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做"四有新人"投三好基金
2007/02/06 14:38:47瀏覽321|回應0|推薦5
 做“四有”新人
  
  所謂證券投資基金,就是一種利益共用、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通過發售基金份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以獲得投資收益和資本增值,它具有集合理財、專業管理、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的優勢和特點,是眾多中小投資者進入證券市場、分享經濟增長的很好的投資方式。
  
  簡單來說,基金是通過集合投資獲取投資收益,它的投資標的包括股票在內的金融投資工具,但基金顯然並不等同於股票。雖然有一些封閉式基金有過上市後大漲的案例,但目前投資者普遍購買的開放式基金並不具備我國目前市場特有的“原始股必漲”的特性,決定其價格的不是籌碼的供求關係,而是開放式基金每日的基金凈值。
  
  但是,2006年基金市場給投資者帶來的高額回報,使一些投資者忽視了基金背後的投資風險,對於基金的理解已經發生了扭曲,甚至有些投資者誤認為新基金就是“原始股”,而且要價格越低越好,這實際上也導致了基金只能通過拋出股票進行高分紅來降低份額凈值。有人甚至用固定資產抵押貸款、或者信用卡透支來購買基金。基金投資的非理性已經顯現,這也給整個基金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隱憂。
  
  沒有一個市場是永遠只漲不跌的。最近股市的震蕩走勢已經十分明顯。雖然支持股市持續走牛的主要因素依然存在——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流動性過剩和貨幣升值,但是市場經歷了大幅上漲之後,整體估值大幅提升,風險已在逐步累積,短期市場走勢的不確定性在加大,市場已進入震盪格局。

  其實目前對於基金的一些不正確的認識其根源在於收益預期的過分高漲。但從成熟市場的歷史運作看,基金的年收益率是相對比較穩定的。在正常情況下,偏股型基金投資年收益大約在10%—20%左右。2006年我國基金市場出現普遍翻倍回報,應該說是有著深刻經濟背景的,例如股市經歷了4年熊市後從底部反彈,政府對股市進行根本性制度整改,中國的經濟增長的宏觀背景在上市公司業績上得到了真實的微觀反映,市場已經越來越有效等等,多種原因共同推動了我國股市的此番大幅上漲。 
  
  客觀而言,這樣的牛市是很難以複製的,同理基金投資的驚人業績也並不是年年都可以預期的。非理性投資盛行的過熱市場,顯然不是一個健康的市場,甚至可能給市場發展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綜上所述,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在當前已經刻不容緩。我們認為,投資者在做基金投資時要做“四有”新人。
  
  第一是要有財商,也就是要有理財意識,隨著人們收入水準的增加,以及市場上理財產品的豐富,理財成為一件現實可能的事情,每個人需要了解理財對於自身人生規劃的意義,具備一定理財意識是開始基金投資的第一步。
  
  第二是要有財智,也就是要有一定的理財知識,雖然不可能人人都成為理財專家,但是在購買基金時首先要了解基金是個怎樣的理財產品,它的特點以及各種不同基金產品之間的差別等,由於投資範圍的不同,基金組合的品種不同,股票債券資產配置的比例不同,每只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是不同的,對此,基金投資者需要有一個清楚的了解。
  
  第三是要有理性。首先要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產品,對於選擇目標有一個合理預期。比如在投資貨幣基金產品期望每年能有超過10%的收益率,那顯然是不現實的;還有把歷史業績簡單拷貝,認為2006年的收益在今年乃至今後都能不斷地被複製,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認識。而且基金投資,特別是偏股型基金的投資,其投資風險是不能忽視的,基金決不等同於固定收益類的存款和債券品種,隨著市場的波動,投資基金出現階段性的虧損是完全可能的,投資者需要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的基金品種。
  
  第四是要有恒心,其要訣就是堅持長期投資,如果對資本市場、經濟有充分的信心,那就不必因為市場的震蕩而改變自己的投資策略。大部分基金公司現在都已推出了定期定額的投資服務,這也是比較好的投資方案。
  
  總體而言,理性的基金投資者,一定要對自己的財務狀況以及風險偏好有清醒的認識。不同年齡、不同期限、不同性質資金,所對應的投資風險承受度是不同的;不同的風險偏好應該尋找對應的基金品種,方可有效的達成理財目標。選“三好”基金
  
  除了要做“四有”新人以外,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還要選擇“三好”基金。
  
  所謂“三好”基金,第一是好公司和團隊。考察一家公司首先要看基金公司的股東背景、公司實力、公司文化以及市場形象,同時還要進一步考察公司治理結構、內部風險控制、資訊披露制度,是否注重投資者教育等等。其次要考察管理團隊,主要看團隊中人員的素質、投資團隊實力以及投資績效。
  
  第二是要看好業績。市場上表現優秀的基金公司,有著在各種市場環境下都能保持長期而穩定的盈利能力,好業績也是判斷一家公司優劣的重要標準。首先要看公司是否有成熟的投資理念,是否契合自己的投資理念,投資流程是否科學和完善;是否有專業化的研究方法、風險管理及控制,公司產品線構築情況等。其次還要看公司的歷史業績。雖然歷史投資業績並不表明其未來也能簡單複製,但至少能反映出公司的整體投資能力和研究水準。此外選擇基金時還要關注那些風格、收益率水準比較穩定、持股集中度和換手率較合理的產品。
  
  第三是好服務。正如您在商場、酒店等消費時應該享受相應的服務一樣,作為代客理財的仲介服務機構,基金公司的重要職責之一就是提供優質的理財服務。從交易操作諮詢、公司產品介紹到專家市場觀點、理財顧問服務等,服務品質的高低也是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不容忽視的指標。
  
  長投心態戰勝市場
  
  有些投資者在投資基金時喜歡如“炒股”一般高拋低吸、波動操作,希望能從中獲取更高的收益。其實在實際操作中,這樣做往往適得其反。作為普通投資人,對波段的判斷是非常困難的,最終往往都是在追漲殺跌,錯失了良好的行情。而且對基金進行波段操作,需要支付贖回費和申購費等交易費用,使交易成本大大增加。
  
  從國際上成熟市場的經驗來看,基金投資是一個長期的行為,具有10年以上業績證明的基金更受投資者青睞。衡量基金的優劣不是短短一年、兩年的事情。從經濟學角度分析,證券市場價格波動體現出了明顯的偏向性特徵,股票價格總體上具有不斷向上增長的長期歷史趨勢,而非短期市場表現,這就是基金長期投資能夠贏利的重要理論依據。
  
  比如投資大師巴菲特最著名的操作策略就是長期持有,從而帶來了斐然的投資業績。在46年(截至2002年)的投資生涯中,巴菲特只有一年賠了錢,最高收益59.3%,最低-6.2%,年均收益24.3%,資產相當翻了16393倍。同期指數年均上漲11.2%。投資基金也是一樣,堅持投資,始終爭取正收益,因為複利的力量將創造驚人收益。
  
  我國基金發展的歷史也同樣證明了基金是長期理財的有效工具,而不是短期投機炒作的發財工具:堅持長期投資的基金投資者普遍都獲得了巨大收益,在市場中追漲殺跌、盲目入市的投資者則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其實投資的標準很簡單,能有持續穩定收益的基金就是好基金,以股市的發展趨勢,假以時日,出現一批年均在15-20%的偏股基金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因此,作為一種中長期的投資理財方式,投資者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基金長期的增長趨勢和業績表現的穩定性。而對應這種特點的操作方式就是長期持有。堅持長期投資的理念,才是廣大基金投資者所應該持有的健康投資心態。只有真正具有耐心的人,才能在基金投資中獲取最大收益。


摘自財經網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uckle&aid=72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