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10 02:31:48瀏覽3789|回應17|推薦199 | |
Fred Hartman Bridge 弗雷德·哈特曼橋,又名Baytown Bridge 或 Texas 146 Bridge,這座長2.6英里(4公里)寬154英尺 (47公尺) 德州最長的電纜斜張橋,屬於德州146號公路,從BayTown 南端銜接休士頓東邊的 La Porte小鎮,跨越繁忙的休士頓港航道 Houston Ship Channel。 休士頓港是美國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該通道將天然水道加以擴大和深化,是遠洋船隻行走休士頓市和墨西哥灣之間的重要海運航道。早從1836年起,它主要運輸如石化產品,和中西部地區的糧食以及普通散裝貨物一起運輸出海。 因為它靠近德克薩斯油田,導致眾多石化煉油廠沿著水路建立,如埃克森美孚貝敦 ExxonMobil Baytown 於聖哈辛托河San Jacinto River東岸安裝。 官網:http://ourbaytown.com/Fred_Hartman_Bridge_Baytown.htm ↑↓ 哈特曼大橋由兩個獨立的橋面合成,八線道,複合式兩對尖塔每個高度440英尺 橋的命名是為了紀念《Baytown Sun》這份報紙的發行人兼主編 (1950-1974)哈特曼 Fred Hartman (1908-1991),他是二戰英雄,後來出任德克薩斯州運輸署署長,積極鼓吹要興建一座橋以方便BayTown可以經225號公路到休士頓,或是走146號公路到太空中心或蓋文斯頓島一帶。哈特曼大橋始建於1986年,歷經九個年頭至1995年完工,總經費為1億1千7百50萬美元。 全德州有兩座斜張橋,另一座退伍軍人紀念大橋 Veterans Memorial Bridge 在東德州的橘縣 Orange County。 斜張橋(cable-stayed bridge)緣起自吊索橋,至少有三千年的歷史。近代斜張橋設計理念則起因於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德國百廢待興但物資極度缺乏,國家推動建設首推交通路網興建,斜張橋跨越河川相對其他橋梁結構形式,具有經濟及成本低的優點。 第一座近代斜張橋由德國人 Dishinger 設計的瑞典 Stromsund Bridge(74.7+182.6+74.7 m),採門架式橋塔雙索面輻射式吊索配置,於 1955年完工,1956年通車;歐洲現今完工通車最長的斜張橋為法國 Normandie Bridge(主跨長達 856 m),完工於 1994 年。 未建此橋之前,146號公路從 La Porte 往北通往 BayTown,最早要靠渡輪 Morgans Point Ferry,之後被橫過船道的隧道取代,此隧道深40呎,當航道為了挖深到45呎,寬至少530呎,以便讓更大的船可以進入休士頓港時,建橋正好可以取代隧道,最後一段隧道在1999年9月完成拆除。 哈特曼雖然來不及親眼看到這座大橋的落成,以其名為橋名,亦是死者留其名矣! 走146號公路過哈特曼大橋後,不久就瞥見港灣邊水面上群集著許多Brown Pelican 褐鵜鶘 機不可失,趕忙拐入右側停車場,下馬拍照 ↑ 鵜鶘~大嘴鳥,是一種大型涉禽,牠是路易斯安那州的州禽 ↑ 鵜鶘最大的特徵,就是牠下顎可擴張的囊袋,張開大嘴像似上圓下尖的大漏斗,成鳥的容量甚至可達十三公升 ↑ 水面上飛行的鵜鶘~體型雖然看似笨重,但是善於飛翔 ↑↓ 鵜鶘的造型有趣而討喜,卡通畫的送子鳥就是牠,在海邊很容易看到牠們的身影 ↑↓ 鵜鶘為高度社會組織的鳥,常聚集形成巨大的鳥群 ↑↓ 鵜鶘捕魚時會先瞄準水中的目標,不論是從空中俯衝下水,或是潛泳時獵食,把大嘴和囊袋像漁網一般張開,直接插入水中連魚帶水一塊撈起來,再把水擠出去,剩下的魚就可以直接吞進肚子裡 1970年棕鵜鶘被列入瀕臨絕種的動植物名單,因使用殺蟲劑、獵人補殺取其羽毛,以及普遍喪失其沿海棲息地而數目銳減。 美國在1972年禁止使用DDT殺蟲劑,加上政府及各州的保護組織、熱心市民和合作夥伴大量的工作,花了36年的時間保育有成,在2009年11月棕鵜鶘終於從瀕臨絕種的動植物名單中移除。但是2010年墨西哥灣的話漏油事件可能使保育重建工作功虧一簣,由於油污可能會在靠近繁殖區域的地方漂浮,小鵜鶘喜在受油污影響的沼澤地出沒,故可能給牠們帶來災難。 ↑ 老美不懂得吃魚頭,片下魚肉後,剩下的魚頭魚骨隨手拋棄 ↑ 跳上釣魚木棧台 ↑ 搖擺 ↑ 展翅 說時遲,那時快...... 火球般的夕陽,已降到橋下的天際線了 |
|
( 在地生活|北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