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04 14:36:50瀏覽921|回應0|推薦14 | |
近年來,由於科學家和環保人士相繼顯示證據,並提出警告,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加強,尤其地球暖化現象更是成了最熱門的話題。一般人都慢慢理解到如果這個問題不盡速遏阻、解決,人類、眾生物,甚至整個地球的的生存都將成大問題。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是最知名的環保人士,他到處發表演說,大聲疾呼,希望可以更加引起大家對這個禍患的重視。他的一部環保紀錄片An Inconvenient Truth得到2007年奧斯卡的金像獎,高爾本人也因他在環保方面的努力和貢獻,而成了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共同得主。其實,加拿大的大衛鈴木(David Suzuki)教授過去的二、三十年來在環保的議題上就一直努力不懈:一方面利用電視節目講授大自然的奧秘,希望人類珍惜我們的生命共同體,另一方面也到處奔走、演講、寫文章,請大家重視這個切身的大問題。他更每星期幾次在報章上寫短文,告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許多” 環保小撇步”。讓大家知道只要有心,環保應由自身做起,在生活上處處可行。 本來,能夠使得大家節省能源,回收可再用物質,減少製造垃圾、廢物,以過一種更簡單的生活,是一件好事,因為這一來,不只有限的資源不再被浪費,地球的有限空間不會全被垃圾佔據,人類的健康威脅也會因廢氣、紫外線的減少而降低;更重要的,人類在物質方面的需求將大大減弱,不會再貪求無厭。慾望一低,心靈就容易得到平安;心靈平安的結果是節身自好、家庭和樂、社會安定。這不就是世界大同的人間淨土?然而,大家一開始重視環保,有些人卻緊張了。去年,溫哥華太陽報有篇專論,試圖解釋大家憂心的地球暖化現象並不存在。該文作者引用一些數據,說現在的地球是悠久歷史中地球平均溫度最低的時期,大家不用緊張云云,言外之意是大家還可以繼續浪費資源、製造廢物。幾個月之前,太陽報又有一個專欄作家撰文,呼籲大家不要杯葛、抵制舶來品(包括外來的農產品),理由之一是:外國有一群工人、農民就靠將他們的產品銷到別的國家來維持他們的生活。意思是如果外國的工人、農民生活萬一發生了問題,就該唯我們是問,我們豈能不自咎!前兩天聽到收音機裏有個節目也在談環保。主持人一方面淡化地球暖化的危機,另一方面更大肆對高爾和大衛鈴木展開人身攻擊。說他們不該使用浪費能源、製造廢氣的座車,高爾更不該到處旅行時搭乘私人飛機,又說他的家族企業也是廢氣的大量製造者。當有人”扣應”說高爾的家族已經開始改進,以減少廢氣的排放時,主持人馬上說”可是所需要的設備、零件都是向高爾自己投資的公司購買的。”…..我想這只是對環保運動大加韃伐的幾個例子而已,其他我沒聽到、讀到的,一定多到不勝枚舉。 那個說現在是地球史上溫度最低的人,是加拿大弗列莎學社(Fraser Institute)的研究員,了解弗列莎學社的人一定知道該學社是資本主義的智庫。資本主義者向來提倡”多製造、多消費,以促進經濟的成長”;他們更極力主張全球自由貿易,以利用開發中國家的廉價勞工。在這些前提之下,他們對於環保運動者要大家節用資源、用品回收、愛用本地貨以免浪費因長途運輸所需要的能源、自己堆肥以減少垃圾和取代化學肥料等等作法,當然要力加反對,以確保本身的權益了。 為了確保資本主義的地位,也為了保障本身的利益,這些人不惜亂用數據,以誤導大眾,讓大家以為地球暖化只是一些別有用心者危言聳聽的胡言亂語而已,不值得擔心,更不值得為之犧牲大家該有的享受;主張用舶來品,正好可以互通有無,有何不對?還有,既然這些環保運動的主將自己都不夠環保,我們為什麼要聽他們的?
批評別人是很容易、也是非常痛快的事。不過,非建設性的批評固然是浪費時間,若有意誤導別人而使自己得益,即使明眼人沒有立刻揭穿,將來的歷史也不會饒過他們的。我們該問的是:我有沒有盡一己之力,使得這個社會更安和樂利、令這個我們共同生命體的地球更適合我們的子孫居住?其他的,我們似乎可以不用多管。事實上,這個原則不只適用於環保運動,也適用於政治主張,更該做我們個人生活的最高指導原則。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