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23 23:52:12瀏覽2808|回應1|推薦8 | |
【溝通】 電影《手機裡的眼淚》開場,實習醫生Lily(朱芷瑩)回想日本311震災後3天裡,她和日籍實習醫生Masahiro(蔭山征彥)共同經歷的事件,原本Lily覺得Masa不多話,Masa也認為 Lily頑固得讓人有些壓力,然而在311震災後,Masa掛念在日本聯絡不上的姐姐,Lily擔心偶然相識卻失去聯繫的助聽器女孩小小(蔡得倫),在急診室實習的他們,每天都有危急的病患需要照顧,唯有尋求溝通互相幫助,才能暫時放下心中的牽掛負起工作的責任,事件雖然帶來了衝擊,也讓壓力下缺乏溝通的人們了解彼此。
即將退休的鄭教授(黃健瑋)和太太(范瑞君),在夜市看到小小被父親(陳文彬)推打,教授仗義執言,卻被這個家暴父親跟蹤襲擊,送醫後遇上Lily和Masa,教授回想起剛開始教書時的名校學生立偉(尤傑恩),以為自己幫助隔代教養的他跟上學校進度,真相卻出乎教授夫婦意料,面對這樣的衝擊時刻,他們選擇以愛包容,也許是將傷害降到最小的方式。 【手機】 Masa焦急等候姐姐的消息,手機卻一直接到不認識的日籍小女孩Sayaka(林又寧)來電,心煩的他原本不想理會,但聽了教授的故事後,決定當一次Sayaka誤認的父親。手機已然成為現代人聯絡的主要工具之一,來電、簡訊甚至智慧型手機還有多種軟體可以線上通訊,越來越多的聯絡方式,究竟是讓人與人的距離更近?還是更遠?拿起手機,最窩心的仍是聽到思念的聲音。
【一念之間】 《手機裡的眼淚》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善惡的描寫並不刻板,教授的善意反而招來家暴父親的惡意,學生接近老師別有用心,欺瞞的動機亦可能是求助,在善惡並存的世界裡,事情往往不如眼見單純,就如片中概括的隔代教養、外籍配偶、罕見疾病和家暴問題,呈現在地人、外國人、新台灣之子的多元社會。而在不確定的年代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並非現實唯一的準則,但即使不知道每段人際關係,將會走到什麼結果,要選擇淡漠以對、獨善其身,還是以善意為起點、推己及人,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
【手機裡的眼淚】 《手機裡的眼淚》是身兼影視製作、音樂創作、建築師的張世儫執導的電影,延續他2001年得到金鐘獎最佳單元劇編劇《Mr.com之死》對社會問題的關注,用現代人幾乎不可或缺的『手機』,串連起不同角色的多線故事,英文《Father's Lullaby》帶出家暴爸爸和醫生、老師身代父職的三個父親形象,戲中的女醫生和女老師,也給了家暴孩童母親般的關懷,對於原生家庭父母的缺席或失職,電影以社會體系裡的教育者(老師)和醫療者(醫生)伸出援手,但他們也是平凡人,有自己的煩惱和壓力,藉由其中身為老師的主任醫生,將自身傷痛轉為對病人的關注,傳達出『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情懷。 有建築背景的導演張世儫,以擅長的音樂呈現角色情感,構築多線交織的現代台北,《手機裡的眼淚》是他稱為『台北男與女』系列的最後一部,鏡頭下的都會風貌雖不完美,動心起念間的善意,卻是世界可能變得更好的機會。
圖片來源及電影介紹:udn《手機裡的眼淚》 感謝udn及華映娛樂小牛!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