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何時能有布農族醫生?
2008/10/31 20:29:32瀏覽1819|回應0|推薦4

Bukut校長與原聲合唱團》

---------------布農族信心的重建故事

原住民部落要自決自立,首先要有更多的原住民菁英,要以現代化教育為武器,才能捍衛自己文化。部落需要更多自願返鄉的醫師律師教師,「部落裡有痛風的宿疾,需要醫生,部落有律師,土地才不會被漢人騙;教育才能根本改變命運,部落需要更多老師上山…」

「都市中一個博士,沒什麼了不起,但在原住民部落內,多一個菁英,卻可能會造成周邊很大改變。」

Bukut(東埔國小馬彼得校長)以自己家鄉久美部落為例,在信義鄉中有六個原住民校長,久美就出了四個,台灣還有兩個縣市原民局長是久美人,這是因為久美部落早期就出了許多小學老師,在部落中起了「榜樣」效果,有為者亦若是,家長也重視教育,久美部落就有了「書香氣習」。

比較一下就很明顯,與久美只隔一座橋的村落,就和多數部落情況相同,因為村子裡沒有足夠榜樣可供學習。

對於原住民孩子教育、原住民社會發展,廖達珊和Bukut有高度共識。Bukut是在地生根的布農菁英,他很清楚地看到,在面對強勢漢文化時,布農族為保持傳統文化,漢化與現代化是部落要走的路。

廖達珊認為,長年以來,政府投入很多資源在原住民部落,以漢文化的角度去補助原住民部落,一廂情願地希望他們能夠自立,但成果都是很有限的。「當漢民族談環保、談文化,都是基於漢人『富而好禮』需求,但當原住民連經濟尊嚴都還達不到時,都還很窮時,卻要原住民不能開墾自己土地,這是不合理、也不公平的。」

率直又務實的廖達珊認為,原住民社會發展,還是要由部落裡自覺,由部落自己來發起,原住民必須學習現代化教育,並以此做為武器與工具,來捍衛部落文化與發展。而部落裡的菁英,將扮演這深徹轉變的發動機,為其他人豎立榜樣。儘管很多教育工作者不喜歡「菁英」二字,廖達珊卻不諱言,在有限資源下,原聲學校就是一個菁英計畫,必須培養更多更多布農族菁英,回到部落為族人貢獻。有這一步,才有可能談下一步。

沒有教育心理學家的種種大理論,也沒有都會教育團體諸如「快樂學習」的摩登又虛假的口號,也與強調課輔的博幼基金會不同,原聲協會是以合唱為策略,希望將孩子自信心轉化在學習上,並強化課業輔導。廖珊暗在心裡想的是,就是要教出上醫科、學法律、願意上山教書的老師。

信義鄉長年沒有音老師,今年夏天,終於有個師範學院公費生分發到東埔國小音樂教師,全校師生喜出望外,東埔國小合唱團正需要一個鋼琴伴奏,但無奈,這位年輕的公費生,一得知是要上山教兩年,馬上賠錢給政府走人,任憑Bukut校長好說歹說,不上山就是不上山。

「我就是要教出醫師、律師及老師,部落裡有痛風的宿疾,需要醫生,部落有律師,土地才不會被漢人騙;教育才能根本改變命運,部落需要更多老師上山,」廖達珊表示,而留在平地工程師,則要賺錢回饋部落。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arrise&aid=234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