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2/04 02:07:41瀏覽1239|回應2|推薦27 | |
各位網友 這篇報導韓國濟州島發展為香港┼新加坡的“香加坡”計畫正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我們不禁要問,除了消費劵及失業救濟金外,我們政府有甚麼振奮人心的偉大計畫? 敬祝 春天早日降臨 悠遊七海敬上 十年發展羽翼漸豐 南韓濟州島欲趕超“香加坡” 2008年09月03日 10:40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一座荒島要發展成能夠與香港和新加坡競爭的世界一流城市,似乎並沒有那麼簡單 將一座荒島打造成比香港和新加坡更有競爭力“國際自由城市”,10年前,南韓中央政府啟動雄心勃勃的濟州國際自由城市綜合開發計劃時,亞洲正處於金融危機的陰影之下,這個宏偉規劃幾乎沒有引起注意。10年間,悄悄發展的濟州島羽翼漸豐。近日,《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踏上這座北韓半島南部的小島,發現各種大規模主題公園、休閒設施、教育園區和科技園區正在破土動工,濟州島為自己定制的“香加坡”模式慢慢浮出水面。 與中國特區異曲同工 濟州島面積1848平方公里,是一座火山噴發形成的海島,擁有獨特的火山地貌和秀麗的自然景色。歷史上,孤懸海上的濟州島曾經是南韓最落後的地區。南韓政府自上世紀60年代就提出發展濟州經濟的口號,但收效甚微。1998年,金大中政府提出利用濟州島居中日韓三國中央的獨特地理位置,在島上實行有別於南韓其他地區的法律法規和優惠政策,開發觀光、高科技、物流、金融等綜合性產業,將其建成與香港和新加坡一樣的“南韓式的自由市場經濟模式”。 為了顯示與香港、新加坡的不同,濟州島將自身的發展目標稱為“香加坡”模式,即兼有香港與新加坡優點的模式。金大中這一開發濟州島的創意,與中國的特區模式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棵樹上吊死 不過,經過10年發展,金大中的創意更多實現在濟州島的旅遊方面,以旅遊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在地方經濟中所佔比重達到77.8%。過分倚重旅遊業,使得濟州島經濟出現單一化隱患。對於總人口5000萬的南韓來說,國內遊客數量增長的前景有限。而在海外市場,濟州島最主要的海外遊客來源——日本遊客數量近兩年原地踏步。遊客數量上升最快的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地區也有增長放緩的趨勢。經常帶大陸和港臺旅遊團到濟州島的一名導遊告訴《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濟州島儘管風光秀麗,但房價較高,又缺乏娛樂和休閒設施。每天晚餐過後,外國遊客要麼睡覺,要麼去專門針對外國人的賭場消磨時間。遊客走馬觀花看完風景後還惦記著回到首爾等大城市購物消費,很少有在島上呆過兩天的。如何擺脫靠門票和餐飲收入賺點“過路錢”的尷尬處境,如何避免在旅遊產業一棵樹上吊死,成了當地政府頭疼的問題。 把《西遊記》請進門 為了保證濟州島的持續發展,2006年底,負責濟州島的開發規劃和招商引資的南韓國土海洋部下屬的濟州國際自由城市發展中心(JDC)推出並啟動了高科技園區、休閒居住區、神話歷史主題公園、健身治療中心、西歸浦觀光碼頭和英語教育城6大開發項目。其中,主題公園投資14.4億美元,規劃面積400萬平米,包括影城、遊樂、酒店賭場、神話公園等等。預計2014年全部建成。屆時,包括《西遊記》在內的世界各地的著名神話元素都將搬入濟州島。令記者印象最深刻的還有佔地100萬平米的高科技園區。目前,園區的一期工程的基礎建設已經基本就緒,辦公樓和服務樓群施工接近尾聲,現場的工程車輛正在預留給高科技企業的空地上進行平整工作。JDC官員告訴本報記者,高科技園區是濟州島未來產業升級和經濟多元化的重要支柱。為了吸引資質優良的高新技術產業入住,JDC除了提供優惠稅收等政策以外,還積極到海外宣傳,甚至為有前景的高科技企業提供到濟州島的免費機票。JDC官員預測,到2011年這6大項目初步完成後,濟州島的地區生產總值將從2007年的7.56萬億韓元(約75.6億美元)增長到11萬億韓元(約110億美元)。 離香港有多遠? 在南韓,50%的人口、70%的GDP集中在首爾為中心的首都圈地區。即便如此,首爾仍然被認為離香港和新加坡有很遠的距離。在各方面遠遠落後於首爾的濟州島,憑什麼喊出趕超香港和新加坡?面對記者的疑問,JDC理事長金璟宅介紹,濟州島位於中日韓三國之間,周邊2小時的飛行距離範圍內,分佈著17座500萬人口以上大城市,居住著7.5億人口。如此巨大的旅遊、物流和貿易市場,是濟州國際自由城市發展的依託。濟州特別自治道享有高度自治權,實行人員、商品和資本的自由流動,貨物出入免關稅,對投資提供稅收優惠,這些都是優勢。不過要趕超香港、新加坡,金璟宅清楚地知道,面臨很多問題。濟州島是海島,91%的遊客出入靠航空。金璟宅介紹,現在吸引外國人到濟州的最大障礙是直飛濟州島的國際航線還很少,大部分海外遊客都需要從仁川國際機場轉機,很不方便。此外,濟州島要發展高科技產業需要大批科技人才,但南韓的科技人才多集中在大田的科技園區和首爾等地。與香港和新加坡相比,濟州國際自由城市的知名度遠遠落在了後面。金璟宅認為,這是限制濟州國際自由城市吸引各種資源的一大障礙。他說:“我們的目標是建成能與香港和新加坡競爭的東北亞中心城市,如果要我說一個時間,那可能是2013年以後。”(記者 李拯宇 幹玉蘭)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