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17 09:25:20瀏覽479|回應0|推薦3 | |
華梵的儒佛精神 主要在於創校的宗旨以及教師們所擁有的特質 面對當前社會的環境以及因緣的變化情勢 我們仍然堅持上述的創校理念 企圖成為台灣高等教育界中的清流 這即是儒者的淑世理想和情懷 加上佛家的豁達和瀟灑 即是不染著世間,但又是在世之存有 結合這兩者即當運用「般若智慧」 因此 在當前的台灣社會環境中 我們所要展現的教育理想和方式 必先想像要為未來的台灣或國際社會培養什麼樣的人才 全校師生可以一起想像… 個人的小小淺見是: 以華梵學生的特質,並不需要被刻意扭轉成某種人格 而是「Let them do what the way they want to be」 我們學校是提供潛移默化的環境 讓他們先發心成為他們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亦即「先成其人,後成其學」 (突然想到有個例子可以分享,曾有位同學在填寫末學所自行設計的覺智人生問卷時,寫著:老師!我覺得妳很棒,但我不想成為像妳一樣的人。那位同學很酷,為了做我的報告,跑到羅馬尼亞古堡去旅遊和探險。原本以為他不喜歡這課,但他又每次都到。我有一次向他探問為何會有那樣的看法,他說:「不想」其實也代表著「不能」,因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一面;他可選擇「欣賞」也能選擇「不屑」,但不一定代表著就要「跟著一樣」。這是少數有所自覺的學生,因為他的「叛逆特質」,所以能教他的就只是和他分享更多「可以自由選擇的方向」,讓他開啟不同的視野。但我們不就是讓一般渾渾噩噩的學生「能自覺、有自信」嗎?未來有著這樣兩極化特質的學生會愈來愈多,或許是由於 創辦人的佛家的胸懷和藝術家的特質,無形中之因緣所召感的來者,都會成為我們要培養的對象。) 在學生及老師(兩者共為教育之主體)覺察自我之後 (自然也能明自我與他人、社會的關係) 讓他們沉浸在有著理想與現實融合的教育氛圍中 讓他們成為他們自己心目中真正的英才、真正的知識份子 並且帶著華梵的期許與氣質:才德兼備(甚至要先德後才)、具有謙謙君子的儒者風範;內涵為佛教的不染著煩惱、關懷他人(具菩薩實踐精神),能真誠且自在、自適地面對世間環境;因而在面對外在環境挑戰時,皆能無入而不自得。 至於大學專業教育方面,即表現在重視每個學科領域的基本功,具有一定的基礎和廣度,強調自由、創造的學習氛圍,師生一起追求「快樂地教與學」的美好境界。研究所即重視讓其成為職場中的菁英(包括成為教師和人際關係良好的主管),懂得自助助人(TA精神)。 在職涯發展方面,能提供充份、精準的輔導系統與支援系統,讓學生可以自由自在地選擇,不要落入「富學校」與「窮學校」兩端的迷思中(有錢能如何、沒錢要如何…);而是走出一條森林大學的「人本精神」(即取經於森林小學而更能兼具理想與現實的大學發展之道,和面對未來環境的挑戰)。 有了目標和願景的看法(如同校長所說的,即是大家已經形成的共識,且彼此互相了解), 則我們預期的教育之產出成果(output), 即是華梵同學們要被華梵大學培養出來的基本素養(學養和氣質、內涵、人格)有哪些,以及華梵所教育出來的人才如何能用世及應世…等;還有,華梵同學一定會具備哪些能力(即實際表現出來的,能具體地對應到國家、社會之所需)。 以上的論述必須要一脈相承、層次分明且環環相扣,如此則先有之共識概念之陳述會更具體,之後將能形成真正的發展願景,因而能一一地落實下來。 若再更進一步具體地展現為教育原則與策略,即是各系的課程與系風的形成和系務的發展。校方亦可提出總體的策略、原則,做為發展的基本指標。如:覺的精神如何導入教師的教學情境、學生的學習方式、環境設施及資源的支援與搭配;人文與科技的融匯,如何地成為相關學科的課程設計或課程活動的本質精神…。至於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我認為不只是課程而已,包括制度、資源、環境等)如何各有各的發展導向,又能產生相輔相成的效果…等。 以上僅是個人的隨想,在此僅作「野人獻曝」罷了。但也是希望先拋磚引玉,能在未來分享到各位及其他師生們更多、更好的想法。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