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18 02:38:51瀏覽3564|回應0|推薦15 | |
“我的人生宛如建築物著火,我的一個孩子在裡面,而唯一能救她的機會是派我的另一個孩子上場,因為只有她認識路。” 摘自《姊姊的守護者》P.414
實話我不贊同『救命寶寶』,但我也無法否定救兒心切的父母心,即使沒有這樣的難題,人生免不了有顧此失彼的困境,總是在取捨、抉擇,面對情感的兩難。 要求女兒捐贈器官以救護另一個女兒的母親,支持女兒提出控訴的父親,被『設計』出生當捐贈者的妹妹,被要求接受捐贈的姊姊,與捐贈無關衍生出無力感的哥哥。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卻與最親密的家人意願相違,該如何在兩難中找回家庭的平衡呢?
電影刪去了律師的感情線,加入尚未平復喪女之痛的女法官,多了從母親的立場理解案件的心情,相對減少了律師的戲份,讓劇情集中在主角一家人。 同時故事的重心和走向也和原著截然不同,以名字來看《姊姊的守護者》主角應該是妹妹,實際上她的戲份大半分去給媽媽和姊姊,原著中『救命寶寶』的道德複雜性被弱化,轉為對生命的放手和死亡的尊重。 小說中妹妹提出控訴的堅決在戲中表現有限,內心希望姊姊活下去,卻又覺得她的死會令自己幸福的矛盾性也大為降低;書中哥哥的縱火行徑原本是爸爸消防員工作的諷刺,然而電影中他只是有語言障礙而已。 電影像是小說的普級版,控告父母的聳動話題在吸引觀眾入場後,就被親情熱淚取代,到最後成了妹妹成全、哥哥相護、媽媽醒悟的美式溫情。
小說出人意料的結局評價不一,可我喜歡那份『一切還諸天地』的宿命感,留住了想救的,卻失去了強求的。一直覺得『人定勝天』有時是份太過貪心的信念,然而要像電影中放手,也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在兩難中做出抉擇。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