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注意景氣衰退的到來
2007/02/07 15:21:10瀏覽300|回應0|推薦5
經建會日前發布去年12月景氣概況,景氣對策信號自2003年上半年SARS疫情以來,首度出現顯示景氣衰退的藍燈;震驚的經建會高層,不認為去年12月景氣壞到「衰退」,而認為是「意外」,燈號很快會上升,呼籲國人不要過度悲觀。

去年12月台灣景氣是否壞到「衰退」程度,景氣指標會說話,「藍燈」即表示「景氣衰退」,不是任何人所可否定。至於「景氣衰退」是否持續或更惡化或很快回升,則需持續觀察。我們「意外」的,不是顯示景氣衰退「藍燈」的突然出現,而是示警景氣轉向趨衰的「黃藍燈」連續長達六個月之久,未見執政當局採取任何行動,而感錯愕!

政府按期編製景氣對策信號的主要作用,在於藉「燈號」提示執政當局採取因應對策,並綜合判斷未來短期的景氣是否進入「過熱」或「衰退」,而預先提出信號,與決策當局參考;亦即以簡明燈號預先示警,提醒執政當局及時採取有效因應對策,將其不利影響降至最低,若因應得當的話,甚至可避免「景氣過熱」或「景氣衰退」的發生,而將問題消彌於無形,達到未雨綢繆的效果。對企業界而言,亦可根據信號的變化,調整其計畫與經營方針。故國際間許多先進國家多根據各國特有情況編製類似景氣指標,供政府及業者參考。

但問題是去年6月開始,景氣對策信號自顯示景氣穩定的「綠燈」,變為「黃藍燈」,即表示景氣有轉向「衰退」的徵兆;此時雖無需主管當局採取任何行動,但提請注意其發展。一旦「黃藍燈」連續出現三個月,即顯示此波景氣衰退的可能性大為提高,執政當局警覺的話,即應採取適當對策,防患於未然;但迄未見我執政當局採取任何行動。直到「黃藍燈」持續六個月,甚至出現「衰退」的「藍燈」時,我主管當局不僅認為是「意外」,還認為景氣燈號很快會回升,即不承認景氣衰退,不需採取任何因應對策。執政當局這種不作為,缺乏解決問題的意願與能力,應是當前許多問題的根源。

沒想到我主管當局不思謀求改進之策,卻有廢除景氣燈號的傳聞;不過先後任經建會主委,異口同聲指出,燈號制度有其功能,不可能突然廢棄,即使檢討要改變,也會給社會一段適應期,看法正確。其實經建會公布的景氣概況,還有一項早已提出預警的是,產業景氣調查結果;在去年9月,產業界對未來三個月景氣預期,看好的急速下滑到8%,比2003年4月SARS發生當月的13%還低,看壞的超過看好的達16%,比SARS當時的13%還差。即表示去年9月產業界即預期12月產業景氣惡化到比SARS還差,祇是未受到主管當局與社會的注意。

台灣當前景氣的下滑,不祇是一個燈號的轉變,實際上,由於雙卡風暴的衝擊、國務機要費等連串貪瀆弊案的爆發及政爭等導致政府政策空轉的影響,消費者及企業都對政府失去信心;國內外經濟預測機構,對台灣去年及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估計,都向下調整,自過去四小龍之末後,去年更降至東亞日本外,12國之末。而今(2007)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尚未獲立法院通過,對已進入景氣衰退的台灣經濟,將是雪加上霜。

中央政府年度總預算,依法於年度開始前一個月,立法院必須通過,實際上從未按時通過,但延到3月立法院新會期才開始審查,則是破天荒第一次。要知總預算延至3月才審查,則營業預算與非營業預算的審查,無疑要延到5、6月,甚至7、8月了;年度已過一大半,預算才通過,不僅嚴重破壞預算制度,在景氣衰退的情況下,原預期擴大公共支出以緩和景氣的衰退,現反其道而行,對當前經濟不祇雪上加霜,更是傷口上撒鹽,令人痛入心扉!

總預算未能如期通過,執政當局一再指責在野黨不配合,但立法院上會期打群架、丟鞋子,及以機車大鎖灌膠讓院長無法主持會議,使會議在爭吵中落幕,這都是執政黨所為,我們有這樣不重視民生法案與總預算,只顧自身利益的朝野政黨,要想景氣很快回升,難矣!


摘自經濟日報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uckle&aid=72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