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敘利亞與新興市場危機 將讓Fed縮減QE時機 一改再改
2013/08/29 16:06:48瀏覽48|回應0|推薦0

敘利亞與新興市場危機 將讓Fed縮減QE時機 一改再改

編譯郭照青

2013年底前的經濟劇本,早已編好。秋季,聯準會(Fed)將開始逐步縮減量化寬鬆政策(QE)。公債殖利率將開始緩慢上升。經濟或許步履沉重,但仍足夠強勁,應可對縮減QE泰然處之。而後貨幣政策將開始回復至正常狀態。

問題是,情況往往不如人意。美國縮減QE的威脅,已開始在新興市場造成了危機。現在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威脅,將會強化經濟下滑的壓力。下一步,這壓力將會蔓延至歐洲。

隨著動盪惡化,全球經濟成長將會脫軌。其結果?Fed將會持續大印鈔票,因為已別無選擇。

儘管上周,新興市場已開始腳步不穩。印度看來已落入全面性金融危機。盧比價格重挫,股市亦遭重創。此一大國非但無法實現金磚四國當紅時的宏願,轉形為經濟強權,而且看來更像做繭自縛。經濟成長減緩,通貨膨脹上升,政府陷入了龐大赤字。資金還紛紛外逃。

巴西情況亦未見多好。上周,里拉兌美元下跌至五年低點,巴西央行不得不投入600億美元,挽救其貨幣。

這危機正開始蔓延至其他主要市場。土耳其今年經歷了政治動亂,現在又陷入經濟動盪。

現在美國與英國可能干預敘利亞內戰。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讓這些強權國家別無選擇。如果他們接受這野蠻政權使用化武攻擊自己人民,則化武的使用,就將擴散。

問題是,這時機對市場極為不利。干預敘利亞將撼動中東,推升油價上漲,讓緊張的投資人更加膽怯。如果俄羅斯堅持支持阿塞德政權,則衝突的演變將更加難以預料。

新興市場危機與敘利亞衝突,對全球其他地區經濟將造成二大結果。

第一,這些國家的重要性已不可同日而語。自1990年代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新興市場便未曾見過真正的危機。那時以來,他們的經濟便穩定發展。

經歷了逾十年不斷的成長後,他們財富大增,佔全球貿易比例亦巨幅成長。目前,新興市場佔全球經濟比例已約達50%。回想1990年代,這些經濟體的成長若消退,其衝擊猶可控制。現在,若危機影響了其經濟成長,則可能足以讓全球經濟落入衰退。

第二,大部份的歐元區,現在其實是新興市場。

歐洲的週邊國家--包括希臘,塞普勒斯,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與愛爾蘭--情況猶如1990年代的泰國與馬來西亞。他們有大量以歐元計價的借款,卻又無法控制歐元。一旦出現嚴重困境,資金便可能外逃。他們無法狂印自己鈔票,也無法透過貨幣貶值,走出困境。

若新興市場危機擴散,且若軍事干預敘利亞推升了油價,那麼歐元區將再度落入衰退。很快,全球70%或更多的經濟將因而停滯不前。

如此,Fed的處境又是如何?其實,美國根本無法自外於新興市場危機或中東衝突。美國本身的經濟成長,大量依靠與這些國家的貿易,這些貿易還關係到其銀行體系的穩定。這些市場若缺少擴張,美國經濟成長亦將不復存在。縮減QE也當然無法實施。

由日本的教訓得知,開始QE要較結束容易得多。聯準會(Fed)即將學到這一點。未來幾周,「9月縮減QE」將悄悄消退。Fed或許想在明年2月或3月結束QE,但屆時,可能又有新的危機出現,讓縮減QE再度變調。

鉅亨網 2013-08-29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ojumail&aid=826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