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抓住心靈時刻 (導讀與推薦實證好書!)
2012/03/12 11:42:23瀏覽555|回應1|推薦41

抓住心靈時刻  (~導讀與推薦實證實修好書,感謝友人熱心轉來推薦! 尊重版權, 歡迎購書詳讀, 相信身心靈收益更豐碩!)

覺知時間,活在當下! 永恆與來世無關,確是如此。 如果你在此時此刻得不到永恆,那麼,你也無法在其他任何地方得到。 永恆的經驗就在當下,而這正是人生的任務。 天堂不是可擁有經驗的地方,此時此刻才是。 ──坎伯(Joseph Campbell)

多年前,我還是一名主治醫師,有一天晚上在醫院急診室值班時,當地一位政要巴瑞(Barry)因心臟病突發而緊急送醫急救。當時,我立即將他轉送至心臟病科。兩天之後,我再到醫院值班時,特地前往心臟科診療中心探視他,結果意外發現,這位人士竟不聽院方的勸告已自行出院了。   十天之後,巴瑞又因心臟病發作,再度被送進醫院的急診室,正巧又是由我幫他診療。我問他上次為何不聽醫師的話,自行匆匆離開醫院,這實在太危險了。結果他告訴我:「我沒有時間躺在醫院,我還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   顯然,除非巴瑞改變利用時間的方式,以及對事情優先順序的看法,否則他不會有太多時間關心自己的病情。可惜的是,許多人的情況跟他一樣,這也讓我不得不想到,大多數人使用時間的優先次序大致如下:   ●工作第一。   ●其次是基本的人際關係和家庭生活。   ●第三是日常生活的瑣事。   ●第四是社會責任。   ●最後才是自己的事(如果還有時間的話)。  這種處理時間的作法,類似當年雷根總統以「滴入論」(trickle-down,一種經濟理論,認為政府與其將財政津貼直接用於福利事業和公共建設,不如交由大企業陸續流入小企業和消費者之手,更能促進經濟成長)處理經濟問題。但是,事實上,這種作法並沒有發揮作用,只是讓國家的經濟背負著更沉重的債務。   同樣的道理,我們也覺得欠了很多時間債;而且,我們從來沒有「剩下」足夠的時間關注自己的健康、福祉和自我成長。然而,我們知道,如果想要健康,務必要為自己創造時間。

■焦慮的年代   「應付日常生活,你的時間夠用嗎?」  這個問題,我經常拿來詢問參加亞米茄整體醫療研究中心」(Omega Institute for Holistic Studies,以下簡稱亞米茄中心)舉辦的,關於時間管理和身心健康課程的學員。通常在五十人一班的研究習班裡,會有一、二人回答「時間夠用」。當我再追問他們覺得生活如何時,他們總是會心地笑著答道:「我覺得我的生活真棒。」這幾個少之又少的人,總是異口同聲表示,他們是「有意識地改變」與時間的關係,並因此帶來更多的快樂。   其他約百分之九十五的學員,跟大多數人一樣,是感覺「時間不夠用」的一群。當我問時間永遠不夠用的感覺像什麼,他們的回答不外乎。   「挫折一大堆,感到緊張。」   「好像沒法子呼吸。」   「一直處在壓力之下。」   「無論做什麼事,都覺得應該再做一些其他的事。」   「陷入泥沼。」   「聽到時鐘滴答滴答響個不停時,就會一直想著:『老天,我的生救流失了!』」   「生命似乎愈來愈矇矓,我迷失了。」   這些答案聽來很熟悉吧!上述回答都是反應當代生活的老調。幾乎所有人都有這種感受,我們也認為這很正常,以致於很難想像還有其他不同的生活方式。無怪乎奧登(W. J. Auden, 1907-1973,美籍英國詩人,是繼艾洛特之後,最重要的英語詩人)稱現在是「焦慮的年代」。   這種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根深柢固,最近一位婦女告訴我,她一再反覆夢見自己遲到;現代人對時間的焦慮已成為重要的議題,甚至下意識地操縱我們的生活。   摩爾(Thomas Moore)在其重要著作《隨心所欲》(Care of the Soul)中有一段這樣的話:   由於各種煩惱的糾纏,個人和社會均付出重大的代價;二十~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弊病堪稱「心靈迷失」。   如果以「時間」兩字替代「心靈」──亦即時間等於心靈,你將會了解,我所談的時間因素與其他問題的確有關聯。   對大多數人而言,時間指的是「時鐘所標示的時間」:六十秒構成一分鐘,六十分構成一小時,一天有二十四小時,這種情形永遠不會改變;我們也可以說,時鐘的時間觀念相當無情。   但是,如果能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時間,察覺到時間包含著無數種不同的節奏,而且任何時刻都可以隨意控制,使其伸縮自如,那麼,我相信,時間會成為我們的奴隸,我們將擁有從未體驗過的生活,甚至是從未想過的幸福與健康生活。   許多參加研習班的學員,都期待我能教導管理時間的方法。一般在商業研習班所教導的時間管理,最重視的是:如果提升生產力。時間被分割成可以管理的不同時段,並在每一個時段中完成指定的一項工作或多項工作(「多項工作」是指同一時間完成多件工作,這是多可怕字眼!)。如果你的時間分配得當,一旦完成一件工作之後,就有時間做下一件工作。   但是,在這樣的教導下,我們只會加速完成一些令人厭煩的日常繁重工作,並會為獲得別人的讚賞,而加快工作速度。結果,那些時間「管理」得當的人,所獲得的報酬,通常壞只是做更多的事,正如俗話所說:「如果有事需要別人幫忙,就找那些成天忙個不停的人。」

■擺脫時間桎梏  我要強調的是「覺知」時間,而不是「管理」時間。練習覺知時間並非為了做事更有效率──事實上也能達此功效,更有助於學會「轉化時間((timeshifting)。   覺知時間是為了活得更圓滿。當我們確實必須在截止日之前將事情完成,或者要加速趕工時,我們總是借助時間管理技巧。可是,若我們完全覺知當下,達到覺知時間的境界,將可擺脫時間的桎梏而能自由運用時間。  為了覺知時間,我們務必要以新的態度面對時間,並以新的技巧因應時間,包括同一時間只專注一件事、學習放慢生活步調、關注(實際上就是感受)我們的身體和情緒狀態。同時,也包括重新認識我們對一切的感覺,重新認識朋友、配偶、孩子,處在當下就關注當下的事情;還包括學習何時加快速度(加快節奏和放慢節奏一樣重要),何時及如何轉化時間。此外,更包括直接面對自我,在日常生活的每一時刻,真實展露自我。事實上,我教授的「時間管理」純由個人出發,遵循「活在當下」為唯一原則。   「現在」是一個令人迷惑的概念。在你讀著或說著這個字眼的一瞬間,其實你已經超越了「現在」;「現在」就是過去的一種。  愛因斯坦(A. Einstein)和當代物理學家均同意,時間並不是自己存在的,它只是一種測量工具,計算著物體通過空間的久暫。譬如:丟了一個球後,我們可以精確計算出球碰觸地面共耗費多少時間,但卻無法說出在這過程中,何謂「現在」。 不過,我仍然相信「現在」是存在的,相信你也持同樣的看法。因為我們都能感受到當下的此刻。   事實上,我們只能主觀地知道當下的時刻。參加無聊的會議時,時間是靜止的;而作愛時卻覺得時間飛快流逝。我們所說的「當下」是永恆的,而且只能由自己感受。   

以下是一則眾所皆知的禪宗故事: 一個和尚被一隻餓虎追趕,當他爬下一處峭壁時,不幸被樹枝勾住,正巧附近也是另一隻同樣兇殘的老虎的巢穴。這時,他發現周圍的矮樹叢中有一株草莓,於是和尚採下草莓,專注地聞著草莓的芳香,欣賞它的模樣,並小口品嚐,自忖著:「多麼甜美啊!」   如果能覺知當下,就能感受當下,我們便可在時間的長流中,擺脫急躁匆忙的過去和未來的壓迫感──它們是一對雙胞胎老虎。一切只有現在,現在才是我們能掌握的。   當我們了解什麼是可以掌握的,才能明瞭時間不會在身後追趕,或是在前面催促我們。時間就是這樣:只存在於當下這一刻,是我們的節奏與宇宙節奏的媒介,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大部分人都未能覺察時間「本質空無」這個層面,因為它遠離了我們的經驗範圍。我們都活在時鐘的時間和「確定」的過去、現在、未來之中。的確,我們拚命依附著時鐘、手錶和一切確保時間準備之物,比先前那個故事中的和尚,更拚命依附樹枝。

■丟棄手錶   我曾經建議研習班的學員,在手錶表面上打上「現在」的字樣。他們似乎很喜歡這個提議,但卻很少人真的這麼做。在上估計訓練課程時,所有人都不准帶錶,可是仍有一大部分人打從心裡抗拒忘記時間,偷偷帶著錶上課。人們總是經總常看錶,儘管才剛詢問過時間,轉眼間卻又不記得了。 顯然,手錶是安全感的護身符,我們甚至可以不必知道現在幾點,只要隨身帶著錶即可。 我們以為,知道「現在幾點」能使我們立足於世,明白自己身處何地。其實,我們所倚賴的是直線時間,反而忽略了心靈對時間的感受。   還好我們處理時間的方式,不必永遠一成不變。我們大可不必活在長期感覺時間不夠的情結下,也可以不用老帶著枷鎖似的手錶。 一天可以是二十四小時,也可以無限延伸。但是,我們的社會卻不承認時間的無限性,而且正好相反,我們的教育認為時間是寶貴的,要利用時間使其更具生產性。我們困在步調混亂和功能失調的現代生活中,尚未體驗人生,歲月就匆匆流失。這種時間的壓迫感,在近代尤其明顯。要求準時是這個社會的新產物,而且大約也只有一百年的歷史。但是,在這之前的漫長人類史上,時間是相當慷慨的,人類完全生活在自由支配時間的大環境中。   合乎人體生理的節奏。我們要爭取與時鐘的時間不同性質的「心靈時間」,這樣才能和心靈的律動契合,呼應內在的心聲,和宇宙的脈動共鳴。 ■著眼現在,活在當下!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各位在生活中創造更多的時間。當然,我並不能將一天二十四小時變成三十小時,那麼,「創造時間」的意義是什麼呢? 著眼現在,活在當下,就能創造更多時間。當我們如實覺知當下,就創造了每一個當下時刻。 如果你覺得生活步調太快,好像不快一些就無法完成你的義務、滿足別人的要求,那麼,停止吧!先停止片刻,讓自己清醒,並感受當下的一切,你將可以意識到自己創造的時間,而且真實可信。   

我們有觀照時間的能力,只要依照如實覺知當下的方法,一次又一次親身體驗,會對時間產生新的覺知,領悟到支配時間的自由。但是,我們不能只用眼睛看、只用腦子理解,還必須以生命的每個面向去體驗,包括運用我們的感覺、洞察力、感受和心靈,而方法就是轉化時間。如果學會轉化時間,正是本書要討論的課題。  本書不是談理論或哲學的書(雖然書中充滿理論,也有些哲學的成分),而是一本實證的書,這也是本書的宗旨。以我個人和參加過研習班的數千位學員的經驗中得知,當我們學會轉化時間之後,人際關係會更圓熟,靜處的時間更多,年老時會更知足常樂,工作也更有成果,挫折和焦慮會愈來愈少,甚至消失無蹤。  我們都體驗過一些感覺,譬如每一樣東西似乎都在流動;的的確確擁有充分的時間;放輕鬆後的心情平靜;和別人以及周遭一切和諧相處。 我們都體驗過這些感受,但是仍然太少,本書將讓你學習到如何體驗更多這類的感受。

轉化時間能使我們更富有,因為它給了我們最珍貴的東西:生命本身!字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inda&aid=6203365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推薦好書!
2012/03/12 12:13

感謝並感恩推薦這麼棒的實證修行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