醫生都是一句話,讓患者的傷肢全上石膏。我後來複診的醫師就堅持要我全上石膏(在我近乎耍賴式的頑強爭取下,醫師終於做罷) 石膏的好處在於幫助固定;但是石膏的問題在於,傷肢因此密不透風,皮膚無法呼吸,不舒服之外;裹上石膏,無法觀察患處的變化。骨傷,會有瘀血、傷肢變形的現象,傷處包在石膏裡,瘀血狀況無從得知。有不少人兩三個月之後,拆下石膏會發現,腳掌變形,傷處依然有瘀血,無法行走,而需要另一段復健期。 所以,第二個重點是,西醫對封閉式骨折的制式處理方式(開放式骨折或粉碎性骨折的話,我就不清楚了),有些程序,其實患者自己可以勇敢提出討論。 三、醫療資訊 第三個關鍵點,醫療資訊。我在醫院簡單處理,拒絕全罩式石膏,打了半截石膏之後,拿了一大包止痛藥,回家了。只要想到「三到六個月」,我還是不死心。拼命上網查資料。記得在某篇文章中讀到,一位醫師很無奈患者自己上網亂查資料,自作主張,影響醫療。但管不了那麼多,管他對的錯的,我得盡量搞清楚自己的狀況。 俗話說,三折肱成良醫。我雖不到那種境界,但著實讀了一大堆醫療資訊。後來再複診時,可以很輕鬆的和第三位醫師自我介紹,以專有名詞說出自己的傷勢,「右足踝腓骨遠端封閉式線性骨折」,還提醒醫師,「是腓骨,不是脛骨或足距骨喔」。這段時間我把骨頭的位置、名詞等全看過,連原文名詞都不知不覺背了下來。還有,每根骨頭骨折的復原時間不同,這些資訊全讀了。不幸的是,我傷到的腓骨,確實被列為需較長復原期的部位。 瞭解傷勢,也需要瞭解處理方式。讀了相當多資訊。記下比較值得注意的。例如,該補充哪些營養?雖說飲食要正常,但長骨,一些額外的幫助仍是有用的。骨頭斷裂處的復原,是藉由長出骨痂,連合斷裂處,待骨痂鈣化,成為骨頭。在這個過程中,受傷初期,不宜補充鈣片。這點很重要。最需要的是維他命C與膠原蛋白,補充鈣片反而會影響骨痂的的形成。鈣片的服用時機,是在骨痂形成後再補充。另外,西醫有一種超音波治療儀器,可加速骨痂分泌,但是我問了,只有有些醫院有,離家太遠。 就算平時不喜歡讀書的人,這時,也該用功一點,多幫自己找點資料來讀讀;先說到此,等一下,還會再談談醫療資訊這個問題。 四、中醫 這裡有點運氣成分的是,受傷第一天,我母親正好到我家樓下中醫診所,隨口向醫生提起我受傷的事。中醫師建議我去讓他看看。所以,我從受傷第一天,就開始了中醫療程。 中醫對於骨折的處理原理和西醫不同。以封閉式骨折而言,西醫主張自行癒合。中醫則認為,腎主骨,腎氣不足,易骨傷;主張透過針灸、外敷內用,以活血化瘀,加強氣血循環,讓傷處得到足夠的養分。消腫,打通血路,是中醫治療骨折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西醫採用石膏,中醫採用夾板。(當然,西醫有其重要性,特別是需要開刀類別的傷勢) 同樣的傷勢,中醫估計需一個半到兩個月;我當下立即決定開始中醫治療。從此開始了我密集的針灸療程。從一般針灸、電針、到溫針(艾灸),醫師每一個階段採用不同的作法。一心求好的我,除了診所年假與假日休診的日子之外,硬是天天報到,面不改色接受針灸,讓醫師誤以為我不怕針,每天還多奉送幾針,通血路,順便治治過敏感冒等的小毛病,也治療被拉傷的筋。 中醫療程,對我幫助很大。腫了一大團的傷處,到第三天,瘀血就幾乎化去。許多病友提到的,甚至過了六週,傷處還積血發紫的狀況,我完全沒有這樣的狀況。醫師也視情形,隨時幫我調整筋路等等的。 這也引起我的好奇。後來自己讀了不少關於中醫治骨折的文章,瞭解到原來中醫書對治斷骨有許多記載。我看過一篇文章寫到,一個五十多歲的男子,車禍造成小腿粉碎性骨折。中西醫齊下,西醫開刀,中醫照三餐時間放血、拔罐、針灸,居然不到一個月可以恢復到自行走動、開車。 關於這點,我的體驗是,找位自己覺得可信任的中醫師,然後當個好病人,完全配合。 五、補品或藥物 那到底該吃些什麼呢?每個人的作法可能都有不同。我參考家人、朋友和中醫師的建議,主要補充的三種營養品是膠原蛋白、安麗優蛋白、龜鹿二仙膠。另外定期喝中藥。其中龜鹿二仙膠是中醫師強力推薦的,雖然味道不怎麼樣,但是,查看的資料對此古方都很高的評價,特別是對於補骨很好,不過有些狀況,如感冒發燒時,不可服用。 六、輔具 受傷的頭十天,戴著半截式石膏,行動十分不便。更大的問題是,十天不到的時間,沒有使用的傷肢,已經出現肌肉鬆弛萎縮的現象;而獨撐大局的健肢則有輕微膝蓋、小腿疼痛的感覺。記得中醫師曾說過,我可以考慮去弄個鐵鞋,讓行動容易些。可是鐵鞋是什麼呢? 收集醫療資訊的重要性,又再度出現了。我花了整天的時間上網,讀到「氣動式足踝護具」這種玩意。才瞭解,原來這種內裝有氣囊的護具鞋,因為強度、固定能力夠,被用來做為石膏替代品,護具鞋的好處是,可以讓患者小範圍適度行走;最大的壞處是費用不低。一只鞋,去年還是五千多元,今年市價,沒打折就七千多元。 不確定我的情形是否可以穿護具鞋。於是去了醫院。問半天,醫師始終回答得文不對題;我不死心,去了另一家骨科診所,這次醫師很清楚告訴我,沒問題,也告訴我如何拿捏力道。於是我就,去買啦! 剛穿上護具鞋,因為十天沒走路,傷肢還真是沒力氣;過了兩天,才開始慢慢適應。護具鞋是很貴,但是有幾個重要的功能 1、幫助行動,減少生活不便。 2、幫助傷處塑形。剛開始穿護具鞋,因為鞋內氣囊多少會擠壓到傷處,還真有點痛。但使用護具鞋一天之後,中醫師發現我受傷的骨頭因此復位得很漂亮。 3、縮短後續的復健期。由於在骨頭還沒長好時,就開始靠護具鞋走動,肌肉力量恢復的很快,等於一邊復原、一邊復健,兩個階段並進;中醫師很支持,認為適當的刺激,有助於斷骨處的再生。 有個有趣的小插曲是,有一天去中醫診所,隔座太太很好奇,問我腳上是什麼東西。我解釋給她聽之後,這位好奇太太一時高興竟說,「啊,那我下次也可以用這種鞋、、、」。我趕緊告訴她,聽著就好,還是別用到比較妙吧。她聽了,也笑了。 現在在露天拍賣,給有緣人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505374497502 七、小結 今天的X光,讓醫師很驚訝我復原的速度幾乎是原來評估速度的兩倍。不過,仍未百分之百恢復,斷裂處還有一點點小細縫還沒填滿;另外醫生囑咐,骨痂需要一段時間硬化,才能真正恢復到原來的骨頭強度。打個比方,現在的狀況像是還沒全乾的水泥。腳的使用,仍須按照受傷狀態,十分小心,繼續穿護具鞋,不要過度大意,免得───功虧一簣。 所以,現在我就等我的水泥乾啦。 這些資訊,不見得適用於每個人每種病狀,但是若萬一很不幸,有需要瞭解,或許可以參考看看。 |
|
( 心情隨筆|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