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18 01:20:22瀏覽1780|回應1|推薦6 | |
香港導演雲翔的第三部長片《安非他命》,是其『極限三部曲』的第二部,前作《永久居留》探討死亡的極限,下一部《藝海浮生》講藝術的極限,但在《藝海浮生》之前,雲翔先拍了另一部《愛很爛》。
《無野之城》香子俊對梁宇聰的傾慕,《永久居留》洪志傑對李家濠的交心,以至《安非他命》彭冠期對白梓軒的依賴,雲翔片中永遠存在卻總有遺憾的同性情誼,藉由電影跨越死亡而『永久居留』,也藉由電影寬慰無法實現的愛情,『安然非他之命』? 曾因救人反被強姦的游泳教練Kafka(彭冠期),遇上英俊富有的歸國才俊Daniel(白梓軒),Daniel的愛戒不了Kafka逃避傷痛的毒癮,也救不了Kafka孤獨沉淪的宿命。『沒有戒不了的毒,只有戒不了的愛』,毒品終究是個引子,《安非他命》談的仍是愛情,探索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愛情極限。 如果不要太介意雲翔對性別的觀點,片中有些對男男、男女的比喻算是有趣,諷刺的是,Daniel認為男男比男女有更多可能,卻改變不了他和Kafka失衡的單向關係,身分地位的落差和過去陰影的心結,讓Kafka既想成為他又抗拒接受他,即使Daniel不斷付出、包容,甚至陪Kafka吸毒,亦接不上兩人心中的斷橋。 《安非他命》比《永久居留》的愛情更為苦澀,從外在的差距到內心的矛盾,探觸同性關係更深入的部分,動情如上癮般狂熱,心碎如死亡般冰冷,這是『雲翔式』的極限愛情,接受他的觀眾能清楚讀出作品間的呼應,討厭他的觀眾也能輕易挑出慣有的毛病。
相信雲翔並不害怕批評,也不害怕挑戰觀眾接受的極限,但那些慣常出現的男體裸露,如何更合理的融入劇情中,而不僅稱作不遮掩的坦然;那些所謂取材於事實的爭議情節,如何讓觀眾更能客觀的接受,而非只被視為導演主觀的表述,才是雲翔真正的問題。 畢竟將自我風格表現的更為圓融成熟,是每位創作者都必須不斷挑戰的極限。 ※本文已授權YesAsia.com使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