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錯用魔法的天使~紀念莫札特誕生250周年
2006/09/22 07:56:16瀏覽2245|回應22|推薦60

                                     新發現的莫札特肖像,時間在其最晚年,沒看過吧!

文:金紡車(CHISAKII)

莫札特是誰?

啊.....不是音樂家嗎?

那他是怎樣的音樂家呢?

我哪知........?

如果要了解莫札特,就必須了解他獨特的風格,才知道他為何如此受人愛戴。

嗯,其實在我看來,可能是一種「對仗」的秩序感,使他的作品猶如優美的詩詞般,在一開頭就引人注目。

而不可思議的是,正當你覺得一切都如此井井有條時,他會突然惡搞,將之前的秩序完全瓦解,令你產生些許的錯愕感。

但這還不算什麼,因為在這惡搞中,竟又悄悄地恢復秩序,做的是如此自然而不著痕跡,而這些在不到一分鐘內,就可以全部完成.....

也因此,先前的惡搞反而變成特具想像力的段落。就好像以喜劇收場時,之前的痛苦都化為美好的回憶一般。這種以前面引出後面段落,又由後面來決定前面氣氛的手法,使得他的作品環環相扣,像是一個自然的生命體。

也因此,音樂在他的手中,完全活了過來,不復是死板的物理現象。我想,這就是他的作品具有永恆生命力的原因吧!加上其樂句非常流麗,毫無鈍重遲滯的感覺,使人聽來一氣呵成,非常舒服。

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西元1756年出生於奧地利的薩爾茲堡。在幼年時就以神童著稱,在全歐洲旅行表演,以即興演奏和背譜能力令當代人驚嘆。這起步看似一帆風順,前途可期。

到了20歲左右,他的作曲能力已完全成熟,受雇於宮廷當樂師。但沒多久又跟上司不合,被踢了出去,只好回家吃自己。由於娶了一個浪費又多病的老婆,加上他也愛玩,所以只有拼命作曲、教學生,好維持家計。

最後,他把自己活活累死,於1791年過世,只活了35歲。由於貧窮又沒什麼社會地位,被人草草埋葬,以致後人怎樣也找不到他的墳墓。

以上就是這位偉大作曲家的一生梗概,說是一個天才早夭的悲劇也不為過。

然而,在短暫的35年間,他竟完成了600多首作品,其中有的長度接近四小時。佔一大部分的歌劇與交響曲更是體材複雜,不易寫作,由此可明瞭他有何等驚人的創作力了.....

他的歌劇多半是喜劇,如「費加洛婚禮」(Le Nozze De Figaro,1786)、「唐喬望尼」(Don Giovanni ,1788)「女人皆如此」(Cosi Van Tutte,1790)等。但其中不乏悲哀或深情的段落,以造成對比,使最後大團圓的喜悅更大快人心。這些複雜的劇情,他都用秩序惡搞回復秩序的手法完成,效果如同笑淚兩相忘。留下來的,只是深深的感動與幸福。

聽他的音樂,猶如面對生命本身的無常與多變,然而最後仍能看透一切。所以那種感動,正是來自於這種洞悉世事發展的歡愉,這是一種擁有智慧的喜悅。

他早就學會在逆境中仍保持赤子之心,是能讓自己快樂的方法。所以他不時來個小小的惡作劇,或寫些開玩笑,但又甜蜜至極的家書給老婆,有的連現代人看了都會臉紅.....這就是他非常單純、無矯飾的性格。

當時的人認為他輕浮,但他從未害過人,後來反被這些嫉妒他才華,高舉禮教的偽君子排擠,讓他不受高層當局重視,使他必須像個賤民般四處討生活,此誠屬西方音樂史上最大的悲劇之一。

最後,這個有智慧的人,再也無法逃脫病魔的摧殘。在莫札特死前仍未完成的「安魂曲」(Requiem,1791),證明了他當時的精神狀態已在徘徊,他想作出吶喊和哀鳴,可惜已力有未逮。「安魂曲」雖是由別人委託創作,但莫札特將它當做自己的遺言來趕寫;這有史實可證,當已無庸置疑。

曲子一開始,沉重的d小調和弦拖著步伐,展開了長長,卻氣弱游絲的前奏。正當一切寧靜時,突然,喇叭巨響,壯麗的合唱用卡農曲式(各聲部互相模仿),反覆的唱著拉丁文歌詞:

「"Requiem aeternam dona eis,  Domine et lux perpetua luceat eis......"」

這是該段落的合唱譜,由上到下分別是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等四聲部:

詞的意思是:「"天主,請賜予他們永恆的安息吧,也讓您的光芒永遠的照耀他們......"」很明顯的,這是天主教為喪禮專用的經文,希望藉著神的引導,來讓死者的亡魂安息。這四聲部的互相模仿、追逐所造成的緊張感是非常驚人的,而且音域越來越高,這無疑是對上蒼的一種祈求,或說是泣訴也可以。

當寫到:

「"Lacrimosa dies illa,  Qua resurget ex favilla.  Judicandus homo reus:  Huic ergo parce Deus.....

「"在充滿淚水那一天裡,當罪人從灰燼中起身接受判決之時:我主,求你垂憐我。 慈悲的我主耶穌,讓他們安息吧。阿們。"」

這段落時,他終於倒了下去,當然此也成為這位音樂神童的絕筆。我曾經細細研究這首曲子,發現它可能濃縮了莫札特一生的作曲手法,因為他用最簡單的手法表達出完整的意象,例如:

「"在充滿淚水那一天裡"」---使用斷斷續續的音型,猶如淚珠滾落。

「"當罪人從灰燼中起身接受判決之時"」---使用變化半音階上行,並逐漸加強音量,使這「上行」像是死人慢慢爬起來一樣,效果非常驚怖。

「阿們"」 ---這段最絕,使用不和諧的最強音 ,似乎表示他對死亡的不甘心,與最後不得不接受的無奈.....

總之,他很可能不是在平靜中,安詳死去的。

不過這都無妨。如今,他早就是最受世人歡迎的作曲家,那些排擠他的人反而永遠受人指責,不管他們當時如何叱吒風雲。歷史最後總是會站在比較合理的一邊,因為時間可以證明一切。

通過250年時間考驗的莫札特,既有沉重悲哀的「安魂曲」,也有歡樂俏皮的「小夜曲」。有充滿靈性如「第40號交響曲」,也有喧鬧世俗的歌劇「女人皆如此」。什麼題材在他手中,他都能用最流麗、乾脆的語法,簡單的表達出來。前述的「安魂曲」段落就是最好的例子。

雖然有身為人的無奈和悲哀,但因為其音樂至純至美,因此他可說是一位人間的天使。只可惜,天使不該使用魔法,導致想用音樂迷惑別人的他,最後卻被自己的魔法所迷惑....

所謂天使,應該用愛無私的對人,而魔法只能由魔來使用。這是看似完美的莫札特,唯一的缺點,雖然瑕不掩瑜,但這使他毫無自制力,最後毀了自己。也因此,有些人並不喜歡他的音樂。

我則是深愛他的優點和缺點,因為它們是如此的自然簡單,

卻又這樣神奇,和萬物一致也難怪他的作品能像山、海一般,

堅若磐石,淵遠流長。

嗯嗯,提到秩序、惡搞、天使、魔法這些東西,好像很抽象吧!呵呵,如果你不想看也沒關係,那麼就聽他的音樂。這才是最實際的,沒錯吧~~

請點http://www.voiceblog.jp/andotowa/155545.html,左下方有個大播放器,直接按中間的"超大"播放鍵,可聽到莫札特最後一首交響曲(第41號)的第四樂章。

這是我聽過最酷的版本啦~~莊嚴、華麗、威風凜凜,莫札特如太陽般的正大光明特質,盡現其中。

願他的音樂能像陽光一樣,繼續照耀世界,陪伴人類下一個250年‧‧‧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sakii&aid=458083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lovely girl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費加洛婚禮百聽不厭呢!
2007/11/21 23:18
雖然並沒有聆聽過莫札特所有的作品,
不過“費加洛婚禮”真是百聽不厭呢!^-^

金紡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呵呵...
2006/11/01 18:28

音樂老師果然不同,對音樂史有了解;

莫札特的夫人扣除體弱多病因素,

還真的過的很幸福呢!


風中的色彩
莫札特夫人
2006/10/30 22:33
措詞實在太好笑了
不過小心康絲坦丁抗議喔
據說她後來晚年又改嫁
好像後來的丈夫還不錯

金紡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姊潔~~
2006/09/28 21:17

好久不見了,

妳都不來看我的說....

謝謝稱讚,哈哈,曲子好聽吧!

因為這可素發燒級的,

雖然要等一等,但絕對值得啦!

哈哈,再補充一次,

有人說聽莫札特的音樂會變聰明,

我想是他有化繁為簡的智慧。

聽他的音樂能得到安慰,

因為他總是保持至善至美的品質.....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好聽~好聽~~
2006/09/28 20:59

閣下一談起音樂來就很不一樣

沒錯~莫札特就是有化繁為簡的智慧

才能讓普羅大眾都愛他



金紡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歡迎歡迎~~
2006/09/27 19:29
謝謝稱讚喔~~

微光/林昭慧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拍拍手
2006/09/27 14:45

給你拍拍手~~

好厲害歐~

我很久沒看到像這樣深刻寫音樂的人囉~


金紡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
2006/09/25 22:02

angie,

妳的稱讚讓我很感動呢~~


angie030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寫的不錯
2006/09/25 21:29

別再說我沒有仔細閱讀

給你掌聲鼓勵.....請繼續加油喔

請放心我不會催你寫文章....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angie030

金紡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居士~~
2006/09/25 19:42

好久不見了,

看到你真的讓我好興奮呢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