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2/18 17:14:41瀏覽353|回應0|推薦5 | |
聽人間風景陳映真座談會有感
自從麵攤在人間開攤後
陳映真註定一輩子的人間命運
在新竹州竹南郡竹南街長大
走過泰源走進綠島山莊
走入台灣鄉土
走出台灣海峽
遊走兩岸三地
走進中國作家協會
那條山路的確崎嶇難行
縱使讓康雄的眼淚一路奪眶
最後仍須坐在麵攤旁小憩
夜談鈴鐺花的故事
以及將軍族的無言
那歸鄉打太極拳的老兵
一直徘徊在忠孝公園裡
適才猛然發覺自己
從誕生之初即奔流在魯迅的血液裡
想試圖勇敢地解開人間所有的枷鎖
拼貼出一幅人間最美的風景
我從紀州庵的窗內往外觀看
你被張貼在一格一格的玻璃窗上
仍繼續用思索的雙眼
思索人間
2016-12-16於采雲居
《詩後語》
今年突然看到報紙刊登陳映真在北京去世的消息,使我忽然發現了陳映真(1937-2016),一個文學報導雜誌的先鋒去世了!之後,紀州庵舉辦《人間風景陳映真座談會》剛好給我重新回顧在記憶中已經很模糊的陳映真。原來陳映真跟以往不少的作家一樣,當年憑著一股知識分子對於國家的責任,勇於以筆為鑑,為民發聲,不顧執政當局的法令,縱使下獄也從容自在,陳映真因「文季事件」入獄七年。後來又因為文學作品被認為涉嫌叛亂遭到調查局拘留,在白先勇、鄭愁予等人的聯署抗議下獲釋。隨著時代的轉變,陳映真(原名陳永善)開始籌資主辦《人間》雜誌,經營近四年,挖掘不少創作著和攝影家。之後,開始遊走兩岸,最後跟那一群被他提拔的台灣鄉土文學作家漸行漸遠,一個走向台灣重口味的文學創作,一個飛向他夢裡的中國,於是在「台灣結」與「中國結」裡糾纏不清!經過我細讀陳映真的作品,發現他的文風偏向大陸以民間疾苦為寫作內容的魯迅,他在時代大變遷下為那些孤苦無依與無奈的底層民眾發聲,其實他沒有相當的政治偏向。正如魯迅的寫作,只是對於他當時所見的社會現象作忠實報導,恰巧成為當時左派在野者拿來攻擊執政者的利器,直到左派取得政權後,以襄助有功大讚魯迅!在台灣的情形也相當相似,所不同的是多了親日情結,於是作家們開始各自以自己不同的認同各自紛飛。台灣鄉土文學盛況從此不再,對於大陸老兵的悲憫文學也不再,陳映真最後選擇了「中國結」,竟成為他的後輩批判對象!在座談會中有人連來兩場,可能是因為與談人不同,想聽聽不同的聲音。平心而論,就文學創作而言,陳映真的文學創作是值得肯定的,針貶時事和報導社會低層的弱勢族群引發社會關懷的用心,也是值得肯定的。作家的文學地位實在不應以政治取向為價值判斷,而應以對於文學創作的努力貢獻為準則。否則舊的威權走了,新的威權又出現了,卻以同樣的價值觀來對待文學創作者,那麼跟被自己批判的威權政權何異?所以說,文學的定位只有放在文學發展史的天平上才能得到平衡的量秤。
主持者向陽詩人 坐在我後面的林煥彰詩人隨手簡筆畫,後來也畫一張猴圖給我。 林煥彰所贈繪猴圖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