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14 21:38:14瀏覽15618|回應15|推薦125 | |
約翰‧塞巴斯倩‧巴哈的畫像,手握自作卡農曲的樂譜 文:夏爾克 自從聽古典音樂以來,在我身旁的人就開始受苦受難,不但要經常忍受管弦樂的噪音,更要撐過許多寂靜又冗長的慢板,結果不是被吵的受不了,就是悠悠睡去,還好現在他們習慣了,抗議之聲漸漸沒了。 然而更可怕的還在後面,那就是我有聽管風琴曲的偏好,尤其是巴哈的作品,常常有聽來詭異的聲響,以致於許多恐怖片或驚悚片,都拿它來展示氣氛,所以在我家,要創造出鬼屋的感覺,一點都不困難... 他最有名的管風琴作品,當然是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了,沒聽古典音樂的人多半也都有聽過它,因為它常在電影配樂中使用,尤其是要製造恐怖氣氛的時候: 但這很奇怪,先不談巴哈的這些作品多半是為教堂而寫的,管風琴本身就是屬於教堂的樂器,主要是讚美神用的,怎會有詭異的感覺呢? 如同「科技」始終都來自於人性,「矛盾」當然也出自於人性,問題就是在巴哈身上。約翰‧塞巴斯倩‧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是德國大音樂家,被尊稱為音樂之父(只限於近代),在很多古典樂迷中,他被認為是古往今來最偉大的作曲家,其實他也是一個神學家、神秘主義者,喜歡研究一些數理和超自然的事物。所以在他的音樂中,會有些不尋常的因素在其中,象徵著某些「可聽而不可說」的事物,例如感受到「神的存在」,或是自然界的奧妙...等。 在信仰宗教的人看來,神就是神;但在無神論者看來,神卻是詭異的象徵。巴哈一生中最得意的樂器是管風琴,他傾其所有才華,寫出了許多管風琴曲,而且絕大多數是以基督教聖歌為主題的「聖詠曲」,數量有二百多首。它們與當時的禮拜儀式關係密切,其虔誠的宗教氣氛可以想見。對無神論或理性主義者來說,根本就是非理性的胡說八道,若說好聽點,就姑且稱其為「詭異」了~ 而在巴哈去世後,他的作品很多都遭到遺忘,管風琴曲也是如此,即使後來經歷過巴哈音樂的復興,管風琴曲卻仍沒有太大的起色。這導致了其晚年偉大的作品「十八首聖詠曲」,被長期忽略,幾乎很難找到單獨的唱片,在巴哈其他晚年作品都不斷被研究和錄音的情況下,更是顯得奇怪和悽涼... 我們現在就來看看其中的第一首聖詠曲,它遠比剛才介紹的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更能代表巴哈,因為它是晚年的作品(d小調是早年的作品,音符的進行比較粗糙不成熟),先聽聽非管風琴演奏的版本: 這好像是用電腦程式去演奏的,它每個聲部都很清楚,可以分辨出來。 一開始,音樂就用三聲部的織體展開。仔細聽,高音是二個聲部互相纏繞,且進行非常快速,低音聲部僅有一個,形態卻完全相反,它不但很慢,還很簡單,其實這只是一首聖歌的旋律,與上面喧鬧的兩聲部形成極大的反差,它的歌名是「來吧,聖靈」( Komm, Heiliger Geist) ,這是當時教堂裡會眾都會唱的聖歌,巴哈在此拿掉歌詞,只留下旋律。 除了低音中間有暫休外,其他兩個高聲部一直同時演奏下去,後來加入另一聲部,纏繞的更緊,但不曾休止,直到最後~樂句就像源源不斷的泉水,自然的湧出,我聽了許多古典與流行音樂,卻再也找不出這樣的風格。 再聽聽看管風琴所演奏的: 這就對了~管風琴的壯麗和莊嚴感一下就完全展現,但繼續聽下去,卻比饒舌歌還更聒噪,像是自然界的聲響,或群鳥的鳴聲,而不是人們在喧鬧或交談。 低音的穩重厚實,默默支撐著高音的飛翔;擁有翩翩羽翼的同時,要具備結實有力的爪子....這是自然界的物理,也是可讓人產生美感的對比;理性與感性,藉此達到了統一。 這音樂詭異嗎?它一直自我模仿,並不斷分裂,以獲得往前推進的動力,這與細胞分裂的情況很相似~而當我們在顯微鏡中看到其動態,也都會覺得很詭異...但它是生命的本質。 在巴哈看來,創造所有生命的是神,所以將生命的本質描述出來,就是對神最大的禮讚,這也是他作曲的最大願望。也許,生命就是不斷的分裂、融合,直到失去動力,然後驟然結束。就像這首聖詠曲一樣,它結束的方式很突然,卻不令人意外。 「十八首聖詠曲」裡有太多這種曲子,在此音樂描寫的不再是生命的種種現象如年輕,喜悅,衰老,悲傷等,而是在表現生命本身,在晚年將要離世的巴哈,以這種方式進入永恆。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