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無厘頭”爭議 看“傳統道德淪落”的社會現象 ( 下篇 )
2009/04/16 07:21:03瀏覽577|回應2|推薦5

在《家庭演播室》舉辦的“ 2009 十大快樂明星家庭頒獎晚會”上,因為林俊傑的離場,而致粉絲們不顧斯琴高娃在臺上的深情緬懷謝晉導演,突發尖叫,對這種不尊重臺上嘉賓及藝術家行徑,斯琴高娃眼含淚光嚴厲的批評道:“下面的一些觀眾不可以這樣,你們要懂得尊重人,不可以不尊重老人,不可以不尊重我們的老師、前輩,因為沒有他們,就沒有你們……”。

斯琴高娃發怒得有理,現在一些年青人不尊重老年人,認為他們已經老舊落伍,趕不上新潮流,新時代,但他們沒想到的是,如果沒有老一輩鋪上跑道、馬路的第一塊老舊墊基石,沒有老一輩的冒險挑戰,現在人們看到的平坦車道、跑道根本就無法憑空鋪起,什麼 A380 、拉法利,就只有永遠的禁錮在夢想裏!

“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 “誰言寸草心 , 報得三春暉”。在東方 , “你養我大 , 我養你老” 的“回饋式”傳統似乎已正在逐步被現代西方的“你養我大 , 我養人大”概念替代 , 年老父母親們 , 被送往似乎是“先進管理”的現代化養老院 , 看上去似乎是“更科學” 、“互不干擾 , 兩全其美” : 一群老年人固得以“物以類聚” , 子女也因之“擁有自己的家庭空間”,而全無 “內疚的後顧之憂” , 不用再背負“養老”的沈重枷鎖。但從西方多年的實踐來看 , 這種“過河拆橋”的社會方式 , 完全忽視了人性中的“親子情懷” , 其中更有不少不為外人道的“黑箱作業”。事實上 , 所謂“養老院” , 其實是一種自私自利、不負責任的把老年父母邊緣化 , 丟給社會 , 所謂“養老院” , 實質上就是一間間的“老年孤兒院” ! 更由於功利趨使乃至一些工作人員的不道德 , 有些“養老院”猶成為已經失去自保能力老年人的“人間煉獄” , 而偶見報端的“黑箱虐老” , 也僅僅是 , 冰山—角。這也是為什麼今天有不少有能力支付“養老院”昂貴費用的老人 , 寧願“孤老病死 , 屍臭鄰家”的主要原因。如今法國—個吊詭現象是 , —些孩子成年乃至成家後 , 向父母予取予求似乎理所當然 , 但反過來卻漠不關心亟需呵護的年老父母。在追宗慎遠墓園裏 , 常可見到長年無人照料荒墳。

有報導稱 , 只有約 20% 已婚香港女性有生兒意願 , 無獨有偶 , 新生兒出生率下降幾已成為所有發達國家的社會問題。固然節奏緊張 , 生活條件高昂 , 相關配套軟硬設施供給不足等 , 都是或然因素 , 但是綜觀人類社會發展 , 相對於物質貧乏生活條件比今人更加艱苦的古人 , 乃至我們的祖父母輩 , 為什麼明知艱苦卻依然“自討苦吃 , 前撲後繼” , 不分貴賤爭相“生子” ?! 除了“傳宗接代” 原始使命之外 , 當然還有“養子防老”的傳統動力 , 促成了過往一個個多成員的大家庭。當然 , 由於以上因素以及“婦權”、教育資源考慮 , 今人或不能再承繼“多子”傳統 , 但現今發達國家、地區出現的 大幅度“婦女拒絕生育”或“男女拒絕養育” , 就絕不是以上客觀因素所能涵括解釋 , 而更應該帶有 , 因人而異的“功利”以及“個我”“自由”的主觀考量 , 其至少體現了今人某種程度上拒絕像前輩為家庭“做牛做馬任勞任怨”的生活方式。特別對—些“超級個我”而言 , 擁有“兩極分開各有空間的兩人世界”才是他們所追求的理想世界 , 其根本上 , 不會考慮“廢神廢力廢時”供養把自己拉扯大父母 , 自然也不會考慮“廢神廢力廢時” 去教養什麼下一代 , 更有些為了—時興致或幼兒津貼 , 生下孩子後終於不堪負荷而虐兒 , 讓其自生自滅。而且 , 報上電視上諸多家庭悲劇的發生 , 無形中也阻嚇了不少本就沒多大意願的“精打細算”男女 , 既然“老已無靠”,又何苦去招惹,這種“無利可圖”、“吃力不討好”的“大麻煩”。

當然,這或者“僅僅”還是一個趨勢,故不得因之以蓋全,但從“虐老”、“虐幼” 到“拒生”、“拒養”的局部現象 , 也似乎讓人看到了,人類社會正在步入—個自己設好的圈套 , 進入了—個“老無所養幼無所生”的“自我毀滅”惡性循環。“開門忽見陌生來 , 卻是鄰裏不相識 ” , 今天的人類是“文明”,是“落後” , 見仁見智吧!

到底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是西式的“無度放任海闊天空自由發展” , 或是李敖大師提起過的為應付人吃人叢林世界的“狼的訓練” , 還是重回傳統色彩的“嚴父出孝子”?咸認為 , 現代孩子有如江河水 , “縱”“ 堵”皆泛濫 , 最好能 “放而不縱” 中西合壁 , 合理規範疏導 , 引向遼闊大海。

“沒有老舊的開始,也就沒有創新的繼續” ,從這一點意義上來說,就已經值得現在年青人,對老年人永遠的敬重!另方面,就算是撇開道德倫理不說,“衰老”是任何人都不能廻避的大自然規律,今天我們對老一輩人的尊重,實際上也就是在對下一代 ___ “未來的年青人”,在做某種潛移默化的示範,也就是對自己,逃也逃不掉“未來年老” 的自重!!!

流塵 2009.04.14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airair&aid=2854112

 回應文章

流塵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如何在“群體”與“個我”之間取得一個“適度平衡”
2009/05/05 15:14
“過度”強調“群體”會壓縮窒息“個我”的空間,反過來,“過度”強調“個我”,也會使“群體”社會混亂脫序,在本文與“從《我看李敖孩子教育的“狼的訓練》裏,筆者更想說的是,如何在“群體”與“個我”之間取得一個“適度平衡” ,這應該是人類社會所必須面對探討的嚴肅課題。

流塵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这可说是因果逻辑的必然
2009/05/03 22:33

曾看到一些人,壮年时在孩子面前对父母从不假辞色,到年老时亲身忍受到孩子的厉言冷待,只能以泪洗面。佛说“报应” ,不论信或不信,但在孩子面前以身示范“不孝”,长年耳濡目染,主观上不正常的事也成了正常的事,孩子成人后依样画葫芦,这可说是因果逻辑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