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19 16:26:48瀏覽576|回應0|推薦1 | |
母女百描圖(3)—記于母親八十歲生日前夕 歲月裡,即便是淬煉官司、情變、流言、中傷、…,從不想歸罪與辯白,必竟蚌殼生成明珠,不是自我生成,自以為自足保滿,而是唾液和沙粒磨合生成。媽媽對我的愛,我全數領受,我豈能容我,在自我意識裡關著「瘋」字,之後的我燒毀尼采的論述,竟可能留下他意志與超越。 而今,得老年失智症的母親,言行舉止迥異往昔,不但身體機能漸次喪失,在性格上也是判若兩人,偶而也會自言自語說:「一個精精的人,怎麽會變這樣?」或是在兒女齊聚離散前說:「你們又都離開,我又沒伴」,或用一雙呆滯失神的眼睛,定定地盯著孩子們一舉一動,或是突然冒出不合常理和邏輯的思維片斷…如今的我,已步入「好不容易築好巢,乳燕已長大,紛紛飛走」的空巢期與如同克里希那穆提行容「自己像破瓦罐,裝什麼漏什麼」空惘期,豈能不知母親的孤獨與惶恐不安?但我即不能如當年媽媽為我解危的招數,為病纏訴的媽媽解套,也不願放下生存之必要工作,扮演老萊子娛親新版戲,就只能這麼眼睜睜看著阿姆,一步一步走向生命之盡頭,心之痛,痛澈骨的烙印總讓我無法遁逃。 ◎ ◎ 時序入鏡1996年,中和的某轉角入口處,一群孩子捻著香,跪求眾彿菩薩,賜予我們病危的母親一次重生,或許是老天爺聽到孩子的祈禱,或許如是袁了凡筆下父母自己積善餘蔭,但我卻寧願相信,是眾彿菩薩開另外一扇們,讓兒女們有機會回饋報答良善、素樸澹定的完美母親。這十年來,爸爸對媽媽深情相繫,牽手扶持,住在附近的孩子隨時輪流陪伴照顧,這是一輩子都在奉獻的媽媽理應該得回饋,人子孺慕親情是天性,然而賣力演出一場又一場舞台劇,曲終人散之後,留下的依舊是孤獨二老的身影,能不令人嘆息? 尤其近兩年,高齡八十四歲的父親,性情也明顯地改變,漸漸地返老還童,脾氣有些固執又愛鬧彆扭,他拒絕接受孩子按月寄錢回家供養外,也堅持用自己的方式照顧母親,年輕時能幹的父親,雖有積蓄,是或許根深柢固對未來不確定性的不安?又或是父親那「把春風吹向孩子,把嚴冬留給自己」邏輯作祟…?總讓茹素有年的母親與自己,有如苦行僧般極檢生活著,即便孩子們買些好的食物與衣服,都要小心翼翼,如臨薄冰…每次望見母親那落掉未補齊的牙齒、簡單不變的食物、寒傖的穿著…都會讓我失魂落魄走在景平路上,恨不得找一面無人的牆,伏牆痛哭。小時候,孩子們是媽媽的寶貝,如今媽媽老了,就讓媽媽成為孩子寶貝,彼此情牽,難道不是甜蜜的負擔? ◎ ◎ 人老了,腦袋內就像一桶滿盛的水,無論如何都無法再加添絲毫進去,即便點滴都不行,否則立即溢出。人生就是這般簡單,走到最後的晚年,統統忘記成空白一片,回到最初。媽媽能忘掉一切虛妄,放下一切牽掛,將人生缺口還諸天地,未必不是終生奉善者的善緣與善果。難怪三姊燕華都要說,她老了,希望有媽媽這般福報。 若將時間停格,重新捕捉、瀏覽母女駐足鏡頭,會是顯少出門的媽媽站在酒廠十字路口張望,為了只是送一籃雞蛋,給她那最貼心、最辛苦大女兒梅華的緊張媽媽;會是像失了魂,站在路口轉角,等分養在外、拗的像隻小牛、小女兒美麗的擔心媽媽;以及我每次休假,都急著讓我看她寶貝哇兒文宗、秀卿、詠心…扮演祖母或外祖母的快樂媽媽;當然,少不了送我上學、為我作月子哄我吃、我的女兒黏外婆狀等私密畫面,但那些充滿靜電的小小元素,雖會讓我回味起來格外溫馨,但它只是一幅畫面,而真正畫魂,是醫院長廊上哥哥牽手媽媽散步的背影;小弟蹲著為媽媽剪腳指甲專注的畫面;爸爸為媽媽洗臉、拍背的身影;還有大姊的外甥,三歲芬芬陪“阿祖”答嘴鼓、小妹小兒子翰維耍帥逗趣外婆咕咕笑地鏡頭…。再次享受穿越時空的特權,我祈求諸彿菩薩,能讓我的媽媽遠離悲傷如殘冬逝去,晚輩娛親感動畫面要如春天有新的花葉,當然,母親暨求全家圍聚的畫面會與時劇增。接近母親八十歲生日的來臨,腦中總圍繞著,補齊白析一口牙、著漂亮鮮艷的衣服、有燦爛般笑容,一家齊聚的歡笑畫面…。 ◎ ◎ 生命中的繁華,不設限應該高堂華宴,還是淺斟低酌,平凡的媽媽也許沒有俗世社會中絢麗的人生,但其知足強韌的迤邐的華彩,一樣繽紛燦爛。我領受媽媽滿滿的愛,並非我之稚拙筆端所能描摹,且受限於下筆的取捨,溫馨感人的畫面也只能拾揀拼湊,但湧上心頭的話是:「媽媽,您配受孩子們的寶愛」。 媽媽是我們寶貝,如同當年我們是媽媽寶貝,彼此情牽,愛無終極。記于母親八十歲生日前夕,並以此文獻給我的兄弟姊妹。2006/10/24.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